二、读书焦山(1 / 1)

郑板桥画传 陈书良 1722 字 7天前

抱书送尔入山去,双峰觅我题诗处。

——《送友人焦山读书》

雍正十一年(1733)秋,郑板桥客居海陵。这一年,他的叔父省庵先生去世了。

按照清朝的规定,乡、会试均为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板桥于雍正十年(1732)壬子考中举人,翌年逢癸丑会试,而他没有应试,可能就是时值“居忧”。古代的礼节规定,父母死了,儿子要为之守丧,不治外事,叫“居忧”。因为板桥父亲早病故了,只有这个叔叔,而且“有叔有叔偏爱侄,护短论长潜覆匿”,省庵先生平日待板桥很好,所以板桥为之执“居忧”之礼。

关于板桥客海陵的目的,我以为还是卖画。因为既决定不参加癸丑会试而参加丙辰会试,则温习功课尚非眉睫之急,而当前的生计倒需要着力操持。海陵即泰州,又称吴陵,在扬州东约百里。《泰州志》(道光刊本)云:“泰州,春秋时吴地,汉置海陵县。唐武德三年置吴州,更县曰吴陵。七年州废。县复曰海陵,属邗州。”这座古城风景优美,有小西湖等游览名胜。按板桥《词钞》中有《贺新郎·有赠》,写“旧作吴陵客”,在“雨洗梨花风欲软,已逗蝶蜂消息,却又被春寒微勒”的时候,在海陵的一段情事。那段情事已不可考,但从节序上可以肯定,那次不是雍正十一年秋的客居。雍正十一年秋客居之前或者之后,板桥还曾客居过海陵。

雍正十一年客居海陵,郑板桥寄宿在弥陀庵。按《泰州志·寺观》:“弥陀庵……在南山寺东南。兴化郑燮有诗。”主持弥陀庵的梅鉴上人酷爱诗文,他穿一身破旧僧衣,天寒霜逼也懒得补缀,却只一个劲地要板桥题诗写字。这种闲散的气质与板桥很相契。唯其如此,板桥为他写了两首诗。其中之一《别梅鉴上人》云:

海陵南郭居人少,古树斜阳破佛楼。

一径晚烟篱菊瘦,几家黄叶豆棚秋。

云山有约怜狂客,钟鼓无情老比邱。

回首旧房留宿处,暗窗寒纸飒飕飕。

这首诗与一般留别诗不同,毫无伤感的情调,也不显得缠绵浓郁,具有一种闲淡平静的美,这当然是主客双方思想情绪的反映。

既然决定要走科举的路,就必须定下心来,集中精力读书。于是,在雍正十三年,板桥四十三岁时,读书于镇江焦山,准备迎接丙辰的朝廷会试。这也是他进入中年后的第二次专心读书时期。上一次是七年前在兴化天宁寺。

镇江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江南古城,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南宋词人陈亮词云“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可作为镇江地形的鸟瞰。最著名的风景区是沿江夹峙的三山——北固山、金山、焦山。金山以绮丽称世,北固山以险峻擅名,而焦山则以雄秀见长。

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大江中,山高七十多米。古代山上十分荒凉,只有砍柴人才到这里,故称樵山。东汉末年焦光三次拒招为官,隐居在此,世遂改称焦山。焦山面对象山,背负大江,竹木繁茂,树木葱茏,宛如碧玉浮江,故又名浮玉山。山路旁的悬崖上有宋代石刻“浮玉”两个大字。山上有定慧寺。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唐时玄奘法师弟子法宝寂来山创建大雄宝殿,宋代改称普济禅院,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始称定慧寺。站在寺前可以看到惊涛拍岸,可以听到潮声潮湃。自古以来,流传着“金山寺里山,焦山山里寺”的民谚,就是讲金山小巧,焦山雄浑。当然,形容最妙的是后来乾隆皇帝所作《游焦山歌》:“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郑板桥也是意在焦山。他从象山搭舟,来到这座四面环水的孤山上,寄宿在焦山双峰之阴的别庵。庵内除佛殿和小客堂外,还有花树一庭,小斋三间,环境幽雅,别有一番情趣。板桥曾写了一副楹联:“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欲晚潮。”抬头望,经过一阵新雨泼洗,焦山苍翠欲滴,秀色夺目;俯首看,江水一反常态地由东向西,说明晚潮即将到来。这首楹联贴切地描摹了造化的绮丽和壮观。

这次学习,内容十分广泛,可谓经、史、子、集通观博览,但重点仍是研读四书五经,练习作八股文,为丙辰的会试做准备。这时的板桥已沉浸到作八股文的乐趣之中,这只要引录一下他在学习间暇远足仪真时给郑墨的信即可见一斑:

……先朝董思白,我朝韩慕庐,皆以鲜秀之笔,作为制艺,取重当时。思翁犹是庆历规模,慕庐则一扫从前,横斜疏放,愈不整齐,愈觉妍妙。二公并以大宗伯归老于家,享江山儿女之乐。方百川、灵皋两先生出慕庐门下,学其文而精思刻酷过之;然一片怨词,满纸凄调。百川早世,灵皋晚达,其崎岖屯难亦至矣,皆其文之所必致也。吾弟为文,须想春江之妙境,挹先辈之美词,令人悦心娱目,自尔利科名,厚福泽……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

信中的董思白、韩慕庐、方百川、方灵皋都是明、清的八股名家。在焦山,板桥给郑墨写了好几封信,除谈学习制艺的心得外,还教导郑墨治学要有重点,要精读一部分书。如《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云:“吾弟读书,四书之上有六经,六经之下有左、史、庄、骚、贾、董策略、诸葛表章、韩文、杜诗而已。只此数书,终身读不尽,终身受用不尽。”无疑,这是很有见地的。

《题自然庵画竹》云:“静室焦山十五家,家家有竹有篱笆。画来出纸飞腾上,欲向天边扫暮霞。”焦山读书期间,板桥也没有放弃对书画的钻研。他深深地爱上了满山修竹,在他眼中,这些修竹也像苦读中的自己一样,有一番凌云的抱负。焦山西侧沿江一带,全为峭岩陡壁,其间有宋、元、明历代游客的题名、题诗刻石。从字体来看,有正、草、隶、篆各种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因此焦山又有“书法之山”的美誉。板桥整个地陶醉在焦山这座硕大的书法陈列馆之中了。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的石刻,使板桥赏玩不已。全文为:“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忠愤之气,萧然之致,千古不灭。至于《瘗鹤铭》则更使板桥如醉如痴,为之颠倒思量了。

《瘗鹤铭》确是稀世国宝。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平生极爱养鹤。有一年他到焦山游览,看到山上有一对白鹤,长得十分可爱。数年以后,他再游焦山时,发现这对白鹤已经死了,心里十分悲伤,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瘗鹤铭》表示悼念。《瘗鹤铭》原刻在焦山西麓岩石上,后因岩石崩裂,坠入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镇江知府陈鹏年邀人从江中捞出此碑刻的残石五块,仅有八十一个完整的大字,十一个残缺字,但仍可见字体潇洒苍劲,别具一格。在书法发展史上,《瘗鹤铭》是隶书发展成楷书这一演变过程中著名石刻之一。郑板桥在《署中示舍弟墨》诗中说自己“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他的“六分半书”隶、楷结合,肯定从《瘗鹤铭》中得到了启示,汲取了营养。后人也曾指出,郑板桥“书法《瘗鹤铭》而兼黄鲁直,合其意为分书”[40]。

镇江地区多山,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其中招隐山被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称为“城市山林”。板桥常来这里游玩,写有《满江红·招隐寺》纪游。上片云:“转过山头,隐隐见松林一片。其中有佛楼斜角,红墙半闪。雨后寻芳沙径软,道傍小饮村醪贱。听石泉幽润响琮琤,清而浅。”明白如话而又形象地将旅途所见描摹了出来。

在板桥看来,招隐山不仅外形美,而且有内涵美。招隐山原名兽窟山,晋宋之交戴颙隐居于此,故名招隐山。戴颙对诗、画、雕塑、音乐都有很高造诣,但不愿为官。每当春夏之际,他带着酒和柑子,独自坐在绿荫下,倾听黄鹂歌唱,创作出很多婉转清脆的乐曲。所谓“双柑斗酒听黄鹂”即指此。无疑,戴颙的狂放性格和诗、书、画全才,是很能使板桥倾慕的。山上还有梁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台。离山不远还有米芾墓。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以招隐山一带为题材的山水画颇负盛名。板桥对米公亦很神往,他曾在《燕京杂诗》中写道“但愿清秋长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一寄千古渴慕之情。

江村与焦山隔水相望,那儿是板桥曾经教馆的地方。板桥自离开江村后,劳碌奔波,无缘再去,但他时常回忆那里的朋友和淳朴的生活,也常和旧日的学生书信往来,《客扬州不得之西村之作》一类诗词就表达了他对江村的思恋。在这次焦山住读期间,在学生许既白的邀请下,板桥重游了江村。他们坐在茶社的水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听友人吹《落梅花》的笛曲。板桥写有《再到西村》,慨叹“送花邻女看都嫁,卖酒村翁兴不违”,依依不舍地祈求“好待秋风禾稼熟,更修老屋补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