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美学,“五四”的先声(1 / 1)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其中《阿Q正传》《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等篇已被选入中学课本。鲁迅的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鲁迅青年时代曾受西方进化论、托尔斯泰博爱等思想的影响,具有进步的观念。当时的社会矛盾重重,急需变革,然而国民的思想还是相当保守,不懂得反抗。鲁迅曾留学日本学习医学,但他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在一次学校放映的纪录片中,他看到了一个被误以为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要被日本人杀害时,周围的中国人都在看热闹,十分麻木。鲁迅的灵魂被触动了,他看到了国民的无知,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先生所作的文章就不能不带有揭露黑暗、启迪民众的色彩。例如在他的短篇小说《药》中,鲁迅先生描绘了一个底层百姓为了给儿子治病,无情地用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当药引的故事。这在当时或许很平凡,民众愚昧无知,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这样荒诞的事情,还有很多无聊的麻木的看客。虽然也有一些具有先进思想和反抗意识的革命者,但是他们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当时的社会正如鲁迅先生所描绘的那样,黑暗、恐怖、死气沉沉。但是,鲁迅先生并没有放弃希望,他最后写两位母亲在给儿子上坟的情节时,写了革命党人夏瑜的坟上多了很多红白的花,这些花是人们对夏瑜的纪念,象征着希望,预示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革命必定后继有人。

正如《药》一样,鲁迅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为革命而服务的,这正是他的美学思想的体现。他这样的美学思想,在《摩罗诗力说》论文中,已经被明确地提出来了。

“摩罗”是对印度梵语的音译,也有的译作“魔罗”,或简化为“魔”,是指天上的恶魔。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列举了一些诗人,如拜伦、雪莱、普希金、裴多菲等,这些诗人写诗大部分都意在反抗,追求民主、自由,并号召人们行动起来,进行革命。鲁迅将这些诗人称为“摩罗诗派”。

鲁迅指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直是封建专制制度,各个朝代都想要自己能够千秋万代进行统治,因此禁止一切反抗的思想,企图一切永远保持老样子。而诗歌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包含着进步思想的诗歌,能够触动人心,启迪人的观念,具有号召作用,从这一方面看,它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而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往往就束缚诗歌的创作,或者借对诗歌创作进行规定来约束人们的性情。鲁迅是十分反对这一点的,他认为,腐朽的社会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需要启迪,摩罗诗派的精神就应该被提倡。

摩罗诗派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用诗歌来号召人们起来反抗,为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而奋斗。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进步的思想和对旧制度不妥协的精神,用自己的诗歌作为武器,传播真理。除此之外,摩罗诗派还具有行动性这一特点。他们并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将诗中表达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之奋斗。他们是真正为真理、自由和祖国解放而奋斗的战士。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他不仅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号召人们为新世界进行奋斗,而且自己也积极勇敢地投身革命。他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最后死于军中。

正如摩罗诗派用诗歌来传播进步思想、传播真理,鲁迅认为,文艺对人生的作用正在于启示人生的真理及涵养人的神思。文学艺术虽不像学术著作那样具有周密的逻辑,它偏于自由和感性,但是正是在这自由之中,人生的很多丰富且微妙的真理得以展现。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见过水,纵使你跟他说了所有从物理和化学角度分析出来的性质,他也不可能产生直观的理解。但是如果你将一盆水端到他面前,他就会看到水的无色,闻到水的无味,以及触摸到水的温度和流动。文学带给人的正是这种直观的人生感悟,人们从诗中可以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人们从中感受到生活和人生,唤起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这样就达到了诗歌所应有的社会作用。

鲁迅的美学思想虽然不一定是最正确的美学,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他的美学可以说是最进步和最健康的美学。它是“五四运动”的先声,启发了一些人的思想,号召人们团结起来为新中国而革命、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