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字谪凡,明末清初著名戏剧理论家、文学家,对我国古代戏剧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在明清时期,戏剧已经发展到了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戏剧的著作,其中的代表就是李渔编写的《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也堪称是中国戏剧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导演学著作。李渔认为,既然戏剧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因此真实性是戏剧生命的所在。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的情状、人物、情节等符合社会本身的逻辑,才会吸引观众、感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根据戏剧情节的发展而哭、笑、愤怒、兴奋等,这就是戏剧的美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剧场效果。
李渔主张戏剧的真实性,但并不否定戏剧的传奇性,同时也不排斥艺术的虚构。他认为戏剧是作者的创造,表达作者的思想,发挥一定的教育作用,那么,戏剧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就要比生活更集中,更强烈,因此就需要艺术虚构。他说戏剧都不是生活中真实的事,只是虚构一个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来起到一种思想教育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李渔虽然认为戏剧可以虚构,但是在这一点上,他将历史剧排除在外。他认为历史剧应该完全真实。显然,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历史剧终究还是属于戏剧,不是历史教科书。历史剧作为一种戏剧,一门艺术,是由观众来欣赏的,它更强调的是娱乐性,必须使广大观众感到亲切,易于接受,乐于观看。因此,它也离不开虚构,离不开传奇性。而且历史剧是将历史上的事演给现代人看,所以就要考虑到当代的语言和整个社会文化状况,这也离不开虚构。
明清时期,因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相较于之前,更加追求精神娱乐,小说和戏剧随之繁荣起来。小说和戏剧与市民阶层密切联系,就必然要求通俗易懂,明清的小说美学家和戏剧美学家都十分强调小说的通俗化要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李渔。
李渔对于戏剧通俗化的主张与前人的观点有一些不同。他提出了戏剧“贵浅不贵深”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对通俗的完全肯定,比较直接、彻底。李渔将戏剧与文章作比较,认为文章是读书人作来给读书人看的,因此,可以说艰深的道理,讲究辞藻、艺术手法等。戏剧则不同,戏剧的观众则不仅仅包括读书人,还包括没有读过书的家庭妇女、老人、小孩等,这就要求戏剧要通俗、浅显易懂。艺术创造必须适应欣赏者的特点和要求,才能使欣赏者产生美感,有一些戏剧中的词句很美,但是观众听不懂,因此也不能产生美感。
基于对戏剧通俗化的要求,李渔提出了两点主张。在剧本创作上,李渔主张要少用方言。方言是只在一定范围使用的语言,只有这个范围的人或者学习过这一方言的人才能听懂。因此,用方言创作的戏剧就不容易被理解,不利于广大群众对于戏剧的欣赏。
在舞台演出方面,李渔主张演出时要尽量采用现代剧本,他认为这是选剧本的第一原则。首先戏剧是演给现代人看的,现代人对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比较了解,现代剧本更能受到观众的理解和欣赏。而且,大多数人总是对现代的艺术作品比较感兴趣,因此要尽量采用现代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