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尚书发现的新画种(1 / 1)

董其昌,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出身官宦世家,在仕途上十分顺利,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擅长画山水,笔法清秀俊逸,用墨明朗而古典,常以佛家禅宗喻画,提出了“南北二宗”说,著有《画旨》《书画眼》《画禅室随笔》等著作。他的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很大。

在绘画理论上,董其昌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南北二宗”说,为文人画争取到了正统的地位。董其昌认为,禅家有南北二宗,画家也能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南宗则以王维为代表。北宗好青绿山水,南宗则好水墨渲淡。他比较推崇南宗。虽然有些人认为董其昌说青绿山水是北宗,水墨渲淡是南宗过于绝对,对北宗的评价也过低,但是,董其昌将中国画分为南北二宗具有革命的意义。这意味着自唐代王维以来的新画种——文人画的确立。文人画是指文人、士大夫所作的,带有文人情趣,流露出文人思想的绘画,通常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文人画多表现君子人格和隐逸精神,崇尚品藻,强调神韵,很重视画中意境的缔造。这种文人水墨画更着重于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体现出简单、自然、恬淡的风格。

艺术大体是相通的,诗文与书画可以说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都追求一种意境,因此,诗文、书法与绘画经常交叉起来表现,“画中有诗”“画中有书”成了文人画的一大特点。诗歌和书法对于提升画的文学品位、增加画的精神内涵有很大作用。

文人画在画法上追求水墨渲淡,在意境上则要求有诗或书的韵味。“画中有诗”强调画的精神内涵,强调画要具有诗一样丰富而深远的思想、情感。画中有诗意,这是最主要的。另外,“画中有诗”一方面还可以指是以诗句为题画画,例如南宋画家马远就以柳宗元《江雪》一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为题作了《寒江独钓图》。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画上题诗。在元代,画面上题诗,并运用书法精彩地表现出来,已经十分流行,而且这种情况下,诗歌已经成为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董其昌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画山水时能表现出神韵的前提。他在山水的游历过程中体会诗中境界的妙处,然后将这种诗意融入绘画中,就使得“画中有诗”。

画中融入书法,在元明时期也蔚然成风。董其昌说“以草隶奇字之法”作画,也就是用书法的写作方法来作画。书法要求字要有“骨力”,而绘画中在表现某些事物时,也强调“骨力”的表现,例如山、树等,这时就可以用书法的方法来作画。将它们融会贯通,更容易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写字难看的董其昌

17岁时,董其昌参加松江府会考。他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写了一篇非常出色的八股文,以为必定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自己的堂侄董原正之下。原来,知府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不好,文章虽好,也只能屈居第二。董其昌从此发愤学习书法。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成为杰出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