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以前,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梁年间,文学中形成了一种追求辞藻、声韵、格律等形式技巧,而内容贫乏、脱离现实的倾向。唐代建立以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为了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文学上的浮艳诗风更加盛行。陈子昂作为一名初唐诗人,反对这样的诗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除了诗歌,陈子昂对后世的影响还在于他提出的诗文革新的主张,这一主张是针对南朝齐梁间形成的浮艳诗风的。齐梁间诗以“永明体”为代表,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按照“四声八病”的标准来写诗,强调声韵、格律。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发展情况来看,要求声韵与格律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的,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应该是统一的,不能只为了追求完美的形式,而不顾内容的表达。齐梁间的诗人多为宫廷、贵族写诗,所作的诗多为阿谀奉承之词,甚至耽于艳情描写,题材狭隘、内容空洞。
与此不同,在魏晋,尤其是建安时期,由曹操、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人,他们作诗从实际出发,或是反映社会生活,或是表达政治理想,或是抒发真情实感,诗文俊朗刚健,多具有慷慨悲壮的阳刚之气,被誉为“建安风骨”。
陈子昂由对齐梁浮靡诗风的批判,进而提出诗歌革新的主张,要求诗歌要有“兴寄”和“风骨”,“风骨”就是指“建安风骨”,“兴寄”则是来自《诗经》。
“兴寄”中的“兴”是《诗经》中的一种艺术手法,指的是通过对另外一种事物的叙述来引出本来所要描写的事物。引申来看,写事物要有所寄托。读诗也应该注意诗的象征或隐喻的意义。而且诗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对生活或政治上的不合理的事也应该加以暴露,起到讽谏的作用。
对于《诗经》,陈子昂不仅要求人们要学习其“兴寄”的手法,还要学习其“风雅”的内容。“风”和“雅”都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陈子昂要求学习《诗经》中的“风雅”,其实是要求学习“风雅”所体现的反映现实、教化社会、干预政治的精神。
当然,齐梁文学也有一些清新雅逸的作品,并非一无是处,陈子昂对齐梁诗风的批评只是针对它一味追求华美的形式、内容空虚的一面。陈子昂提倡诗歌要有“兴寄”和“风骨”,是要求诗歌不能一味专注形式,要有充实的内容,要能反映社会生活,对政治起到一定的干预的作用,还要有健朗的诗风。陈子昂自己也创作了许多诗歌,例如《感遇诗》三十八首,这些诗有的感慨时事、讽刺现实,有的感怀身世、抒发理想,都内容充实、质朴,风格刚健、明朗,体现了他的革新主张,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也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