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派别。禅宗的基本思想有四点:第一,他们认为佛并不在遥远的彼岸,而在此岸,在人们自己身上,因此并不需要远去西天求佛,只要一念修行,就可以成佛;第二,禅宗主张众生是佛,一切人的佛性是一样的;第三,六祖惠能认为人本来具有的佛性,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各种污染,被掩盖了,因此需要“修心”,需要修炼心性;第四,禅宗都主张“悟”,禅宗分为南宗和北宗,南宗主张顿悟,北宗主张渐悟。顿悟是指在某种情境下,猛然间悟到了佛理,渐悟则是指在坐禅与修炼的过程中逐渐地悟出佛理。
佛教的众生是佛,一念修行就可以成佛的主张受到了古人的欢迎,促使佛教走向了世俗化。另外,佛教还注重与中国的道家与儒家思想相结合,这样就受到了更多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欢迎,佛教因此开始走向文人化。佛教包含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出世精神,这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十分相似。另外,道家认为生死、美丑、贵贱等都是一样的,禅宗也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生与死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心如何去看,因此禅宗与道家在这一问题上也是相通的。道家讲究自然和无为,而禅宗也认为修心养性要按照自然的规律,不用去苦修,在这一点上二者也是相当一致的。道家认为“天人合一”,禅宗吸收这一思想,也认为人要体悟天地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在这一过程中悟道成佛。
禅宗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在中晚唐之后成为佛教在中国的主流。士大夫们在赋诗作画时将这种禅宗思想融合进去,使得禅宗越来越接近审美。
禅宗也有建筑、雕塑、文学等艺术表现形式,这些艺术是十分贴近人民且具有艺术美感的。艺术追求的是美、愉悦与自由,禅宗所提倡的生活方式就具有这样的审美情趣。他们主张热爱生活,超脱世俗,不追求功名利禄,不需要苦修、戒律,在吃饭、睡觉这些自然的生活中感悟佛法、修养心性。这种生活是自然而自由的,是具有审美情趣的。而且禅宗亲近自然,禅寺常常建在山水优美的地方,山水自然之物提供给他们一种自由、宁静的状态,便于禅僧悟道。对山水自然的这种喜爱与感悟也使他们的思想越来越具有审美情趣。
禅宗本身具有艺术的美感,它对艺术也产生了影响。人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与禅宗思想相联系,甚至是以禅的思想为指导,进行艺术创作,这样,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中就往往带有浓厚的禅意。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等就善于将禅宗的思想融入诗中,使诗歌富于哲理和智慧,表现出禅意。后世的文人画创作也受禅宗影响很深,人们以禅宗思想来进行创作,往往用简洁的笔墨来表现一种深邃的意境。
禅宗注重自然、自由,注重对佛法的体悟,在这一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诗画作品多富有“神韵”。“神韵”是一种并不表现在外,而是需要人去体悟的意境、韵味。它并不直接表现在诗画所创造的意象和画面中,也正因为如此,给人一种丰富的、深远的“味外之味”。这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主张的“妙悟”,所推崇的含蓄而空灵的诗境,都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清代学者王渔洋明确标举“神韵”,以“神韵”为论诗的最高标准,并且将“神韵”与禅结合起来,主张诗要具有天然之美,具有清远的风格,具有深远的意蕴。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也十分深远,对禅宗的理解有助于对唐,以及唐以后美学发展的把握,在中国美学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