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的“得意忘象”(1 / 1)

王弼,字辅嗣,三国时代著名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为《道德经》与《易经》撰写注解。王弼综合儒、道,借用、吸收了老、庄的思想,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辨的玄学哲学。

在美学方面,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的命题。

早在春秋时代,庄子就提出过“得意忘言”的命题。王弼发展了这一观点,用在对《周易》中的“意”“象”“言”三个概念关系的论述上。他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是指卦象的卦辞和爻辞的解释;“象”是指卦象;“意”是卦象表达的思想,即义理。

王弼的“言”“象”“意”虽然是从《周易》的角度出发来说明的,但也可以引申到其他事物。“言”“象”“意”三者之间是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言”是为了说明“象”,“象”是为了说明“意”,也就是说,“意”要靠“象”来表现,“象”要靠“言”来表现。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都是要通过感受和体会来体悟世界万物的道理,也就是体会“意”,而“象”和“言”是人们为了达到“意”的手段。因此,王弼的“得意忘象”是指,人们不要过分拘泥于“言”和“象”,而要追求对“意”的理解。对应到艺术作品,“言”和“象”是艺术形式,是外在的;“意”是艺术内容,是内在的。人们只有体会到了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真正感受到美。

当然,艺术内容如果没有艺术形象作为支撑,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但是,艺术形式如果过分突出,就会影响艺术内容的表达,致使人们过分注意外在的形式,而无法很好地体会作品整体所蕴含的精神。因此,艺术的感性形式要把艺术内容充分而恰当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被整个艺术形象的美所吸引,而不再去注意艺术形式本身。

“得意忘象”命题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对“言”“意”“象”的关系做了探索,促进了后世人们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另外,“得意忘象”还告诉人们,对事物进行美的欣赏时,要对事物有限的外在形式进行超越,去把握事物包含的无限的内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