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和他的《蔷薇园》(1 / 1)

萨迪是波斯文学鼎盛时期(13世纪中叶—15世纪末)涌现出的文学巨匠,他与菲尔多西、沙姆思·哈菲兹被称为中古波斯的三大诗人。

波斯是现在的伊朗。波斯文明是到了3世纪才开始兴盛起来的,是伊朗历史的一部分。

萨迪1208年生于波斯南部的文化名城设拉子,其父亲是一个下层传教士。由于社会的动乱,萨迪的前半生颠沛流离,漂泊几十年,其中有十多年的时间是在外国度过的。他到过叙利亚、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印度、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等地。作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他在流浪中仍坚守信仰,先后14次赴麦加朝觐。深且广的生活游历帮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1256年,48岁的萨迪回到波斯时,社会相对安定。他闭门隐居,将自己几十年的见闻和感悟化为文字。

1258年,萨迪完成了深具文学艺术价值的代表作《蔷薇园》。《蔷薇园》是以诗文相间的形式来展开故事,分为8章、171个故事,分别论述帝王智慧、僧侣智慧、感恩的智慧、说话的智慧等。《蔷薇园》力图通过结合大量故事和言论的形式来教育人,同时也大量描写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而不是以虚构的故事来阐明道理。它既写帝王和上层人物的故事,也描写社会其他阶层的现实生活。

唯一带标题的故事《萨迪和一个诡辩之徒论富人和穷人的优劣》,是全诗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它以底层人物为主角,讲述两个人的论战。在诗中,萨迪和另一个人针对富人和穷人的优劣唇枪舌剑,不得结果,于是到法官那里请求裁决。法官说:“那些像穷人一样谦恭的富人,和像富人一样高尚的穷人,是真主所喜欢的人。最好的富人,怜悯穷人。最聪明的穷人,回避富人。”这段话表明了萨迪不以财富判定优劣,而是以品德为做人标尺的思想。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萨迪主张穷人宽恕富人,不以暴制暴的人道主义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契合了苏菲思想的观点希望以宗教和道德来解决社会矛盾。

《蔷薇园》再次强调了其一贯坚持的仁慈行善这一主题,其中一句“亚当子孙皆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为人不恤他人苦,不配世上妄为人”,被联合国用来作为主张世界和平的语录,铭刻在联合国总部大楼里。由此可见萨迪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之深远。

除了《蔷薇园》,萨迪还创作了其他作品,包括抒情诗、短诗和散文著述,如《论文五篇》《帝王的规劝》《论理智与爱情》等,但成就都没有超越《蔷薇园》。1958年,《蔷薇园》创作700周年时,世界各国还相继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是流行于13至17世纪之间的波斯抄本插图。它常常被画于羊皮纸、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多采用石榴皮、核桃壳、木樨草、钾矾、绿松石等粉末作颜料。波斯细密画用线工整细密,用色富丽堂皇,与中国传统绘画“工笔重彩”的画法十分接近。波斯细密画的题材多为人物肖像、图案或风景,也有风俗故事。

波斯细密画风格对印度画家影响颇深,后来葡萄牙人耶稣会传教使团把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传入莫卧儿王朝,印度细密画在波斯重装饰画风与传统印度画风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把西方的写实手法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印度细密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