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种流派。“表现主义”一词最初于1901年被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所用,是画家为了表明自己的绘画有别于印象派使用的。后来,它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发展使用到了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是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其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他的内在灵魂。它的产生,是对强调外在客观事实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
表现主义文学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后来蔓延到法国、奥地利、乃至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是最重要的表现主义作家,其中卡夫卡的文学成就更加突出。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母都是犹太血统。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一直做到病退。卡夫卡并非一个专职作家,他的作品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所以留下来的作品数量并不多,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作品的高度。
在29岁之前,卡夫卡只有一本散文小说集《观察》问世。1912年是他创作的爆发期,他在这一年完成了《判决》《变形记》等作品。
《判决》中,“儿子”对“父亲”的恐惧是卡夫卡对他父亲的感情写照,也是他对家长制的奥匈帝国这个“原父”不满的表现。《判决》看似荒诞,然而如果深入探究人物行动背后的本质,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冲突,就可以发现它要表达的主题是深刻的。通过这个独特的故事,卡夫卡不仅展现了父子冲突,还揭示了西方社会中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和非理性。这种以“没有意义的外表”写出“意义深刻的内在”的写作手法,正是表现主义的风格。
卡夫卡的代表作也即成名作《变形记》将这种艺术特色发挥运用得更加明显。《变形记》是一篇中篇小说,它讲述了一个人变成大甲虫的荒诞而悲剧的故事。格里高尔本是朝九晚五的“正常人”,他变形以后即使在本质上还是一个“人”,他的家人最终却不再认可他。这个悲剧根本上不是他作为甲虫的身份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与家人原本就存在着巨大的隔阂。他在具有人形的时候,每天为生计奔波,他的付出使他得到了家人的认可。然而这种认可却是功利性的,它不是人与人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理解。一旦这种付出无法实现,格里高尔无论是“什么”,他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就是,本质上,格里高尔是孤独的。他的家人各自也都是孤独的个体,只不过他们比格里高尔更加冷漠。
《变形记》以变形的怪诞在故事表象和故事思想本质之间创造距离,这是表现主义文学中常见的手法。卡夫卡正是运用这种创作手法,以一种冷静乃至近乎冷漠的客观态度,讲述了一个“人心虫形”的“怪物”的故事。“大甲虫”格里高尔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现代人的化身,他的悲剧展现了现代人失去自我、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他的悲哀是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不可避免会遭遇的悲哀。
小说中,对格里高尔“孤独意识”和恐惧的描写,既是卡夫卡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揭示,也是他本人内心的**。卡夫卡留下来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话:“外人看我是生硬的,我的内心是冷的。”“在自家里,我比一个陌生人还陌生。”“我生命的本质就是恐惧。”卡夫卡的小说大多具有这种特性:基于现实的荒诞幻想,既远离现实,又跟现实有关。这种特征跟现实主义不同,也不同于浪漫主义,或许这正是表现主义的独特之处。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是1867年匈牙利独立后,与奥地利帝国联合组成的国家,又名双元帝国、二元帝国。匈牙利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奥地利国王兼任匈牙利国王,且两国的军队、税收、币制、外交等国家职能都是统一的。奥匈帝国的缔造者就是人们熟知的茜茜公主的夫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奥匈帝国成立后,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工业制造水平,在欧洲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奥匈帝国并不满足,它不断发动战争和外交手段,蚕食周边国家。1908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黑。1914年,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访问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因此对塞尔维亚宣战。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作为战败国宣告解体,陆续成立了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等,此外波兰、罗马尼亚、意大利也获得部分前奥匈帝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