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骚动》:一个故事讲了四遍(1 / 1)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共出版了19部长篇小说、120多篇短篇小说、2部诗集及1部喜剧。他的小说作品绝大多数以美国南方为背景,并为家乡密西西比州虚构了一个名叫“约克纳帕塔法”的县,长篇小说中就有15篇的故事发生在这个县。此外,其他4部长篇除了《一个寓言》的背景是欧洲,另外3部是以美国南方为背景的。福克纳以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深刻地展现了美国南方150多年的社会历史,他被视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

福克纳同时还是20世纪西方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最知名的也是他最爱的一部作品《喧哗与**》,被视为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并列的意识流小说的杰作之一。

《喧哗与**》的题名出自于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在第5幕第5场中麦克白独白:“人生如梦如幻,如一场拙劣的戏。如愚人自娱,到处是喧哗与**,却毫无意义。”小说讲述的也正是这么一个充满着“喧哗与**”的痴人的故事。它的叙事方式很奇特:作者采用多角度的叙事方法,依次让班吉、昆丁、杰生与康普生家的女佣迪尔西充当叙述者,讲述了女孩凯蒂的命运,使得故事情节既全面又强调了可重复的部分。此外,班吉是一个白痴,以一个白痴的自述为故事开头,这是文学史上的第一例。迪尔西的叙述角度是作者本人的角度,她的部分是全书的总结。在这一天,小昆丁离家出走了,迪尔西带着班吉去教堂做复活节礼拜。故事的结尾,目睹了康普生家族盛衰的迪尔西引用《圣经》里的话:“我看见了始,我看见了终。”她的忠诚、善良、顽强与前三个地位优越的叙述者的病态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全书的主题由此得以彰显出来。

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特色之一。福克纳这么做,不仅揭示了人物们的内心世界,而且突出了他们的病态,塑造了与人物的身份、性格、命运非常契合的形象。

福克纳还采用了“神话模式”来架构这一故事。所谓“神话模式”,就是使得故事的整体与人们熟知的某个神话故事平行。《喧哗与**》的故事结构以基督受难的典故为原型。小说的第一、第三、第四部分的自述时间是相近的,第三部分的正式标题为“1928年4月6日”,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是4月7日和4月8日。4月6日至8日这3天,恰好是基督受难日到复活节。第二部分,昆丁的讲述时间是1910年6月2日,这是他自杀的当天,而6月2日又正好是基督圣体节的第8天。福克纳把这一家子的故事与基督牵扯起来,以神圣、仁爱的基督教教义反讽了这一家族的自私和堕落。

意识流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他指出人的意识活动既是理性的、自觉的,又是无逻辑的、非理性的,是一种交杂了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之“河流”。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侧重描写人的意识变化过程,打破了传统小说以叙事为主的模式。在创作技巧上,意识流小说的时间概念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通常认为,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他出版于1913年底的《追忆似水年华》是意识流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