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年9月26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大家庭里,他的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者,母亲爱好文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艾略特从小接触文学,从中学时代就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些练笔之作带着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1905年进入哈佛大学后,他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又广泛涉猎了文学、宗教、历史甚至东方文化等领域。后来,他又到巴黎大学学习柏格森哲学,到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丰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深厚而广泛的哲学基础影响了艾略特后来的诗歌创作。
艾略特的早期作品仍具有象征主义风格,但他的哲学思想已经有所表现。如在1915年的诗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写道:“我该不该扰乱这个宇宙?我还有一分钟来决定和修改决定,过一分钟又推翻决定。”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胆怯的男子求爱前的矛盾心理,它仿照的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拉福格的文体风格。此外,这个矛盾的中年男子对自己的怀疑,实际上代表了20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青年内心的迷茫和幻灭感。
1919年艾略特发表的第二部诗歌集《诗集》中,同样可见他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关注及引发的思索。《诗集》中的代表作《小老头》讲述一位老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寻找一种类似信仰的东西时,发现自己亦如所处的世界一样空空如也,没有爱情也没有信仰。
《小老头》中老人的悲观和失望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写照。艾略特早期的其他诗歌也多具有这种表达倾向,如《一个哭泣的姑娘》写一个人在美的幻象消失以后的无奈和悲哀,《献媚的谈话》和《窗前晨景》揭露了现代人的空虚乏味。这些作品的风格和基调都趋于统一,奠定了艾略特的诗歌的创作方向。它们,尤其是《小老头》,被认为是通往艾略特代表作《荒原》的前奏曲。
《荒原》是艾略特1921年开始创作的作品。彼时他因为妻子精神病加剧而备受折磨,住进了瑞士一家疗养院,同时写作《荒原》。1922年,他回归社会,创办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评论季刊《基准》。同年,著名诗人、意象派代表人物艾兹拉·庞德将《荒原》由原来的800多行删减到434行,并将其发表在《基准》上。
《荒原》分为5章,在此之前,艾略特的诗歌以象征主义手法描写现实问题。《荒原》沿承了这一风格,但象征意义更加隐晦,表达的主题也更加深刻。从这首长诗的引言可见《荒原》的整体特征和表达的主题。引言只有短短的几句:“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她回答说:‘我要死。’”西比尔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先知,她曾向日神祈愿长生,却忘了补充说“不老”。她活了几百年又几百年,而且还要一直活下去,然而年老的痛苦和丑陋却折磨着她,她并不快乐。
西比尔不生不死,犹如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一片荒原。艾略特以她的这种状态比喻他所处时代的人们的状态,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精神危机及西方文明传统价值观的没落。然而,如果不懂得“西比尔”是何人,就很难理解这个引言的寓意。这几句引言运用了神话典故,采用了象征手法,表现出了诗人独特的冷静的写作风范,即不直接在作品中显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几个特征,正是《荒原》所具有的艺术特色。
虽然《荒原》发表时几乎无人能懂,然而迷住了很多人。艾略特后来给诗歌附上了50多条注释,但读者觉得注释也是深奥的,请求艾略特给注释也做注释。但艾略特认为诗歌不是供诗人发泄感情的场所,也不是让读者寻求某种意义的寄托,而是一种让读者无意识地获取智慧的“智性活动”。所以,他不再对《荒原》补充注释。艾略特在《荒原》中表现出了一种鲜明的反传统创作倾向,他的创作改变了英美诗歌的传统风格,他被称为“但丁最年轻的继承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艾略特晚期的作品却回归了传统。他写作于1935年至1942年间的《四个四重奏》没有了《荒原》的晦涩和造作,而是以相对朴实的语言描写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寻找真理的精神历程。诗歌虽然仍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但读起来自然流畅,语言节奏性强,跳跃性弱。《四个四重奏》被认为是艾略特登峰造极的诗作,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高峰的作品。
1948年,由于“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