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母亲》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生于伏尔加河流域的下诺夫哥罗德城,他幼年丧父,10岁便流落“人间”,尝尽了世俗社会的艰辛。高尔基没受过多少教育,他是作为生活真理的寻求者走进俄国文坛的。1892年,他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时用了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不幸”。
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905年,高尔基加入了社会民主工党,投入革命运动。此时,他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他的作品也都讴歌革命理想。《母亲》是他在入党一年后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内容同样是通过讲述革命,描写人的觉醒,探索人性的完美。
小说取材于现实事件:1902年,在高尔基的家乡诺夫哥罗德附近的索尔莫沃工业区,工人革命斗争十分活跃。在5月1日的游行中,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他的母亲扎洛莫娃不顾危险,继续儿子的事业。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其人,10月扎洛莫夫被判流放后,高尔基与他母亲有了接触。之后,他以扎洛莫娃母子二人的事迹为现实依据,创作出了《母亲》。
《母亲》深刻地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核心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具有现实主义的历史性、具体性和逼真性,同时它又是这类题材的第一部作品。虽是讲述现实革命,但它又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这表现在高尔基对政治的描写极少,而是从更高的角度,通过刻画人物来讲述政治和革命。巴维尔参加革命之后的改变,以及他母亲对革命的态度的前后对比,使得人物形象不再单薄,变得立体起来,增强了人物和作品的感染力。
此外,小说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高尔基以巴维尔为主角,却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把视点突出在他母亲尼洛芙娜的身上。他以尼洛芙娜的视觉角度来表现巴维尔的变化,描绘一系列事件的场面,又通过描写尼洛芙娜细腻的心理变化来反映革命对她自己及对众人的影响,从而使得尼洛芙娜成为叙事的中心。
《母亲》是高尔基的革命思想意识成熟的标志,也是他在反映现实的文学创作中达到一个新境界的标志。然而,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根植于现实的同时,处处充满着作者浪漫的人道主义思想情怀。他以巴维尔及其母亲为代表,塑造了众多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英雄。这些英雄,他们原本在世界上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是从来不会跟“英雄”一词沾边的。《母亲》却超越传统,也突破人性的桎梏,塑造了一个个“渐变式”的英雄人物。在小说中,千千万万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亦如同“母亲”尼洛芙娜一样,都是从不自觉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进化”到自觉地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乃至献出生命。
高尔基在《母亲》中体现出的对人的成长力量的赞美,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肯定,使得其中的英雄人物及他们的理想获得了文学艺术上的生命。同时,这部书的出版也推进了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列宁因此称赞《母亲》是“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高尔基自传三部曲
高尔基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作家,不是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是他即使处在艰难的境地也不忘记读书。在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中,高尔基通过主人公阿廖沙展示了自己3岁到10岁、11岁到16岁及16岁到20岁的生活经历。读者不仅为阿廖沙的悲惨生活所震撼,更为他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他走到哪儿,就把书带到哪儿。为了能多读书,又不费灯油,他曾借着圣像前的长明灯,或是拿铜锅映着月光读书。有一次他看书入了神,不小心烧坏了茶炊,被老板娘毒打了一顿,但他并没有把这放在心上,他甚至说:“只要允许我读书,哪怕每个星期把我拉到广场上打一顿,我也心甘情愿!”因为伤势很重,老板娘吓坏了,从此同意阿廖沙自由读书。16岁以后,阿廖沙来到社会这所大学,在码头干苦力的同时,也不忘了读书,甚至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