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它通过主人公的一生反映了世纪之交时代的风云变化,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
罗曼·罗兰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的克拉姆西,他从小喜爱文学,尤其热爱雨果和莎士比亚。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后,十五六岁的罗兰就对人生进行了深层的思考。他还给当时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写过一封信寻求生活的答案。托尔斯泰给罗兰回复了一封长达二三十页的书信,信中托尔斯泰阐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艺术观念及世界观、价值观。这封信影响了罗兰的思想和日后的创作。
罗兰最初的创作方向是戏剧和名人传记。他写作了7部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剧和《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3部名人传记。后来,这3部名人传记合成了一本书,就是人们熟知的《名人传》。这3部名人传记以散文体写成,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罗兰为名人写传的动机非常崇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让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气息”。这一动机的形成跟托尔斯泰此前在回信中鼓励他“为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有关。
在进行剧本创作的时候,罗兰已经开始构思写作一部长篇。1904年,在完成《贝多芬传》之后,他开始创作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12年,罗兰完成了这部作品。
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个德国人,出生于莱茵河沿岸的一个小城。他原以为经历了大革命的法国会是一个清明、自由的幸福国度,没想到它同样是一个被金钱、权势腐蚀的污浊社会,无论政治还是文艺都不堪入目。在法国,克利斯朵夫进步的思想意识不仅同样得不到上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还数次被迫逃亡,等后来回到法国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失去了棱角的音乐家。克利斯朵夫晚年避居意大利,不问世事,只在音乐中寻找平静。
小说中对克利斯朵夫的塑造,多处可见罗兰的人道主义精神。克利斯朵夫的家庭环境虽然优越,但同时具有封建的上下尊卑的传统习俗,这促成了克利斯朵夫反抗压迫、追求自由解放的个性。他甚至瞧不起在父亲面前低三下四的母亲,看不惯满身铜臭味的伯父而朝他脸上啐了一口。当大公爵呵斥他的叛逆时,他毫不畏惧地反驳道:“我不是你的奴隶,我说什么写什么你管不着。”描写克利斯朵夫在法国看到面包工人罗赛一家的惨死时,罗兰用了“社会的灾难”来形容,从中可见他对工人阶级受压迫命运的同情。罗兰还在小说中讽刺了“进步”的资产阶级文化和精神的腐朽堕落,他指出巴黎的艺术家、文人都不过是“为金钱而艺术”,他们的作品中“弥漫着精神卖**的腐臭”。
《约翰·克利斯朵夫》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于,它虽然庞大复杂,却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从结构上看,它的各卷各章节安排得当,有序曲、发展、**和尾声,犹如一首乐曲。这种写作手法跟罗兰具有的音乐才能有关。他自己就是个优秀的钢琴家,有着精湛的音乐修养。在谈到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时,他就曾说过自己的精神状态始终是音乐家。“我先设想整部作品的音乐效果像满天星云一样璀璨,然后才考虑主要的旋律节奏。”他说,在描写人物的相互交织时,他感觉到他们的关系组成了一曲交响乐,让他“在心灵的天地中感受到节奏和旋律”。
正是基于作者特有的音乐敏感和天赋,小说中多次出现“有声有色”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这种描写细腻唯美,极具艺术感染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描绘克利斯朵夫得知父亲借用他的音乐来赚钱时表现出的反抗心理。当他被关在小屋子里时,莱茵河在屋子底下奔腾,他却觉得“没有波浪,没有水的皱纹”,然而当他闭上眼睛时,澎湃的水浪又击打着他:
其中有清脆的琵琶,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笛……音乐在周围回旋打转,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最后,周遭的一切都卷入这强大的音乐旋涡中去了……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犹如陶醉在自由中的飞燕,心中旷野的呼叫冲破云霄……
这段文字既表现出了主人公及作者的音乐天赋,又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自然环境和心理描写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两者结合成一首首动听的奏鸣曲。罗兰运用这种独特的写法,使得《约翰·克利斯朵夫》成了独特的“音乐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通过讲述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描绘了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在内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凭借这部小说,罗兰获得了1913年度法兰西学院文学奖。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以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体现出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