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呐喊》(1 / 1)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最早流行于德国和奥地利,后来蔓延至整个欧洲。表现主义先出现在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相继得到重大发展。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为表现自己的作品与印象主义的区别,首次使用“表现主义”一词。

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审美与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有相似之处,他们反对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认为形式与语言的表现力最为重要,并注重内心美与精神美的传达。表现主义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而来的,但他们完全背离了后印象主义以现实为依据的画风,把重点放在追求个性、情感与主观思想上,带有浓郁的德意志传统特色。在造型上,表现主义追求夸张变形与荒诞的艺术效果,表现对社会不平的不满。

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有爱德华·蒙克、埃米尔·诺尔德、詹姆斯·恩索尔和克里姆特等,其中爱德华·蒙克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爱德华·蒙克,1863年出生,挪威人,是挪威著名的版画家和油画家,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人物。蒙克小时候屡遭不幸。他在幼年就失去母亲,后来姐姐也因肺病去世,妹妹还患上精神疾病,这些对蒙克的心灵造成很大影响。

蒙克先在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学习,后到法国留学。他的画风多受印象主义的影响。他在研究印象主义风格的基础上,逐渐对后印象主义产生兴趣,并用表现力强的线条和强烈的色彩画出人们死亡、相爱、疾病、困惑等各种状态。

童年时代的不幸遭遇为他带来的影响,在作品中深深地体现出来。蒙克早期创作的油画《逝去的母亲》《在灵床旁》《病室里的死亡》充满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后来还创作出一系列线条扭曲,色彩神秘,充满忧郁、恐怖气氛的作品,如《吸血鬼》、《绝望》、《焦虑》、《呐喊》等。

《呐喊》是蒙克《生命》组画作品中表现力最强的一幅。某一天,蒙克拖着饱受病苦、劳累不堪的身体行走在一条小路上,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是峡湾,他驻足朝峡湾望去,看到太阳即将落下,云彩被霞光染得像血一样红,同时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云层,回**在他的耳旁。蒙克记录下了这生命中的尖叫,并起名为《呐喊》。

画中充满了动**与不安的因素。红色的天空与深蓝色的河水线条扭曲,棕色的桥面消失在远方。桥上站了一个人,像一个飘**人间的幽灵,让人看了毛骨悚然。他的头部近似骷髅,脸颊凹陷,睁着圆圆的眼,张着嘴大声吼叫;但他用双手捂住耳朵,又像是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声音惊吓到。看到这些,人们无法不把这幅画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蒙克用色基本遵循自然界的真实色彩,尽管有些浓重,也是为了增强表现力。这些色彩是凝重忧郁的,充满不祥预感。深紫色的重复使用,血红色的天空,以及有死亡象征意义的黑色,都使画面显得阴暗,表现了画家的焦虑与恐惧。这部作品在美术价值上可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