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拉斯开兹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绘画大师,也是西班牙伟大的肖像画家。
1599年,委拉斯开兹出生在塞维利亚的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里。当时的塞维利亚既是西班牙的贸易中心,也是艺术中心,人文主义思想在那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他11岁那年,他的父亲把他送进老埃连拉的画室学习绘画,后来他又跟随著名画家帕切柯学习。帕切柯十分崇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拉斐尔,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在帕切柯的影响下,委拉斯开兹也成了一个人文主义者。
19岁那年,委拉斯开兹就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画家。促进他的绘画艺术走向成熟的主要是塞维利亚普通民众的生活。当时,“波德格涅斯风格”(也就是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波德格涅斯”意为“小酒馆”)在塞维利亚盛行,一些古典主义理论家对描绘下层百姓生活的风俗画不屑一顾,嘲讽这些作品为“波德格涅斯的绘画”。委拉斯开兹并未受到这种潮流的影响,他经常接触一些老人、小孩、妇女、流浪汉等下层民众,并且用绘画来描绘他们,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
1622年,委拉斯开兹来到马德里,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任命他为宫廷画家,那一年他只有24岁。在此后将近40年里,他一直担任菲利普四世的宫廷画家,直到去世。虽然身为宫廷画家,平时主要与国王及贵族接触,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平民本色。在他看来,只有普通人民才能孕育出“美”和健康的力量,因此他总会以普通百姓的立场去观察现实。
在委拉斯开兹29岁那年,佛兰德斯绘画大师鲁本斯来到西班牙王宫,他们两个人虽然年纪相差20岁,但一见如故,结成了忘年交。鲁本斯非常欣赏委拉斯开兹的绘画才能,建议国王让他去意大利游学,见识一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们的成就。菲利普四世欣然同意。于是,委拉斯开兹便去了意大利。他先来到了威尼斯,对丁托列托和提香的作品进行研究,后来又前往那不勒斯,与里贝拉进行交流,两年后才回到马德里。此次意大利之行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他的那些真正的杰作都是在他从意大利回国后完成的。
1649年,50岁的委拉斯开兹再次前往意大利,并在那里停留了一年。1660年8月,他因病在马德里去世。
委拉斯开兹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杰出的作品,拓宽了17世纪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在一生的创作中,他一直坚持写实主义传统,因为在他眼里,只有坚持这一传统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他还是一位带有批判色彩的画家,这在17世纪的画坛并不多见。他对绘画技法进行了革新,在光与色的结合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委拉斯开兹众多作品之中,《宫娥》与《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能够充分地反映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
《宫娥》是委拉斯开兹创作的一幅描绘宫廷贵族生活的作品。它真实地展现了在各种礼仪的约束下,生活在宫廷里的人们极度苦闷的内心世界。
这幅画虽然是肖像画,但具有风俗画的特色,将宫中的日常生活呈现了出来。站在画面中央的那个小女孩是公主,她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宫娥。左边的宫娥跪在地上,正把食物放进公主的手里;右边的宫娥站在那里,手里提着裙子的下摆,作行礼状,她正在教授公主提裙礼。在她们身边有两名女仆,女仆正在谈论着什么;在她们身前,则有一个男孩和一个侏儒,他们并不是画家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确有其人。另外,站在画板后方,左手拿着画板,右手拿着画笔的那个男人,就是画家本人。他把自己也画到了这幅作品中。画面中的主要人物都面对观众,好像画外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他们。在画面后方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里反射出的是国王和王后的形象。也许正是他们的到来,才吸引了正在为公主画像的画家和其他人。
这幅作品展现了生活在皇宫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让人们知道,生活在皇宫里的人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无忧无虑,由于受到各种繁文缛节的约束,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小公主,也必须像大人那样摆出一副高贵、矜持的姿态。
通过这幅作品可以看出,画家对宫廷肖像画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构图上,画家把国王和王后摆在了并不重要的位置上,而且画面中的人物都保持着自然的姿态,并不像传统宫廷肖像画那样整齐地排列在一起。
另外,画家对于细节的处理也非常出色,通过技术化的处理,让简单的物体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一点从画中人物身上穿的丝质衣裙、小公主那柔顺的金色头发就可以看出来。画家在用光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从门和侧面窗户里射进来的光均匀地分布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是委拉斯开兹第二次去意大利时为教皇所画的肖像画。它是一幅表现人物性格的肖像画,被称作17世纪欧洲绘画艺术中最出色的现实主义绘画。这部作品问世后,在罗马立即引起了轰动,画家也因此成为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人尽皆知的绘画大师。西方的评论家曾这样评价过这部作品:“欧洲所有大师的肖像画都非常出色,而只有委拉斯开兹的这幅与众不同,它不是肖像画,而是教皇本人。”
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画家在构图和人物的动作安排上都用心良苦。76岁的教皇端坐在宝座上,双手搭在宝座的把手上,在他那保养得很好的右手上戴着一枚巨大的宝石戒指,他的左手捏着一张白纸,那是教皇的敕令,是他身份的象征。
在这部作品中,画家通过对教皇那冷峻的目光、略显肥厚的鹰钩鼻子、紧紧闭着的嘴唇以及稀疏的胡须等细节的刻画,展现出了他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对于教皇放在宝座把手上的手,画家也进行了重点刻画。这双手显得分外软弱无力,它们与教皇脸上的表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极具特色。在色彩的运用上,这部作品也有令人称道之处:教皇身上那橘红色的上衣与白色的长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了宗教特有的庄严气氛,从而突出了人物脸部与手部的光彩,让观众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人物的脸部与手部。
画家本想把教皇画成仁慈的上帝的化身,可是他那现实主义手法及写实风格,不但没有美化教皇,还让人们看到了教皇那阴险毒辣、色厉内荏的形象。
据说,教皇本人看过这幅作品后,情不自禁地说:“画得太像了!”后来,他派人把这幅画摆在大厅中央。一位主教经过大厅时,从垂帘缝隙里看过这幅画,误以为教皇本人就坐在大厅里,于是立即对身边的人说:“不要大声讲话,教皇就坐在大厅里。”
这幅画不仅使委拉斯开兹赢得了名望,还使他被接纳为罗马画院的院士。在当时来说,这是画家梦寐以求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