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神的男人(1 / 1)

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和诗人。他生于1475年,死于1564年。在长达7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米开朗琪罗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小城卡普里斯。在他6岁那年,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的父亲请了一个石匠的女儿当他的奶妈。他后来喜欢雕刻,与这位奶妈有密切关系。13岁那年,他前往基兰达约的画室学习绘画,第二年又去了一所美术学校学习雕刻。1492年,他结束了在美术学校的学习,4年后,他去了向往已久的罗马,在那里接触到了很多古代大师的作品,绘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米开朗琪罗虽然像达·芬奇那样多才多艺,但在绘画方面,他们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达·芬奇崇尚柔和,尽力营造一种柔和的艺术氛围,而米开朗琪罗崇尚的是雄壮的气势,他曾说过:“在我看来,从比例和整体关系上来看,如果绘画接近浮雕效果,那么绘画便是完美的;而如果浮雕接近绘画效果,那么浮雕便是失败的。”

1508年至1512年,米开朗琪罗受教皇朱诺二世的邀请,在西斯廷礼拜堂创作了近六百平方米的天顶壁画《创世记》,这部作品向人们充分地展示了他的艺术特点。它将《圣经·创世记》故事的全过程如实地再现出来,描绘了《圣经》中数百位先知的形象,将英雄的心理用造型艺术体现出来。壁画整体构图非常宏伟,对于人体的描绘是雄壮有力的,这在绘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与他的相比,都显得黯然失色了。

【图11】〔意〕米开朗琪罗《最后的审判》

《创世记》共包括9幅宗教画,这些画有大有小,分9个不同的场景,名称分别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与逐出乐园》《诺亚献祭》《洪水》《诺亚醉酒》;这九个部分可以分成三组:第一组所表现的是上帝因为寂寞分出了光明与黑暗,创造了太阳和月亮,也分出了海洋与陆地;第二组所表现的是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但由于他们在蛇的引诱下偷吃禁果,上帝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第三组描绘的是当水灾来临时人类的种种表现。

在这组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创造亚当》。画中的亚当赤身**,慵懒地卧在山坡上。他身体强壮,肌肉非常明显,并且散发着光泽,充分地体现了年轻人的力量。他伸出左手,迎接上帝的到来,眼神中带着一丝伤感。上帝飞到亚当面前,用温柔中夹杂着哀伤的眼神注视着他的“创造物”。这种圣人的悲哀与普通人的悲伤形成强烈的对比,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祭坛画《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琪罗晚年花费6年时间绘制而成的,它既是画家对人生的总结,也是对他所处的历史所作的“最终审判”。这幅画的构图与画家所要表现的主旨是和谐统一的,构图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安排,而不强调秩序与结构。这部作品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画家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安排,使人物以统一的集体形象出现,而色彩的巧妙使用,又使得作品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热爱人体美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对上帝充满了敬畏之情。内心中神与人的交战让他非常痛苦,因此他作品中的形象总是能够体现出他的这种痛苦。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超越了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将自己“英雄式的苦难”展现出来,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告诉人们新的艺术风貌即将到来。

诗人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一样,是个多才多艺的天才,他不仅是雕塑家、画家,也是一个非常热爱写诗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通常都被他写在解剖草稿的背面、素描的留白处,甚至是给友人的信件里。米开朗琪罗生前从未公开过这些诗,直到他去世半个多世纪后,才由其侄孙小米开朗琪罗结集出版。

米开朗琪罗非常喜欢黑夜,他甚至常在黑夜中工作,所以他写的与黑夜有关的诗都异常动人。比如这首《夜间的话》:

睡眠固然又香又甜,

但在破坏与屈辱统治的时刻,

我宁愿睡得像一块岩石。

视而不见,麻木不仁,

对我是很大的收益。

可别唤醒我,哎!

说话要轻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