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京兄到沙滩后街我的办公室来看望我。他盛情约请我为他与李仲凯君合著的《在中国:谁最应当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后的回顾与反思》一书作序。当时我即感到颇费踌躇——岂止是踌躇,简直就打算谢绝这一盛情之约——岂止是打算谢绝,简直是心下对这个选题就有些反感和排斥。试想,早些时候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华大地上许多媒体那一番狂欢景象已经招致天下名士许多心情复杂的反思、批评、幽默、嘲讽、讪笑乃至沉默,令人十分难忘。一年多光景过去,文学圈子渐趋静好,在这件事情上,媒体虽偶有涉及,天下名士早已变得一致地惜墨如金,这个时候还来捣鼓这个题材,先不说有着太过于明显的坚持不懈、前赴后继、不依不饶地媚俗之嫌,单说选题的市场价值,恐怕在书刊市场上也难保不成明日黄花。然而,道京兄乃厚道之人,出版业界多年挚友,仲凯君则致力于当代文学史传研究,有若干著述引人关注,他们既有此郑重邀约,一定是出于好意,我又如何能回绝友人的一番好意呢?我的性情、习惯特别是友情为重的交友观,让我在踌躇间还是应承了下来。
我如此这般做这一番说道,接下来的情形,想必读者诸君已有预感,猜度后来的我读了书稿,肯定是有一番始料不及、意外之喜、喜出望外之类的转变,这是多少年来多少文章屡试不爽的笔法——欲扬先抑。而事实上,及至读罢全书,我必须承认,还真的是出乎意料,真的有意外之喜,真的是喜出望外。这是事物原本的过程,而非文章笔法之小伎俩。
初读此书名,读者的第一反应极有可能便是“噱头”——拿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来做噱头,尤其是拿比拼获此大奖来做噱头。我当时就是产生了这样的反应,但没有说出口来。道京兄可能在我的表情里读出了反应,便立刻坦陈“这是一个噱头”,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厚道人。其实,出版业在书名上做些噱头,只要无伤大雅、无碍观瞻、不以文害义,从来是很寻常的事情。文章无奇不传,市场不喜欢沉默,现如今“标题党”满网络皆是,再来一个有些噱头的书名又有何妨!何况此书名倒也不全然是噱头。拿出“谁最应当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噱头来招徕读者,其实是很有些悬念的。在莫言获奖已成往事之后,还要拿若干文坛大师、巨擘来比较高下,岂不是一件十分冒险、十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此,关注文学的读者恐怕会忍不住要拿起书来瞧个究竟,文学之外的好事者舍不得放过当代文坛这一番武当论剑式的热闹。这便是出版传播上小小的胜利。
《神曲》插图|[法]古斯塔夫·多雷 绘
一本书通过标题引动阅读,在出版传播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胜利,真正的胜利自然还在内容,这是出版学的ABC,也是出版学的不二法则。因而,我很快便开始阅读这部书稿。
起初,我是怀着怀疑的心态去读这部书稿的。第一章: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之夜”,文字是洗练的,然而内容似曾相识,却也无伤大雅;从第二章到第四章,揭秘诺贝尔文学奖内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种种,以及书后附录,虽然在报刊上也见过零星片段,然而集中叙述则显得较为全面准确,顿时提升了本书的史料价值。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本人供职过的漓江出版社曾经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出版上有过比较多的作为,说来我也算得上是对这方面的情况有过比较多接触的人了,然而,现下读到这些相关内容,依然有新鲜感觉。这些新鲜感觉,有的来自“温故而知新”,因而“可以为师矣”,有的则是新的知识和见闻,有的原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读罢几个章节,也基本上是尽收眼底,获得不少新的认识和感想。我不能说两位作者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研究下了多大的功夫,有多少独得之见,但其可靠的资料来源,清晰的叙述态度,统一的文字风格,自然使得我最初的怀疑减少了许多。
我对这部书稿最大的担心主要在于作家专章论述部分。一般来说,文学史研究中作家论是比较难做的学问,而更难的是作家优劣论,倘若讨论作家优劣以至于获奖成败因果,更是难上加难了。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两位作者不辞辛劳,不计后果,兀自挺身前行,自第五章到第十五章,专章论述鲁迅、林语堂、老舍、沈从文、巴金、艾青、王蒙、李敖、北岛、曹乃谦、莫言共十一位作家,可谓蔚为大观。一口气读罢十一位作家的专章,我原本最大的担心也就渐渐消弭。这部书哪里是在做诺贝尔文学奖的噱头,分明是一部作家成就论的专业书稿。这十一章专论,除少数章节略显单薄外,总体来看,资料翔实,立场客观,立论有据;对每一位作家,总能做到于大处着眼,尽量不染俗尘,故而叙述态度周正。尤其让我感动的就是作者周正的叙述态度。扬李抑杜或者反过来扬杜抑李,古往今来笔墨官司从未断过,可在这部书里,我没有感觉到此类毛病。我能感觉到的是作者对所有卓具成就的作家心向往之——岂止是心向往之,简直可以感觉到是倾心热爱、热烈相拥,然而又不违事实、不悖学理,始终保持着一副专业讲述的笔墨。原本以为此书难免通俗演义的毛病,不承想,给读者留下的竟然是文学史的事实和作家作品的专业品评,而全书的可读性却又自始至终不曾缺少。
此书的文学专业价值尤其体现在第十六、十七章。反思诺贝尔文学奖,讨论未来潜在的获奖者,这是需要相当的专业见地和学术眼光的。虽然不能说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有多少过人之见,可在人人争说诺贝尔的当下,能够认真做一个反思,且对于别的专家的反思有进一步的讨论,加强了本书的专业性。至于讨论未来潜在的获奖者,则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的积极、善意的良好态度,尽管他们开列的一系列名单略嫌随意,其中对有些作家的品评还透露出当下跟风炒作的世俗心态,但是,作者比较理性地分析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未来变化和走向,仍不无启迪意义。
不承想,一个最初令我反感和排斥的选题,经过作者一番颇具专业水准的努力,做成了这样一部专业性、资料性、可读性都比较好的书,实在是始料不及的事情,让我有意外之喜、喜出望外的收获。读这部书,既可以帮助我们对当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更可以帮助我们对近百年来中国作家特别是当代中国作家产生比较透彻的认识,还可以让我们领略许多过去不曾留意到的文坛风光。为此,我愿意将此书推荐给对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