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阅读之二(1 / 1)

阅读的艺术 聂震宁 869 字 6个月前

《创意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新书评》出版后获得好评,有点儿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些好评,不只是指朋友们的嘉许,而主要来自素未谋面的读者。读者以他们“看不见的手”投了一票,我们通过市场销售看见了这些让我们敬畏的手——尽管还不能说是森林般的手。书评文字也有自己的市场,让我们受到鼓舞。现在又编选出《创意阅读》的续集,推荐一批关于中国文学名著的书评。

原本我们以为,中国文学部分的编选工作,较之于外国部分,要难做一些,实际上,是难做得多。其中道理,用久闻其香与久闻其臭来比喻说明,不免粗鲁;用身在庐山来强调,也不免霸蛮。首先是书评文章如汪洋大海。一部知名文学著作,总要牵出一长串的书评,倘若是经典性作品,牵出的不啻是一条长长的书评之河,从中要选出一二篇来,实非易事。其次就是名著如群星璀璨,而名人之著则多如过江之鲫,评谁与不评谁,说项依刘,老大难事。还有如许人事思谋,不能不有所思谋。何况我们的眼力与功力,无一特异之长。如此等等。

然而,到底还是编选完成,出版在即,成败自有公论,困难不是理由。我只想在此说明一点,倘若有朋友问为什么选这一篇而不选那一篇,我只有一个回答:很不幸,我们没有得见更好的那一篇。知也无涯,学也无涯,选也无涯。遗珠之说显然托大,盲区太大才是实情。与人事亲疏恩怨绝对没有关系。

本书编选,我们有一点追求,也想就教于各位行家与读者。我们的追求是:不仅提倡创意阅读,还想提倡深度阅读;与提倡深度阅读相匹配,推崇厚重与深致的书评。读了当下不少书评,忽然有了一个印象,感到消费主义成分过重,时评色彩过浓,广告煽情太过明显,浮文空理太过招摇。文学图书大多供于大众精神消遣,书评为此助力,这是文学出版的常态;代有时文,时评依此而生,原也符合规律。传统的阅读价值观,既以读书为学、“学而优则仕”,又以读书修身养性、“朝闻道,夕死可矣”。现代社会,提倡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充分尊重阅读的精神消遣价值,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精神。然而,一个学习型社会,既要承认阅读价值的丰富性,又要倡导阅读的核心价值,顾名思义,也就是阅读的学习性价值。要实现这一基本而主要的价值,就应当提倡阅读既要有创意能力,也要有深度追求,甚至,更重要的是深度的阅读。诚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所见:“凡习国文,贵在知本达用,发越志趣,空理不足矜,浮文不足尚。”而书评作为社会阅读的向导,更多地承担着学习向导的任务,也就更应当立足于深度的解读和阐发。至少,应当更多地提倡这样的书评追求。鉴于此种考虑,我们在目力所及的范围里选择了这些具有一定深度的书评文章,帮助读者进行深度阅读,不知道诸位行家和广大读者以为然否?

我们提倡深度阅读,还是信息化环境下的阅读对策。信息化给人类的认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力的提高都带来了巨大变化。然而,人类社会同时也面临着泛信息化的危险。个性有被消弭的痛苦,思维有被弱化的困惑,思想有被简化的尴尬,人文精神接受着信息变化多端的挑战,深度阅读正在被媒体信息阅读所取代。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书》,对此有深刻的洞察和分析。该书作者是美国人大卫·丹比,《纽约客》杂志一位著名影评家。他痛感信息社会瞬息万变对于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他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个读者,而变成了一个只读新闻、时事书籍及各种各样的杂文的读者。更可怕的是,“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却没有原则;我有本能,却没有信念”。1991年,大卫·丹比48岁重返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与18岁的学生坐在一起,重新读“伟大的书”,读荷马、柏拉图、索福克勒斯、亚里士多德、但丁、薄伽丘、卢梭、莎士比亚、黑格尔、奥斯丁、马克思、尼采、波伏娃、康拉德、伍尔芙等。《伟大的书》就是大卫·丹比第二次做学生时的读书笔记。他说:“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倡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深度书评,是我们找回人与文学的办法之一。

大卫·丹比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对付浅阅读特别是肤浅书评的办法。我们也在做找回人与文学世界的努力。努力的初步结果就是这部《创意阅读》续集。请大家批评,也请大家一起来做出更多、更好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