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乐乐已经上小学了,可让家人不解的是,乐乐早已过了尿床的年龄,如今每天早上起来仍然会看到他在床单上画的“地图”。这让妈妈很无奈,看着乐乐所画的“地图”,她都会斥责道:“你都多大了啊,怎么还尿床呢?怎么没有一点羞耻心呢?”听到妈妈的训斥,乐乐垂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其实,乐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尿床的毛病。当时,他一直是奶奶照顾的。而奶奶面对这种情况,认为小孩子都会有尿床的现象,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不会尿床了。因此,家人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当乐乐到了上学的年龄依然天天尿床,这让心急的妈妈对他失去了耐心,每次看到床单上的“地图”就对乐乐大声责备。有时候,家里有其他亲戚朋友在,妈妈也毫不避讳地指责他。
为了不再让乐乐在床单上画“地图”,妈妈开始让9岁的乐乐穿起了尿不湿。虽然乐乐对此极不情愿,但又害怕妈妈的指责,所以迫不得已穿着。慢慢地,活泼好动的乐乐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中都不喜欢与人沟通,常常默默地坐在一个角落中看书。特别是在学校中,他为了不让同学们知道自己那么大了还穿着尿不湿,所以在上厕所时经常是偷偷一个人跑去,仿佛去做见不得人的事情。
长此以往,乐乐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差,而且性格也变得越来越自卑,遗尿的情况越发严重。妈妈发现这个情况才引起重视,觉得儿子可能有问题,所以急忙带着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告知乐乐妈妈,乐乐患上了遗尿症,需要及时治疗。
所谓的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儿童在没有神经系统或是泌尿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会在夜间睡眠时出现无意识地排尿。一般来说,婴儿无法控制排尿,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遗尿分为夜间遗尿和白天遗尿,以夜间遗尿居多。
一项调查表明,夜间遗尿的患病率是非常高的,大约有16%的5岁儿童和10%的7岁儿童患有遗尿症。另外,大概有3%的患儿的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心理学家指出,由于患儿持续存在夜间遗尿,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对其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那么,遗尿症是如何产生呢?有专家经过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遗传原因。医学研究发现,遗尿症家族发病率比较高。如果父母一方患有遗尿症,那么,出生的婴儿则有50%的机会患上此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曾患过遗尿症,那么,孩子的患病概率高达75%。
2.家庭原因。由于家长对孩子排尿习惯训练不恰当,没有让他们养成正常排尿的习惯或是儿童的生活不规律、功课负担过重等,都可能造成夜间不能适时排尿而出现遗尿的现象。
比如,案例中的乐乐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老年人总认为孩子睡眠比尿床更重要,所以没有对乐乐的排尿习惯进行训练。而当乐乐出现尿床的现象时,家人却不以为意,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不会再尿床了,从而导致乐乐每到夜间就会尿床。
3.睡眠原因。患有遗尿症的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往往比较深,而且不易将其唤醒,即使在唤醒他们后,他们仍然处于意识迷糊不清,半睡半醒的状态,不能感受**的尿意,自觉地进行反射性排尿,所以就会在夜间发生遗尿的现象。
4.心理原因。由于很多家长不明白遗尿症的病理,当发现孩子尿床后就会进行严厉的指责、打骂,从而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并变得越来越自卑。
比如,妈妈在发现乐乐多次尿床后,不仅严厉指责他,还当着其他人的面批评他,导致他内心越来越紧张、害怕、自卑,从而导致其遗尿症越来越严重。
当孩子患上遗尿症后,家长应该怎么办呢?专家指出,治疗遗尿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医生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全面的配合,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才能产生治疗效果。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立良好的习惯。专家建议,要给孩子安排好白天的活动,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以免他们出现精神紧张或疲劳;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晚饭以干食、清淡为主,在睡觉前3~5小时饮用少量的水,不要吃西瓜、梨等水果和牛奶,以减少**的储尿量;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孩子入睡前,家长不要过分逗孩子或是让其做剧烈的运动,抑或是看一些紧张刺激的影视剧,以免他们处于过分兴奋的状态;养成睡觉前排尿的习惯,让孩子每天在睡觉前都要上厕所,让**中的尿液排空。
2.家长的理解和包容。对于家长来说,当发现孩子有遗尿的现象后不要指责、打骂他们,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焦虑、紧张、害怕、自卑等,不仅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导致症状加重。因此,家长应该多给他们安慰和理解,并给予更多的关心,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恐惧等情绪。
3.药物治疗。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