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歇斯底里的疯狂发作(1 / 1)

怪癖心理学 叶鸿羽 970 字 8个月前

薇薇是一个10岁的孩子,由于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她也是百般宠爱,总是由着她的性子来。久而久之,薇薇变得相当任性,只要稍微不满意,她就会又哭又闹。

有一次,薇薇在学校中看到有同学穿着一双漂亮的新鞋子,于是,她回到家中哀求奶奶给她买。当时奶奶正在忙着做家务,就安慰她说:“等奶奶忙完再带你去买吧。”可薇薇不听,立刻坐在地上哭闹起来,只见她憋着气,面色苍白,两只脚不停地乱蹬着。奶奶见此非常担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对薇薇说:“我的小祖宗,你快点起来,奶奶现在就带你去买。”薇薇听后,过一会儿就像没事似的站了起来。

还有一次,薇薇考试没有考好,爷爷看到她的试卷大都是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的。于是,爷爷拿着试卷批评了她两句:“薇薇,这些题目不该错的,你怎么都做错了?你还是太不认真了,以后在考试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当时,还有几个邻居在旁边,他们也附和说:“粗心大意的毛病一定要改掉。”

薇薇听闻,立刻不高兴地从爷爷的手中抢回自己的试卷,然后将它撕得粉碎,还用力地踢倒旁边的凳子。紧接着,她就开始哭闹起来。爷爷劝说半天,她丝毫听不进去,一直在一旁哭闹不已,旁边的邻居见此直摇头。过一会儿,爷爷就发现她四肢**、两眼发直,于是急忙将其送到医院中。

到了医院后,医生给她注射了生理盐水,并告诉薇薇这是一种很强大的特效药。薇薇听闻,立刻停止了**,过一会儿就与医护人员有说有笑起来。这让爷爷看后非常不解:孙女这是怎么了?

薇薇患上的是儿童癔症,又被称为歇斯底里,是个人因为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是自我暗示等情绪因素而诱发的精神障碍现象。一般来说,这种精神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分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常会表现出这样的症状:情绪失控,在幼儿时期,常常有哭闹不止、憋气、面色苍白或是青紫、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则表现出烦躁、哭闹、破坏周围的东西、撕衣服、四肢**等。一般来说,他们发作的时间长短与周围人的注意程度有关,发作后部分内容会有所遗忘。

转换性障碍则表现出这样的症状:步态有些异常、说不出话来或是声音嘶哑、瘫痪不能走路或是手不能活动等。这种症状很少在儿童身上出现,如果有类似的发作大多是受到周围人癔症发作的暗示影响。

一般来说,癔症的表现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症状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无法用神经解剖学来解释;症状变化非常迅速,而且具有反复性,不符合器质性疾病的规律;患者以自我为中心,通常会在别人注意的地方、时间发作,症状具有夸大和表演性;患者很容易受到自我或是周围环境的暗示而发作,也可能会因为暗示而加重或是好转。

据调查发现,普通人群中患病率在3%~10%之间,这种癔症多发生于学龄时期的孩子,尤其是发生于女孩身上。而农村患病率往往高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发病率较高。

这类精神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遗传原因。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癔症,那么孩子遗传的概率就比较大。

2.躯体原因。如果个体的躯体有疾病、易疲劳、体弱等情况,也会诱发癔症。

3.性格原因。医学研究发现,大多数癔症患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展示自己,希望自己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情感比较丰富、富于幻想,情绪反应激烈时常常分不清理想和现实等。很多儿童期癔症患者发作往往是因为情绪因素所诱发的,比如委屈、紧张、气愤、恐惧、突发事件等都会导致癔症发作。

4.家庭原因。心理学家表示,如果家长的教养方式不恰当,也很容易诱发儿童癔症。比如案例中的薇薇就是从小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导致她性格上比较任性。

那么,这种精神障碍如何治疗呢?有心理学家表示,应该根据患儿的性格、心理特点、病因等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理治疗。首先,心理医生要获得患儿的充分信任以及家长、老师的积极配合;然后,将家长与患儿分开询问病史,并详细了解真正的病因;在与患儿谈话时要尽量地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并告诉患儿这类精神障碍是可以治愈的,不要为此紧张和恐慌,同时也要告诉家长不要说一些负性的话语或是做一些行为暗示,从而渐渐消除导致癔症发作的负性精神因素。

2.暗示疗法。心理学家表示,患儿确诊后,可以使用暗示疗法进行治疗,这是治疗癔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做法是给患儿以语言暗示,即告诉他们这是最好的药物,具有特效的功能,使用之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症状了。

3.药物治疗。对于患有癔症的儿童来说,其表现有明显的精神症状或是**发作等,医生可以给他们服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不过,儿童不能长期服用药物,以免加强暗示作用而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