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社会里,绿色将永远比金子有价值得多。
——帕屈克·卡森
第九章 把脉天府
远山的呼唤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惘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遭难》,一开头就道出了巴蜀(今四川)的闭塞,至于被诸葛亮称为“不毛”的云南和李白曾被发配去(半路遇赦而还)的贵州,想是更荒凉了。不过这都是一两千年以前的情况,时至今日,大西南的交通亦可谓四通八达,川、滇、黔的经济也都获得了发展,然而比起东南沿海来,历史上落后的遗迹,还远远没有清除。
人们可以接受西南贫穷落后的历史,但却不能忍受它会有贫穷落后的未来。严峻的现实摆到了中国高层领导人的面前。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允许中国的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各项经济政策向中西部倾斜,西南人脚下出现了一条搭上经济快车的轨道。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西南因其自身条件的薄弱,缺乏经济腾飞的初速度,东西部的差距还是越拉越大。那么,川、黔、滇,能否有一两个板块,可以率先获得突破,闯出一条超常发展的道路呢?
王志纲这个自称是从“第三世界的第三世界”(贵州省黔西县)走出来的汉子,也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答案。
巴蜀杂俎
王志纲自始如一地深爱着西南大地,西南的企业、项目乃至区域经济的策划课题,始终在他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当有人问王志纲:“你是如何看待西南的?”王志纲总是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然后慢条斯理地道出一串睿智奇特的妙语。
“我的工作室里,生活着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有一次大家坐在一起畅谈中国的策划现状,一个突出的现象引起了各位的注意,就是在这个行道当中,以贵州人和四川人居多,这是为什么呢?我给他们讲,人们都知道西南的封闭与落后,但殊不知用‘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来形容西南才最恰当。西南不可能像江浙那样大面积出人才,但它出英才,出怪才,出鬼才,他们并不缺少策划家。尤其是四川,四川人的脑子里有永不枯竭的创意,许多令人叫绝的点子都以四川人为始作俑者。”
对于巴蜀大地,王志纲并不陌生。1993年,王志纲到成都去,在都江堰考察了中国第一所民办学校——“光业小学”。学校创办人卿光亚先生留住王志纲,畅谈了三天三夜。当时卿光亚先生正被学校艰难的境况所困扰。学校创建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所私立民办学校,曾引起全国性的轰动。但是,光亚小学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先发效应”,反而举步维艰,入学“储备金”价格上不去,生源也极不稳定,这与同步“光亚学校”之后尘而兴起的南方诸“贵族学校”红红火火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志纲深入地考察了学校的相关资源及历史背景,最后他指了指脚下,同卿光亚先生一语道破天机:“症结就在这里,就是‘光亚小学’植根的这块土壤。”
“贵族学校”的成立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是必须有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消费群体作支撑,起码要有一个稳定的中产阶层作为依托。其二是操作者必须有过硬的操作能力和超人的胆识。光亚小学的诞生,如一颗新星刺破夜空,说明它的缔造者卿光亚先生具备了第二个必要条件。但是,它并不具备扎实的第一个条件。80年代末90年代初,四川人闯北海,下海南,炒股票,的确有很多人赚到了钱,有钱人的子女纷纷就读“贵族学校”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一旦泡沫经济被新经济秩序所替代,许多附着在泡沫经济上的四川人发现他们手中的钱随同泡沫的破碎而湮灭,原有的高消费群体也随之解体。光亚小学走下坡路并不是卿光亚先生的创意不到位,而应归咎于没有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作为市场基础。反观广东,经过市场经济最残酷的筛选和淘汰,一个稳定的中产阶层已经崛起,因此“贵族学校”这枝奇葩必然会在广东这个气候、土壤都适合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王志纲临行前语重心长地对卿光亚先生说了一句话:“光亚小学是民办学校的报春花,市场经济的早产儿。”
王志纲还进一步引伸说,纵观中国这些年的市场形成史,不少新思潮的形成常常是“西南开花,广东结果”,民办学校也不例外。
事实被王志纲所言中。1994年,王志纲创造“碧桂园”神话,在“碧桂园学校”树起金字招牌的时候,仅广东一个省就已经有数十家“贵族学校”,可谓遍地开花。
王志纲深深赞叹四川人头脑中的闪光点和爆发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四川人的这些绝妙的创意只是一枝报春花,结“果”却常常被“移花接木”到沿海,不少广东人就是“克隆”了四川人的金点子才发了大财的,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许多人都用“盆地文化”为四川文化作注释,王志纲认为不能这样一言以蔽之。
四川简称“巴”或“蜀”,“巴”的中心是现在的重庆,“蜀”的中心是现在的成都。巴蜀之间既一脉相承,又风格各异。正是由于有了巴蜀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相互切磋,相互融汇,共同锤炼,共同打磨,才有了今天四川文化的浓墨重彩。
王志纲曾就四川文化的代表之一的“川菜”,对这两种文化色彩做过鞭辟大里的分析。
1996年隆冬,王志纲坐在成都一家普普通通的小酒家,指着桌子上一盆热气腾腾的火锅,向围坐在他身边的一群成都企业家,讲了一个关于“火锅”的小故事。
川菜的最大特点是化腐朽为神奇。历史上四川虽为“天府之国”,但劳苦大众依然很贫穷,川莱中许多叫得响的精粹,却恰恰是来源于民间,甚至是乞丐、叫花子们的创造物。四川火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很早以前,重庆朝天门码头上,生活着一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脚夫和船工。冬天一到,饥寒交迫之时,既能果腹又可取暖的东西,就是一大锅辣椒汤。终于有一天,聪明的脚夫、船工发现,富人家遗弃在江里的猪下水、牛下水是可以大做文章的尤物。于是将其打捞上来,清洗干净,下锅烹煮,几味调料下去,没想到竟然鲜美无比。于是这种“食品”就成为下里巴人口中的美味。但名声远扬并不能代表它就能登大雅之堂,达官显贵受其身份所累,自然对它不屑一顾。久而久之,火锅才在重庆的中下层人士中流传开来。只不过重庆火锅无论从用具、烹饪技艺等备方面来说还都比较粗糙。直到有一天,火锅流传到成都,成都的“公子哥”们吃腻了山珍海味后,也要吃一吃“下人”的火锅尝尝鲜,用后感到果然名不虚传。成都人不但终于接受了火锅,而且将它迸一步提炼升华,去粗取精,不但出现了各种各样精美细致的“锅”,而且研究出了各种口味的专用调料,主料也不仅有猪下水、牛下水,还有海参、鱿鱼之类。巴人创造的“火锅”,被蜀人推上了大雅之堂,而且风靡全国,成为川菜中的一个极品。
一个小小的川味火锅,折射出巴蜀文化的独特韵味:重庆人受“码头文化”的深刻影响,富有**,擅长创造,但缺乏精细;成都人历来为天府之都,带有浓重的“市民文化”色彩,追求生活的品位,所以他们更擅长对细节的精雕细琢。王志纲开了一句玩笑:“重庆的女人象男人,成都的男人象女人。”这并非是对四川人的贬低,而是一句话道出了巴蜀两地人文文化的鲜明特点。这样看来,如果巴人的手创造出来的新生事物,经过蜀人的手精心修饰,两种文化珠联壁合,就一定会打遍全国。
1997年6月的一天,王志纲走出上海市青浦县太阳岛高尔夫球场,信步迈向岛中汇萃中国美食精华的食街。在一幢古香古色的四川格调的建筑前,王志纲停下了脚步。房檐前的额匾上赫然题着四个大字:“蜀国雅士”,转到房子的背面,一块由青石琢成的照壁又引起了王志纲的注意,照壁上用俊朗怪异的笔法,镶刻着“巴国布衣店铭题壁”。原来名扬四川的著名食肆“巴国布衣”的分店,及其新开设的茶肆“蜀国雅士”,已悄悄地在上海安了家。对于“巴国布衣”,王志纲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个来之于巴国重庆文化,植根于蜀国成都的著名食肆,不仅能风行蜀中,而且能走向全国,源于两种文化的优势互补,珠联壁合,印证了王志纲对巴蜀文化特点的准确分析和把握,现在又多了一个“蜀国雅士”,更让王志纲油然而生一股“旧友新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