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早期,西欧的市民阶层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生活相对富足的市民阶层面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纠纷,也产生了单挑的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单挑事业逐渐从贵族阶层蔓延到市民阶层,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这也意味着单挑变得日益频繁,市民阶层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随时面临一场单挑。在这种背景下,系统的单挑技术诞生了,也诞生了第一个有据可考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剑豪约翰尼斯·列支敦纳瓦。
一代剑豪约翰尼斯·列支敦纳瓦的画像。他一只手拿着一把羽击剑(Federschwert)[31],
另一只手拿着教鞭,墙上挂着一把长剑和一把德国大砍刀
列支敦纳瓦的生平已不可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是生活在14世纪现东普鲁士地区的一位剑术大师,擅长使用当时广泛流行的长剑、手半剑以及德国大砍刀。在经历过多次决斗后,大师用晦涩的语言把他在决斗中积累的丰富剑斗经验及技术写成了若干首长诗,秘密传授给了他的徒弟。我们今天能够一窥大师的剑术,完全拜他的徒弟西吉蒙德·瑞恩格克(Sigmund Ringeck)所赐,他记录了大师留下的诗句,并对每一句都做了详细的注解。
列支敦纳瓦的剑术体系内容丰富,包含甲剑术与无甲剑术、匕首与长矛,甚至徒手格斗的内容,但广泛流传的是他的双手剑术。后来,人们直接把列支敦纳瓦的剑术体系称为“德国剑术”或“德意志双手剑术”,这是一种和东方剑术风格迥异的剑击艺术。以日本剑术(实际上是刀术)为代表的东方剑术,总是试图以极快的速度和高度集中的精神力,在对方攻击到自己之前先对对方进行毁灭性的伤害,多种日本古流剑术都在其要义中强调“应在对方砍到(你)之前……先斩倒对方”。德国剑术的指导思想显然不同,它更强调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杀死对方,因此非常重视防守后的反击。牛位防御和交击(Zwerchau)技术是最常用的防守反击组合技术。这种剑术显然比较适合一对一的单挑,但其中的一些技巧也适合在战场上使用。
德国剑术手册插图。左侧的剑手使用牛位防御来格挡对手来自顶位起势的斩击,这个防御后可以紧跟着来一记交击重创对方的头部
两位剑手正在使用德国剑术进行一场司法决斗,两人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折剑技术,力图取得一个优势的攻击位置
长期以来,近代之前的欧洲人都被刻意地描绘成身体强壮、思想愚笨、不善于格斗、只会靠蛮力挥舞巨剑的糟糕形象,欧洲武器也被认为是笨重而不够锋利的。实际上,欧式长剑修长的剑身、良好的弹性、较长的十字形护手和靠后的重心使其具有优异的平衡性和操纵性,能够做出种种复杂的技术动作。而西欧人在长期而频繁的决斗中积累起来的剑斗技巧和经验,在几何学和力学原理的基础上,被一代又一代的剑术大师总结为科学的、系统的体系,并付诸实践,成为技巧性和复杂性都远超世界同期其他武术体系的集大成者。
这一时期,西欧和中欧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剑术学校和剑术行会,以满足其传统客户——贵族阶层——和逐步富裕的市民阶层日益高涨的单挑需求。群众的积极参与使单挑对剑斗技术的要求水涨船高,毕竟谁也不想在生死相搏中因为技不如人而死,正所谓平时多流汗,单挑少流血。为了能在市井纠纷和司法决斗中战胜对方,人们纷纷投身剑术学校学习剑术,而参与人数的增多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剑术的发展。
14—15世纪,列支敦纳瓦创立的德国剑术体系逐渐由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在15—16世纪,梅耶等人则进一步将剑术理论科学化。几何学和解剖学的发展使得单挑大师们的剑术变得日益精湛而巧妙,每一种攻击技术都力求以最短的线路给予对方最致命的打击,对咽喉和睾丸等薄弱部位的打击变得越来越普遍,而每一种防御技术都力求用最省力的杠杆作用压制对方的攻击,并进而转换到能够使自己反击的最佳体位。
单挑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进步,频繁的战争和单挑使创伤外科迎来了发展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外科医生,对切割伤和贯通伤显然有着比世界其他地区同行更深刻的认识和更丰富的处理经验。
1570年,在德意志地区的一所剑术学校中,教师正在指导两名学生用羽击剑训练,练习德国剑术。请注意地面,此时的德国剑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精妙和复杂的地步
16世纪的剑术手册插图。左侧的偷蛋贼一剑扎穿了对手的睾丸,右侧的哥们儿则刺穿了对手的喉咙,可见当时的剑手对“要害”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刻
单挑的盛行也促进了司法体系的变革。“神断”时代教会是允许决斗的,但到了文艺复兴时代,教会和多数国家的司法体系均对单挑持否定意见,一言不合的随兴单挑和带有宗教色彩的司法决斗均受到了压制。但正如伏尔泰所说:“当司法机关庄严下令进行决斗时,决斗少得多。当司法机关谴责决斗时,决斗却多得不可胜数。”当单挑失去了合法外衣和宗教赋予的神圣色彩后,反而变得更加流行,它从一种宗教仪式和一种司法裁判手段变成了一种流行的时髦文化,最终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
全民单挑时代,德意志地区的剑术学校里门庭若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