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1 / 1)

寨卡病毒是一种与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密切相关的黄病毒。1947年,人们首次从乌干达的恒河猴体内分离出该病毒,并以当地的寨卡森林命名。在2007年以前,寨卡病毒始终仅活跃于赤道非洲和亚洲,并按照丛林型周期通过蚊虫在猴群中传播。寨卡病毒在偶然情况下会感染人类,一般为无症状感染,仅少数感染者会患上寨卡热(一种类似流感的轻微疾病)。但这种病毒在2007年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人群中传播,逐渐向东扩散,并在太平洋岛屿引发流行,然后于2015年传入巴西。

2015年至2016年间,在巴西等南美国家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国家,寨卡病毒造成了寨卡热的大规模流行,导致数百万人被感染。尽管寨卡病毒引起的病症较轻微,但仍有报告指出孕妇感染寨卡病毒会导致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出生缺陷,并且偶见成年感染者罹患吉兰-巴雷综合征并造成神经损伤,这促使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2月宣布寨卡病毒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后,这种病毒被证明可以穿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引起组织损伤,从而证实该病毒是导致某些出生缺陷的元凶,特别是小头畸形。此外,在部分已痊愈的寨卡热男性患者的精液中依然存在该病毒,并有少量性传播病例记录在案。

因为在没有寨卡病毒靶向药物或疫苗的情况下很难控制疫情,所以建议流行病区内的孕妇使用驱蚊水并实施安全性行为,流行病区外的孕妇则被建议切勿前往正在流行寨卡病毒的国家。

虽然寨卡病毒的流行势头在2016年至2017年的低温月份有所减弱,但它已适应了更多作为传播媒介的蚊虫,包括非热带种类蚊虫。因此,该病毒有可能进一步向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传播。尽管人们正在生产寨卡疫苗,但当前预防的重点依然在于媒介控制,即:喷洒杀虫剂灭杀昆虫,摧毁蚊虫繁殖的水池,以及释放实验室培育的转基因雄性蚊虫(不会叮咬人类),这些雄性的后代注定会在性成熟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