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的传统分布区仅限于东南亚,但它在过去60年来始终在向新的地理区域传播,现已成为热带非洲和南美洲面临的棘手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是全球传播速度最快的虫媒病毒。
登革病毒多引起无症状感染,但也可能引起典型的登革热,其特点为高热,剧烈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呕吐和皮疹。据2013年的一项研究估计,当年有9600万登革热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几乎是2009年上报的病例数的两倍。登革热因其明显的临床症状又被称为“骨折热”。尽管这种疾病令人不适,但患者通常能完全康复。
然而,其中1%~2%的感染者的病情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血液会渗透皮肤、胃肠道和肺部,造成循环衰竭,这也被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因为没有特效疗法,所以该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
登革病毒可分为四种类型,均通过蚊虫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这四种类型的病毒在亚洲均有传播,而非洲仅发现了2型病毒,这表明登革病毒起源于亚洲。登革热于19世纪初多发于热带沿海地区,据推测,这种病毒直接通过来自亚洲的航运和贸易活动传播开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的部署导致登革病毒进一步传播,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它的传播。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登革病毒传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和泰国。据报道,它在此期间引起了几次重大的疫情暴发。上述多地因具有较高的持续感染率,所以被纳入高度流行地区。这些地区是帮助登革病毒转移至其他地区的主要贮主。登革热现已传播至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非洲和中美洲。
美洲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开展消灭登革热的运动,之后上报的病例数量大幅下降,但随着根除运动停止、气候变化、旅行人数增加和城市化进程,该病毒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再度肆虐。美洲现已成为全球登革热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每3~5年就会暴发一次疫情。欧洲至今基本未发生登革热疫情,但在2012年,马德拉曾发生了一场因旅行者引发的疫情,疫情中上报的病例数超过2000例,涉及欧洲另外13个国家。因为气候变化有利于蚊虫媒介的繁殖和传播,所以欧洲很可能在未来暴发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