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新发病毒感染: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1 / 1)

Emerging Virus Infection: Arthropod-transmitted Viruses

虫媒病毒通常通过昆虫叮咬传播,这些昆虫体形微小,在造成伤害前甚至难以被人察觉。这些昆虫不仅是被动的病毒携带者,也是病毒度过完整生命周期的一个必然环节。由此可见,除非发生输血或移植受感染器官等极少数情况,否则虫媒病毒不能由感染者直接传染给另一名感染者。但这类病毒目前正广泛传播,在人类和家畜中引起大规模流行,而且发病率和病死率正在上升,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影响。

黄热病毒是首个被发现的虫媒病毒。预防黄热病的疫苗早在20世纪初就已问世,但南美洲和非洲的农村地区仍会定期暴发这种疾病,目前这种病毒在这两个大陆已重新出现。

黄热病毒在自然界中会感染西非、中美洲和南美洲雨林中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并形成一个感染周期。这种周期也是最近发现的几种新现虫媒病毒的典型特征,例如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在吸食被感染宿主血液的过程中,雌蚊(非洲的非洲伊蚊以及美洲的趋血蚊属和煞蚊属蚊子)吸入了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病毒在雌蚊的胃中复制后会进入其唾液腺,以便随时进入下一名感染者体内并继续扩增。这个过程被称为丛林型(或森林型)周期。黄热病毒也可通过其城市型周期影响人类,这种周期从人类在丛林中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开始(图11)。

黄热病毒可以通过埃及伊蚊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埃及伊蚊是一种昼行性蚊虫,栖居于人类居所附近,通过盛水的容器繁殖,并能引发流行。

媒介种群的密度变化会直接影响虫媒病毒的传播能力。多年来,人们使用滴滴涕(DDT)[1]杀虫剂成功控制了媒介种群,从而抑制了虫媒病毒的传播。自2004年《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效后,DDT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某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蚊子数量随之激增。

图11黄热病传播周期

气候变化是决定昆虫媒介地理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某些地区,气候变得越来越温暖潮湿,昆虫就可能越过其传统分布区域。上述变化导致数种虫媒病毒新现和再现,包括与黄热病毒相关的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感染人类的裂谷热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以及感染牲畜的蓝舌病病毒和施马伦贝格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