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一部分人口袋里有钱了,开始追求文化、品位和品质时,品位在哪里?品质在哪里?他们猛然发现,品位在历史的胡同里,品位在茶壶的茶垢上,品位在时间的沉淀中。
文化要想产业化,必须把握两大前提,一是发展阶段,二是商业模式。社会经济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你怎么折腾都不行;阶段一到,只要找准商业模式,人人皆尧舜,即使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也是水涨船高,较之过去潦倒落魄的生活,文化人的日子要滋润得多,风光得多。
过去我们搞策划,也想尽量为项目多注入文化元素,但可惜的是,大多数老板起步阶段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和积累的第一桶金,而消费者也还处于温饱阶段,文化的东西没有市场,所以那时的文化充其量也就是一抹口红,大餐中的一点调料而已,文化人是无能为力的。而现在却不同了,中国开始进入富裕阶段,人们愿意花大钱为文化埋单,资本开始追捧文化产业了。
偶然中有必然。一个人年收入10万元,关注的主要是衣食住行;到了30万元时,也许会拿出10万元用于休闲度假;而到了100万元时,他就需要享受许多精神生活,也许其中有10万被用来观看歌剧、芭蕾、昆曲等比较高雅的演出;如果到了500万元时,收藏古玩和字画就成为必然。
说到发展阶段,我们不妨来回顾一段历史。
1950年2月,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共同为新中国首都北京做了一套规划方案,主要观点包括把行政中心放到西郊,以避免对北京古城进行大规模拆迁等。众所周知,这套方案没有被采纳,但这件事也几乎成了一段历史公案,人们一直在讨论。回过头来看,人们多是肯定“梁陈方案”的,甚至有很多知识分子认为,如果当时保留了北京城的一切,那么北京现在的文化遗产就相当了不起了。但我认为,这种观点只是部分学者的一家之言。
其实,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个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过程。如果按照很多学者的观点,真的把老北京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那除非中国社会停滞不前,除非继续保持农耕文明,除非继续是封建社会。
所谓存在决定意识,“屁股指挥脑袋”,物质决定精神,任何一个城市形态和居住形态,都是跟它特定的经济形态、意识形态和生产力结合在一起的。比如当初的北京,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骆驼、马、三轮车,还有少数汽车。记得看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面有两个细节就很有意思:溥仪在宫里学骑自行车,因为到处是门槛不方便,他就逼着太监们砍门槛。这在当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啊。还有就是学人家赶时尚,在天津他要坐汽车。这就是当时的情景。所以我们要考虑到进城后社会和国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老北京是不符合一个首都或者说急于发展的新中国的雄心、愿望和功能的。因此,“梁陈方案”从理论上、学术上来说,非常可取、非常有价值,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的确会有一些问题。没办法,最后只能让路于现实中的大拆大建。
这是传统文化不幸而遭遇的第一个阶段。但是,由于当时城市化的速度很慢,旧城改造的破坏还不是很大,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就变成了一个悲哀的、野蛮生长的过程。不光是北京,全国都一样,所有的文物保护在金钱、利润面前,在人们的急功近利面前,都成了牺牲品,很多基本都被颠覆掉了。这的确是有着巨大的教训。但这已经是第二个阶段了。
中国最早的经济学家管子说过一句话,叫作“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话我觉得太深刻、太精彩了。如果说新中国刚成立时谈文物保护有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好在那时的主要问题是解决温饱,和继续“革命”,大规模的建设并未在全国铺开;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轨道,这好比是洪太尉放妖魔,在释放出巨大生产力和消费力的同时,也点燃了人们一夜暴富的欲望,加之资本的贪婪、政府的好大喜功,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粗放发展盛行。尤其是过去十年,随着财富的积累,中国进入一个高速城市化的发展时期,不少城市的历史积淀可以说在这股巨大洪流的冲击下,打个滚就不见了踪影。而那些城市保护者、学者的微弱呼唤,大多成了堂吉诃德挑战风车的笑谈。
那么怎么办呢?我认为当下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机,我把它叫作“全民自觉”。终于,当中国人都“吃饱了撑”的时候,突然发现人不能一味是大胃王啊,要追求质量的提升、品位的提升。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原来上千年沉淀下来的东西,就像茶壶里的茶垢,其实是最有价值的。之前没有吃饱时是意识不到这点的。这时候,这种保护和认同才成了一种全民自觉。而全民自觉的核心、原动力,还是以商业为驱动的。这种商机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文化可以卖出好价钱,卖出大价钱!人们意识到,茶垢是茶壶的价值之所在,越有沉淀的东西才越有价值,历史是可以用来卖钱的。麦当劳那种工业化、规模化的东西正逐渐被抛弃,人们越来越愿意为那些有文化沉淀、手工打造、个性化、贴近自然的东西埋单,急功近利的东西反而卖不到钱了。
说一千,道一万,文化为什么能够产业化了?因为文化能赚钱了。过去文化赚不到钱,人们弃之如敝屣,避之唯恐不及,现在文化能赚大钱了,能产生效益、带来利润了,又开始趋之若鹜。
这时候,相当一部分人口袋里有钱了,开始追求文化、品位和品质时,品位在哪里?品质在哪里?他们猛然发现,品位在历史的胡同里,品位在茶壶的茶垢上,品位在时间的沉淀中。但等我们终于明白了,人们才会珍惜那些过去曾被弃之如敝屣的东西,由此才形成了一种全民的反思和自觉,才有可能把学者们的微弱呼号变成了一种大众的自觉和意识,其核心和真正的原动力还是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这种看得见、摸不着、原来觉得一钱不值的东西。这个时候,商人愿意做有历史价值的事情,政府也觉悟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算是有了社会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