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1)

10月29日,树皮制的平底小船做成了,真的是只用了五天工夫,彭克罗夫没有吹牛。小船一共有三条横板长条凳,船头、船尾、中间各一条。船帮上安了两支桨,船尾有一支摇橹,可以控制方向。船长十二英尺,重量不足二百斤。下水很方便:将它抬到花岗岩宫前面的沙滩上,待海水一涨潮,它便浮了起来。水手高兴地跳上船去,边摇边叫喊道:“我们可以沿河沿海游遍海岛了。大家上来坐一坐,挤一挤,五个人全坐上!”

大家都很高兴,一起上了小船。小船将沿着海岸一直划到南面岩石尽头的第一个海角,作为首航式。

人上齐后,水手将小船向海面划去。天空晴朗,风和日丽,海面风平浪静,犹如湖面,不见波浪。小船行驶平稳,如同在慈悲河上逆流而上。

纳布和哈伯各划一支桨,彭克罗夫摇着橹,掌握住方向。小船首先穿过海峡,掠过海岛南端。海面因南风吹来,涌起一条条长波浪,但小船上坐了五人,载重量较大,未见摇晃。船这时已划到离海岸一英里半处,可以仔细地观察一番富兰克林山了。

然后,水手又将船划到河口,沿岸行驶。海岸一直伸向尽头的海角,遮住了整个冠鸭沼泽。

由于海岸曲折蜿蜒,海角离慈悲河得有三英里远。大家决定将船划至尽头,必要时还可划得更远些,以便观察一下直至爪角一带的海角。

岸边,礁石渐渐被海水淹没。他们沿着海岸划了有两英里多的距离。从河口到海角,岩石峭壁在逐渐走低,这是与眺望岗完全不同的花岗岩石堆积物,呈不规则状态散布着,看上去蛮荒凄凉。它很像是被废弃的一个大采石场,尖凸的海角从森林里向外延伸有两英里,寸草不长,宛如从绿色石袖里伸出来的一条光溜溜的巨人手臂。

两支桨在奋力地划着,小船平稳地急速向前。斯皮莱用笔将海岸线画在本子上。纳布、水手和哈伯边聊天边观察这片未被发现的土地。史密斯则沉默着,只是注意地在观察。

三刻钟后,小船到了海角的顶头。水手掌橹正待绕过去,哈伯突然立起,指着远处的一个黑点大声道:“瞧!那边有个什么东西!”

众人立即抬头望去。

“的确是有东西,”记者说,“像是只破船残骸陷在那儿。”

“啊,我看清楚了!”水手说。

“是什么?”纳布问道。

“是木桶,可能里面装满了东西。”水手回答。

“靠过去,彭克罗夫!”史密斯大声说。

猛划了几下,小船便驶入一条小河,众人连忙跳到沙滩上。

水手没有看错,是两只木桶,半埋于沙中。两只桶之间还捆绑着一只箱子。箱子先还漂浮着,慢慢地也落在沙滩上了。

“小岛附近可能发生过海难。”哈伯说。

“肯定是的。”斯皮莱应声道。

“箱子里有什么呀?”水手急不可耐地问道,“箱子盖着,锁得牢牢的,看来只有把它砸开来了……”

水手搬起一块大石头,正要举起来砸箱子,被工程师一把抓住。

“彭克罗夫,先别这么着急。想法子既不毁坏箱子又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先把它弄回住所,然后再想办法。箱子仍可以让它漂起来,一直漂到河口去。”工程师说道。

工程师的意见完全正确。这只箱子用了两只木桶才浮起来,可见十分沉重,小船根本载不动。即使砸了箱子,里面的东西也无法悉数运回。因此,只有让它从水上漂到住所去。

令人生疑的是,这只箱子缘何会在这儿?是从何处而来?工程师等人观察了四周以及海岸数百步以内的地方,未见任何残骸。海上他们也观察了一番,也未见异样。哈伯和纳布爬到一块很高的岩石上,但未见海面上有什么漂浮物,既未见大船残骸,也未见小船张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发生过海难。这件事是不是与铅弹一事有所关联?也许有人上了海岛上的其他地方,也许他们仍在那儿,林肯岛上的这几位新居民不禁想到,那些人很可能是马来海盗,因为那漂浮物一看便知是来自美国或欧洲的。

这只箱子长六英尺,宽三英尺,是橡皮打制的,关得严丝合缝,外面还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皮革,用铜钉钉住。两只大木桶密封着,敲上去发出空洞的声响,它们被用绳索紧紧地绑在箱子两头。绳索接头十分巧妙,彭克罗夫一看便知那是“水手结”。再仔细检查,发觉箱子在水上漂流的时间并不长,是最近才被冲到沙滩上,陷于沙中的,所以仍完好无损,看来也没有渗水,想必箱内物体也没受损。

海水涨潮,已涨到箱子搁浅的地方,箱子显然才漂起来。大家忙解开系木桶的一截绳子,把它系在小船上。然后,水手和纳布用桨挖去箱子底下的沙土,让箱子移动,这样漂浮起来更顺当一些。

小船拉着箱子,绕过残骸角——这是他们因发现箱子而专门为这个地方现起的名字。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行驶,小船在花岗岩宫前靠了岸。

小船和箱子都被拖上沙滩。海水开始退潮,脚下已没有水了。纳布去拿了几件工具来撬箱子。

水手劲头十足,立即动手卸下两只木桶。木桶完好无损,完全可以派上用场。然后,用钳子将锁扭开,打开箱盖。箱子内壁衬着一层锌皮,显然是为了防止物件受海水侵蚀。

“里面会不会是罐头呀?”纳布叫嚷道。

“我看不像。”记者说。

锌皮内衬被扯开,箱内物品全部被取了出来,放在沙滩上。每取出一件,水手便欢呼一下,哈伯也乐得直拍手,纳布竟扭起屁股跳起了黑人舞。哈伯发现箱内有书,更是欣喜若狂。纳布则捧着烹调用具亲吻不已。

大家真的是喜出望外,因为箱内工具、武器、仪器、衣服、书籍等,应有尽有。斯皮莱立刻将物品登记在了本子上。下面就是物品的清单:

哈伯发现箱内有书,欣喜若狂。纳布则捧着烹调用具亲吻不已。大家真的是喜出望外,因为箱内工具、武器、仪器、衣服、书籍等,应有尽有。

工具:三把多用途组合刀,两把砍柴斧,两把木工斧,三把刨子,两把锛子,一把鹤嘴锄,六把凿子,两把锉刀,三柄锤子,三把螺丝刀,两把木工钻,十袋钉子和螺丝钉,三把大小不同的锯,二十二盒针。

武器:两支燧石枪,两支撞针枪,两支后膛马枪,五把大刀,四把马刀,两桶火药(每桶二十五公斤),十二箱雷管。

仪器:一个六分仪,一个双筒望远镜,一个长筒望远镜,一匣绘画仪,一只航海指南针,一支温度计,一支无液气压计,一只装有照相机、镜头、玻璃感光片、显影液、定影液等的盒子。

衣服:两打衬衣(料子奇特,颇似羊毛,但都是纤维的),三打长袜(与衬衣同样质地)。

器皿:一只铁皮水壶,六只带柄平底锅,三只铁盘子,十副铝制餐具,两只水壶,一个便携式炉具,六把餐刀。

书籍:一本《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一本地图,一本《波利尼西亚方言辞典》,一部《自然科学辞典》(六卷本),三令白纸,两本空白锡纸簿。

“说实在的,”斯皮莱在登记完物品清单后说,“箱子的主人真的是个很实际的人。工具、武器、仪器、衣服、器皿、书籍,样样俱全。他像是预料到会遭遇海难,事先便做好了一应准备。”

“确实是一应俱全。”史密斯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

“我敢肯定,箱子的主人和船的主人绝非海盗。”哈伯肯定地说。

“除非他被海盗劫掠了……”水手说。

“不大像是劫掠,”斯皮莱说,“可能是一条美国或欧洲的船遇上风暴,刮到这一带海域,乘客们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以防万一,才把这些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放进箱子里,扔到海里去的。”

“您同意斯皮莱先生的看法吗,史密斯先生?”哈伯问工程师道。

“我同意,孩子,看来是这么同事。”工程师回答道,“遇险时,或者考虑到海难不可避免时,都可能会这么做的……”

“那干吗还把照相器材也放进去呀?”水手仍心存疑惑地问。

“这我也颇觉有些费解,”史密斯说,“如果多放些衣服、弹药什么的在箱子里,倒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家又仔细地检查一遍所有物品,看看上面有无可供查询的线索。但武器、仪器等竟然没有厂名,没有商标,而且全部是崭新的,没有使用过。工具、器皿也都是崭新的。这足以证明,这些东西是经过仔细认真思考才放到箱子里去的,而且摆放整齐有序,箱子还有锌皮内衬,以防受潮,可见那并不是匆忙之中现焊上去的。

那两本辞典都是英文的,没有出版日期,也无出版商的名字。

《圣经》也是英文的,印刷精良,而且可以看出经常被翻阅。

地图很全,世界各国的地图全都包括在里面,还有几幅地球平面球形图,专门术语则使用的是法文,也无出版日期及出版商的名字。

这些物品都无线索可寻,所以也无法弄清这艘遇险船只的国籍。但是,无论此船是哪儿来的,反正它给林肯岛的这几位居民增加了巨大的财富。似乎苍天有眼,为了犒劳他们不畏艰难、自力更生的卓绝精神,为他们送来了这些工业品,因此,他们对上苍怀着无比的感激,感恩之情,难以言表。

只有水手尚贪心不足,认为没有他所必需的东西,说是“有半斤烟草在里面就好了”,大家禁不住哈哈大笑。

发现漂流物后,大家都觉得必须对林肯岛进行一次完全彻底的勘察。于是,他们便决定,第二天,出发去西海岸,对海岛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踏勘,生怕有遇险者存在,必须尽快去进行援救。

当天,他们便将一应物品搬进花岗岩宫,有序地摆放在大厅里。

10月29日,星期天,临睡之前,哈伯请工程师为他读几段《马太福音》。

史密斯随手翻开有书签夹着的那一页,在第七章第八节前还用红铅笔画了个十字。于是工程师便念了那一行:

只要祈求,就能得到。只要寻找,就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