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53 即使遇到读不懂的内容也不再迷茫【“不懂”路线图】(1 / 1)

① 遇到读不懂的内容时,就拿出下面这张图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内容,就拿出第561页这张“不懂”路径图。

② 确认一下自己当前的状态是处于路径图中的哪个阶段

不明型

几乎完全读不懂,或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哪里不懂的状态。例如,当我们面对一门完全读不懂的外语时,就属于这一类型。

不定型

句子中的每一部分单独拿出来都可以理解,但是有些部分可以有许多种解释,所以不知道在这句话中选用的是哪一种。用外语来举例的话,就相当于是每个单词都能查到译法,然而代入句子中却看不懂,只能把许多个不同的义项一个个地代入句子中,不断试错。

不能型

确定了选用哪种解释后(有了自己的理解后),语句中依然存在矛盾或是不协调的地方,当前的这种解释(理解)导致文章前后的逻辑无法自洽。

③ 确认路线图,看看自己在当前的状态下能够做些什么, 试着做一做

·不明型 的“不懂”→将句子划分成几个部分→为每一部分拟定一种解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先将读不懂的句子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为每一部分拟定一种解释或是含义。

当我们在面对一门读不懂的外语时,首先需要先以单词为单位对句子进行划分(有些语言的单词之间没有空格,那样划分起来就会比较难)。然后为这些单词(或看上去像是单词)拟定一种解释。如果能查辞典的话,可以先把其中的一个释义代入进来。

如果迟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或意义,那么就可能是在句子的划分上出了问题。此时我们需要回到上一步,重新对句子进行划分,再重新去寻找解释。如果重来一次还是不行,那就再多重复几次。

如果这一阶段的进展还算顺利的话,我们就成功迈向了“不懂”的下一阶段——不定型。

如何应对不明型的“不懂”

将句子划分成几个部分→为每一部分拟定一种解释

·不定型 的“不懂”→为整句话设定一个语境→缩小各个部分解释的可选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缩小各个部分解释的可选范围。还要思考一下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设定一个整体的语境,将这些部分整合起来。在重复这两个步骤的同时对全句进行评估,想一想这些解释有没有更好的组合方式。

例如在外语文章中,每一部分的解释(各个单词的意思)与整体文意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我们不理解单词的意思,那么也就读不懂文章的意思;反之,如果我们不确定单词处于什么样的语境(context)[30]下,那么也就搞不清楚文章中选取的是哪一个义项。

这一阶段的解决方针,就是一边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一边想办法寻找答案。

比如说首先排除掉所有不可能选取的义项和组合方式(缩小选择的范围),同时为整句话设定一个语境或是含义,找到最可能的解释。

为了防止组合数过多导致混乱,大家可以采用一些外部记录方式,比如写到纸上,不要光用脑子去记。

如何应对不定型的“不懂”

为整句话设定一个语境→缩小各个部分解释的可选范围

·不能型 的“不懂”→推翻当前的理解,重新来过

如果我们对语句做出了解释,但其中依然存在矛盾或是不协调的地方,导致我们的理解不是很顺畅,那么我们就只能推翻自己原先作出的解释(当前的理解),重新来过。乍一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像是在返工。

在应对不定型的时候,我们费了不少工夫为语句设定了语境,还想办法缩小了各个部分解释的可选范围,而现在却又必须推翻自己当前的理解,重新设定语境,选择其他的解释。

甚至,为了彻底消除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协调,这个设定语境、重新做出解释的过程还需要再重复许多次。

刚觉得自己有点懂了,就立刻被打回原形,重新回到不懂的状态中,这个过程必然会伴随着痛苦。然而,想要战胜不能型的“不懂”,这又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重新扩大解释的可选范围,瓦解自己当前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做出新的理解。

在不断瓦解和重建的过程中,我们的理解就能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何应对不能型的“不懂”

推翻当前的理解,重新来过

·再次回到不定型的“不懂”→逐个变更之前作出的假设

为了消除语句中的矛盾与不协调,我们推翻了原先作出的解释,再次回到了不定型的“不懂”,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从零开始。在应对不定型的“不懂”时,我们的策略是通过设定语境,缩小解释的可选范围,来防止组合数过多导致工作量过于繁重。因此,当我们想要重新做出解释时,则需要遵循下述基本方针。那就是,尝试着去逐个变更之前作出的假设,保持其他的假设不变,千万不要同时变更所有的假设。这样一来,虽然解释的可选范围会有所扩大,但也不会扩大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地步。

例如在下一页的图中,我就是把“这句话中的动词是like”这条假设改为“这句话中的动词是flies”,然后重新进行了思考,而其他的假设则保持不变。

在这些原先作出的假设中,有些假设有变更的余地(或是变更的余地比较大),有些假设则几乎没有任何变更的余地(或是变更的余地比较小)。在刚才这个例子中,“这篇文章是用英语写成的”(所以应该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就是一条几乎无法变更的假设。

综上所述,当我们想要重新做出解释时,应该采取的策略是:先找到可变性比较强的假设,然后再试着去逐条变更。这样就可以将解释的可选范围限制在一个我们能够处理的范围内,让寻找新解释的过程变得轻松一些。

直面自己不懂的事物

对于自学者来说,最大的担忧就是“遇到不懂的地方没有人可以问”,在实际的自学过程中,这一困难也经常会阻挠我们前行的脚步。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避开自己不懂的事物(人们经常会以自己“不懂”为由来回绝别人)。就像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认为葡萄一定是酸的一样,我们遇到不懂的事物也可以选择无视,安慰自己说“那种东西就算懂了也没什么用”。

然而,学习这件事本身,就包括去挑战自己当前无法理解的事物。如果我们一直逃避,光是在自己已经懂得和熟悉了的知识范围内徘徊,那么肯定什么都学不到,只会保持着老样子,永远停留在原地。如果一个人想要挑战未知,那么他就必须先直面自己不懂的事物。与未知的相遇大多会伴随着一定的痛苦,有时会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无知与无能,以致令我们陷入自我厌恶之中。因此,滞留在“不懂”的状态中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会放弃去阅读难懂的书,将其抛在一边,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处于这种“不懂”的状态。

然而对于自学者来说,没有人能够指引他们从“不懂”的状态下脱身,大多数自学者不得不一个人直面不懂的事物,努力去突破这一难关。

“不懂”路线图并不是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能够帮助那些处于“不懂”状态下的人看清自己当前是在前进还是后退,正在向着哪个方向前进,将他们从无用的混乱中解救出来,不再为此而劳心伤神。

有了“不懂”路线图,我们就能够了解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以及可以做些什么来摆脱这种状态。

与“不懂”交战所赢得的战利品

对于人类来说,“不懂”的状态是难以忍受的。但所谓学习,就是要直面自己不懂的事物,不停地与它们打交道。

那些能够从学习中获益的人,都是在无数次与“不懂”交战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耐性。

事实上,这种耐性也是独立思考所带来的副产品。这是因为,比起直接去参考他人的思考过程,当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时,会更容易陷入“不懂”的状态之中。

有些学习者非常喜欢“寻找正确答案”,说白了,就是害怕自己出现错误。这样的人在面临不懂的事物时就很容易受挫。他们喜欢通过类似刷题这样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学习,因为付出的努力都能够换回相应的成果。然而与之相反,思考的过程却并没有这样的保证。

在重塑自我的同时不断前行

大家在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后,都会发现学习其实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累积新的内容,第二个阶段则是把当前自己所掌握的内容瓦解掉一部分(有时是瓦解掉大部分),然后进行重塑。

在积累的阶段,知识和技能的增加会为我们带来一定的自信,让我们误以为学习就应该是这样,不存在其他的形式。然而渐渐地,这种“量变”会逐渐停滞不前,遇到瓶颈。

许多解说类和入门类书籍中的讲解都非常通俗易懂,这其实是因为它们大多数都省略了困难的部分,只去讲解那些能够用日常用语和比喻来说明的部分。之后,当我们需要再去理解更复杂一些的内容时,就必须先把最开始接触到的这些讲解和我们从中获得的理解全部瓦解掉,再进行重塑。

自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也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为了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我们就必须阅读更高水平的书籍,而想要读懂这些书,就得先对自我进行重塑。因此,我们不得不向自己不懂的事物发起挑战,绝不能临阵脱逃。当我们开始挑战这些真正的难题时,必须反复瓦解自己原本的理解,并重新建立新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反复打破“觉得自己已经懂了”这一状态[31]。

打破了这一状态后,我们自然就又重新落入了“不懂”的状态之中。

此时,我们必定会感到不安与惶恐,觉得自己陷入了危机之中,可能会无法全身而退。但是,只要能够从这一困境中成功脱身,迎接我们的将是真正的脱胎换骨。如果您以前总是爱逃避自己不懂的事物,那么现在重获新生的机会终于到来了。当您做好了直面“不懂”的心理准备后,就拿着这份路线图去迎接挑战吧,它一定会向困境中的您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