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选择一个课题
这个课题可以是一道难题,也可以是读过后觉得没有读懂的文献。
② 准备一个可以录音的设备
可以使用录音笔,也可以用手机自带的录音程序。
③ 一边解题(或是阅读文献),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开始录音,在解题(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把自己所有思考过程和想法都用嘴说出来。
④ 结束一段学习后停止录音,自己从头听一遍
当题目解不出来,或是读文献卡壳了的时候,就是我们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绝佳机会。即使是顺利地将题目解了出来,也一定要听一听自己的录音。
一边听录音,一边重温自己解题和阅读时的思考过程。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做笔记,也可以先把录音的内容转换成文字,然后一边听一边在旁边写下新的发现,对内容进行修正,这样效果会更好。
儿童的学习方法
初学阶段的儿童会一边出声念步骤,一边完成实际操作,以此来防止错误的发生。
出声向自己下达指令,可以让儿童确认并控制自己的行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这部分语言逐渐内化,可以只靠脑海中的想法来控制自己。渐渐地,只有在和他人交谈时,我们才会使用有声的语句。
尽管如此,出声思考也并不是完全失去了作用。当我们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情况,或是想让自己振奋起来的时候,出声思考就又一次有了用武之地。当我们想要克服困难,或是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它就会派上很大的用场。
比起安安静静地学习,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会学得更快,理解也会更深刻。
这种现象很有吸引力,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直到近年来才开始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关于该现象最早的研究出现在1920年,研究者名叫列夫·维果茨基,是苏联的一名心理学家。后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于是维果茨基的著作被翻译成了英语等其他各种语言,而维果茨基本人也被看作学习科学基础理论的奠基人。
然而,传统类型的教室通常比较注重空间利用率,会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学生挤在一个房间里,然后安排一位老师来单方面传授知识。在这样的教室中,学生根本无法在学习时发出声音。不然的话,大家的声音就会盖过老师,使老师无法有序地向大家传授知识。
在我们的认识中,学习应该是在学校中完成,因此我们才不习惯在学习时发出声音。不仅如此,学习时发出声音甚至还会让我们有罪恶感。
为了能够在教室之外继续学习
那么,当我们走出教室后,情况又是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学校的出现要比人类晚上许多,而这种教室型授课方式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新事物。
早在学校出现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学习,即使是到了现在,我们也依然会在教室以外的地方不断学习。否则,我们将无法适应新的环境,甚至出了门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离开了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以后,大部分的学习不再像课堂上那样只有老师单方面讲授,而是变成了在社会关系中通过双向沟通来进行。此时,我们会用肢体语言加上声音语言来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生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人类的出厂设置(因为我们在长期的进化中一直是采用这样的方式)。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等概念也是源自这种教室之外的学习。
自学者也可以利用社会关系来提升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可以参考我在本书第1篇中所介绍的共读(方法15)。
除此之外,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种自己一个人可以单独实施的方法。
即使是找不到交流的对象,在学习时自言自语也会有一定的效果。现如今,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已经不是什么难事,还可以利用语音识别功能将其转换为文字,因此这种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简便可行。
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自言自语录下来,然后播放给自己听,或者是先将录音转换为文字,然后重新去阅读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时可以在旁边添加自己的点评)。在前文中,我也提到过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也一起说出来(方法39“朗读”)。
如果能找到一起学习的伙伴,那么可以两个人一组,一边出声思考一边解答问题。比起自言自语,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出声思考会更自然一些,效果也更好。努力组织语言,让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这也会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