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学习前和结束学习后,将自己知道和理解了的内容总结成概念地图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绘制地图的时间点和是否参照教材,将概念地图分为四种。
·学习前×不参照教材。
·学习前×参照教材。
·学习后×不参照教材。
·学习后×参照教材。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展来选择绘制这四种概念地图,完成预习和复习。本节中所提到的“预习地图”和“复习地图”分别是指在预习和复习中使用的概念地图。概念地图的具体制作方式如下。
① 把想到的几个关键词写下来
在绘制概念地图时,第一步就是把想到的关键词写下来,写的时候不需要按照顺序。我们称这些用来表示现象或是事物的关键词为“概念标签”。
如果您想到了三个关键词,那么最好不要把它们一字排开,而是像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样排列,这样之后连线的时候会更方便。同理,如果是四个关键词,那么可以把它们排成四边形。
如果画图有些困难的话,您也可以选择将自己学习前知道的内容和学习后记住了的内容一条一条地用短句写下来,但我认为绘制概念地图要比逐条列举更有效一些。转动脑筋,努力去回想与某个关键词相连的其他关键词,这个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从记忆中调取更多的内容。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我们将这些内容逐条列举出来,那么每一条都处于并列关系,不方便记忆。相比之下,抓住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后再进行记忆,能够有效地提升记忆的质量。
② 把相互关联的概念标签用线连接起来
只要两个概念标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就可以直接连线,二者之间关系具体是什么可以之后再考虑,如果实在想不出,可以先在旁边标注一个“?”。
当我们在连线,或是思考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具体关系时,经常还会突然再想到一些新的关键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概念地图要比逐条列举更有效,能够从记忆的深处打捞出更多的内容。
③ 想一想连线的概念标签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写在线上
这些关系词被称为“关系标签”。
在原版的概念地图中,关系标签大多是一些介词或动词。当我们在绘制概念地图时,只要是能够用来形容关系的词语(例如相似、相反、对立),都可以用来做关系标签。
A→(is a)→B ……“A是B”
A→(has a)→B ……“A中包含B”
A→(in)→B ……“A在B之中”
A→(with)→B ……“A伴随着B”
A→(kind of)→B ……“A是B的一种”
④ 在②和③的过程中,如果想到了新的概念标签, 可以随时添加到图中
⑤ 重复②~④
每当想到了新的概念标签,就把它们先添加到概念地图中,连线,再填写关系标签。在这个反复添加的过程中,概念地图也会不断地成长。每一张地图都代表了我们在某一个时间点的记忆与理解的状态。在旁边写上绘制的日期,这样当我们以后重新回顾,或是与之前的概念地图做比较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理解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了哪些新的进步。
绘制预习地图的一些关键点
学习前×不参照教材
不要翻书,想一想有哪些关键词或是短语与自己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关,将它们全部写下来。除了当前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外,由此能够联想到的其他内容也都可以写下来。
接下来,如果能够思考一下这些概念标签之间的关系,然后用具体的词表示出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然而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尚未开始学习的领域时,可能会很难确定这些概念标签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标注一个“?”。整个过程最好限定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例如5分钟内),在计时结束前一直写下去,不要停笔。
学习前×参照教材
拿出接下来准备读的书,或是翻开今天打算学习的内容,从目录中提取一些关键词,写到纸上。
当我们在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时,如果光看目录中的小标题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此时,可以在自己不理解的词旁边标注一个“?”。如果您隐约觉得两个词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联,但却不知道这种关联究竟是什么,那么可以在连接两个词的线上标注一个“?”。如果您对书中的内容作出了自己的预测,也可以将这些预测写下来,并在前后分别标注一个“?”。这些“?”就像是路标,能够告诉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关注哪些内容,以及通过学习应该获得哪些成果。
绘制复习地图的一些关键点
学习后×不参照教材
回忆今天学习过的内容,或是刚才看完的书中的某一章节,将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内容用单词或短语简单概括出来,然后写在纸上,写的时候不需要按照顺序。即使是印象比较模糊,不那么准确,也可以先写下来。整个过程最好限定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例如5分钟内),在计时结束前一直写下去,不要停笔。
在填写关系标签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还能够回忆起更多的内容。
学习后×参照教材
先在不参照教科书的前提下绘制出一张概念地图,然后再对照教材和笔记,查缺补漏,修正错误。
预习地图、复习地图的实例
通过阅读《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实践携手改变课堂》一书,来了解学习科学。
(预习地图)
学习前×不参照教材
学习前×参照教材
(复习地图)
学习后×不参照教材
学习后×参照教材
通过将理解图示化来促进记忆
有一种观点认为,将自己记忆中的内容写下来,会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即使是未能成功回想起来也同样有效)。本节中所介绍的预习地图&复习地图,就是将约瑟夫·D.诺瓦克提出的图示化手法——“概念地图”与这种观点结合了起来。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发现,将记忆中的内容对外输出的过程,会对记忆与理解产生促进效果。一般认为,这种输出能够促进长期记忆网络的重构,从而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让记忆变得更加牢固。
任何知识和信息都无法在完全孤立的状态下发挥作用,也无法在完全孤立的状态下根植到我们的记忆中。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否则别说是理解,就连单纯的记忆都十分困难。
我们的长期记忆是一种网状结构。新的知识会被收纳到记忆网络中,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对原本的记忆网络进行重构),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所谓理解,就是指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而“加深理解”则是指增加这种联系的数量。
如此看来,记忆和理解既不是相互对立,也无法相互取代,只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为同一种现象赋予的名称而已。
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的重要性
概念地图原本是用来展示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通过绘制概念地图,学生能够将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和理解的结构(联系)图示化,这种方法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组织团体。
诺瓦克是在大卫·奥苏伯尔所提出的“在学习新的概念时,事先掌握的知识非常重要”这一学习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概念地图的具体步骤和使用方法。诺瓦克在其著作《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一书中讲到“将新的概念与命题同化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这一过程与有意义学习相关联”。
将新的信息加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其与原有的信息产生关联,这一过程被称为“新知识的结构化”,也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画出自己当前所掌握的所有“联系”,就相当于是把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内容,以及理解的程度全部用一张图表示了出来,方便我们对自己理解的现状进行回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知识有一些缺漏,也可能会发现新的“联系”,这些都能够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如果我们能够养成习惯,当遇到新的知识或是尚未理解的知识时,想一想它们可以与哪些知识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的理解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当我们回头看自己一开始写下的概念标签,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时,通常还能够想到新的关键词,或是发现一些新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在尽力书写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回想起的记忆内容也会变得越来越多。
在预习时,这种做法能够活化原有的知识,方便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而在复习时,努力去回想起更多学过的内容,能够促进记忆的巩固和理解。
无论学习者眼中的自己有多么无知,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无所知。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出理解和判断。
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把东西塞到一个完全空着的架子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我们来说,无论是记忆有意义的事物,还是记忆一组无意义的符号,应该没有任何区别,然而现实显然并非如此。
我们的长期记忆是一种网状结构,记忆和记忆之间会产生联系。所谓学习,就是将新的要素添加到记忆网络中,建立起新的联系,对原本的记忆网络进行重构。
每当我们学习一项新的知识,与其相关的已有知识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一项新的知识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属于“浅层次”知识,那么这项知识就会被添加到我们知识网络的外围部分。也就是说,学习这项知识能够带来的变化比较有限。
相反,如果一项知识与许多事物都存在联系,属于“深层次”知识,那么这项知识就会被添加到我们知识网络的中心区域。也就是说,学习这项知识会对我们已有的知识产生大范围的影响。
这样一想就会发现,不同的知识在知识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我们学习起来的难易度和速度也会有所不同。那些浅层次的知识几乎不会对已有的知识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的学习速度就会很快。相反,我们在学习深层次的知识时,则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大范围的更改。因此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学习的过程大抵如此。
因此,学习新的知识能够从不同程度上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思维方式。越是深层次的知识,就越会为我们的认识和思考带来大范围且深刻的影响。这些变化都是不可逆的。
从好的方面来看,如果学习真的只是“把东西塞到空架子上”,那么随着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架子变得越来越拥挤,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达到了限额后就无法再继续下去了。
然而事实上,学习是对知识网络的重构和扩张,所以无论我们学习了多少知识,都不必担心会达到限额。相反,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知识网络就会变得越复杂,这样一来,新的知识就能够找到更多的接入点,学习的过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
知识之间原本就是相互联系的
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将其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网络进行重构和扩张。明白这一点,要比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有更重要的意义。
原因在于,这句话揭示了知识和所有与之相关的行为的本质。
然而,学校却并不会主动告诉我们这一点。
在学校中,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而且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教授完毕。如果我们顺着知识之间的关联不断向前摸索,那么很容易就会超出规定的学习范围。
每个人对知识的好奇心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很难完全停留在某一门科目或是专业领域的范围内。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尽管好奇心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是我们求知之路上绕不过去的“起点”,学校却仍然很少去关注这一方面。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包含我们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同理,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门科目或是知识领域能够把我们对知识产生的好奇心完全包含在内。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自学者来说,想学什么、如何去学,这些都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我们对知识的探求可以跨越一切边界,不必顾及任何其他人的看法。我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只读一本书是不够的,也介绍了如何去扩张自己探求知识的范围。请大家勇往直前,去将知识关联起来吧,知识也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