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顾命佐权,平定江东(1 / 1)

公元200年,孙策在打猎时遇刺,伤势很重,他于临危之际把张昭等人请来,把弟弟孙权托付给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孙破虏讨逆传》)孙策又叫来孙权,亲自为他佩上印绶。二十六岁的孙策在东吴政权刚刚草创之时死去了。当时,孙策到江东时间不长,威望还不是很高,江东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顺他,他实际控制的地方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五郡,在深山险阻之地还盘踞着许多反叛势力。所以孙策突然死去,江东人心惶惶,各处的英雄豪杰和寄居江东避乱的士人都在观望形势,一些反叛势力也乘机蠢蠢欲动,局势非常严峻。在此危急关头,张昭迅速果断地执行了孙策的遗命,率领群僚拥立孙权,他把孙权继位之事一面上报朝廷,一面通告所属州郡,同时严令各地统兵将校各奉职守。孙权这时才十八岁,他伤悼哥哥之死,整天悲伤哭泣,无心料理政事。张昭劝孙权说:“孝廉,现在难道是哭的时候吗?如今群雄角逐,盗贼遍地,局势如此危急,你怎么能够像普通百姓居丧那样一味伤泣呢?你应该承担起哥哥留下的重任,把他的事业发扬光大,那才不愧为他的继承者啊。”于是,张昭为孙权换掉丧服,亲自扶他上马,出外巡视军队。孙策的部众看到孙权前来巡视,知道江东有了新的领袖,都安下了心。曹操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的地位算是得到了朝廷的正式承认。张昭在孙策突然死去,孙权还年少不更事的危急关头受顾命之重任,他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以稳定军心,安抚百姓,并且敦促孙权迅速职掌权力,使江东人心有归,免致群龙无首的变乱,这是张昭卓越政治才干的表现,也是他为东吴政权建立的第一个巨大功勋。

孙权继孙策成为江东的领袖后,对张昭十分敬重,任张昭为长史,待他以师傅之礼。张昭时时不忘孙策重托,对这位年轻的继承人尽心辅佐。在张昭和周瑜等人的尽力辅佐下,孙权广揽贤才,礼聘名士,得到了鲁肃、诸葛谨等人。孙权内有张昭等人出谋划策,外有周瑜等将帅领兵作战,于是清除反叛,安抚山越,继续孙策平定江东的大业。“权每出征,留昭镇守,领幕府事”。孙权征合肥,命昭别讨匡琦,又督领诸将,攻破豫章贼帅周凤等于南城。自此以后,张昭很少出征,而常在孙权左右,为谋谟臣。建安七年(202),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去世,临终前召见张昭等人,嘱以后事。张昭先后受孙策和吴夫人之托,对孙权自然尽力辅佐,而孙权对于这位兄长的旧臣也非常敬重和信任。张昭从孙策的“仲父”又成了孙权的元老重臣兼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