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191),青、徐黄巾三十万众进入渤海(郡治在今河北南皮),攻杀郡吏,火攻官府,并且积极向河北起义军黑山军靠拢。公孙瓒率步骑二万前往镇压,这给他带来了扩张势力的机会。公孙瓒军在东光县(今河北东光)南,以逸待劳阻击黄巾军。尽管黄巾军英勇奋战,但终敌不过训练有素的公孙瓒军,牺牲三万余人,只得弃其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又趁黄巾渡河时发起猛攻,俘获六七万人,夺得车甲财物不可胜数。朝廷闻捷,升迁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蓟侯。这时,公孙瓒实力已在刘虞之上。
刘虞为政,“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后汉书·刘虞传》)。他又在边地开互市,在境内整顿盐铁生产,一时幽州各民族呈现一派和睦太平景象,吸引青、徐二州许多流民迁入幽州。刘虞在民众中的声望日增,这更引起了公孙瓒的嫉恨。
瓒、刘矛盾的公开化,由刘虞勤王事件而爆发。刘虞子刘和在朝廷任侍中,汉献帝在长安想挣脱董卓的控制,派刘和偷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绕道回幽州,令刘虞率兵勤王。刘和在南阳被袁术扣留,只好写信给刘虞望急速发兵救天子。公孙瓒认为书从袁术处来,另有意图,阻止发兵。刘虞救天子心切,不听公孙瓒话,发兵数千骑。公孙瓒思谋袁术怨恨报复,于是使出一箭双雕的花招。表面上,他也派从弟公孙越率千骑到袁术处,合兵奉迎天子;暗中却怂恿袁术逮捕刘和,兼并刘虞兵马。刘和闻讯,星夜逃亡,被袁绍收留。而公孙越却被袁术派去攻打袁绍,战死。这样,不仅刘、瓒矛盾激化,仇怨益深,而且公孙瓒与袁绍又起了矛盾,情况更加复杂。
刘虞眼看公孙瓒桀骜不驯,如此发展下去,要危及自己的权位,因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于是,刘、瓒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更为激烈。公孙瓒要攻打仇敌袁绍,刘虞不准,并且从军备供应上卡住其手脚。公孙瓒当然不会俯首听命,于是处处同刘虞作对。刘虞要安抚塞外乌桓、鲜卑,公孙瓒却经常派兵追歼;刘虞要保护百姓利益,公孙瓒部下却每每侵扰,百姓叫苦连天。更使刘虞头痛的是公孙瓒多次派兵在半路抄夺刘虞赏与乌桓的财货,使民族关系甚为紧张。刘虞无可奈何,只得向朝廷上奏陈述公孙瓒的暴掠之罪。公孙瓒得知,马上反咬一口,也上奏章诬刘虞不能按时供应军粮。双方相互诋毁,势如水火,而东汉朝廷软弱无能,只好从中调和,不能决出是非曲直。刘、瓒之间最后摊牌只是时间问题了。
公孙瓒为防备刘虞吃掉他,在蓟城东南筑小城,伺机发难。刘虞本想和解,数次请公孙瓒相会议事,瓒托病推辞。刘虞气愤不已,决心诉诸武力,除掉这心腹大患。东曹掾魏攸对刘虞说:“现今天下以你最和人心,但你手下也离不开谋士武将,否则缺乏足够的力量。况且公孙瓒文武双全,即使有小恶,也应容忍才是。”魏攸虽然暂时打消了刘虞的想法,但不久他就死去,于是刘虞消灭公孙瓒的想法无人再行劝阻。初平四年(193)冬,刘虞认为矛盾无法调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趁公孙瓒的部曲属下放散在外,势单力薄的机会,亲率各部兵众十万讨伐公孙瓒。刘虞军蜂拥而至,将公孙瓒的小城围得水泄不通。虽然州从事公孙纪事先已向公孙瓒通风报信,但为时已晚。公孙瓒见来势凶猛,知道凶多吉少,打算从城东掘地道逃走,可是他很快发现了刘虞军的短处。原来久经沙场的公孙瓒发现刘虞兵马虽多,但很多士兵未真正打过仗,加之指挥不力,似乌合之众。公孙瓒又发现刘虞过于迂腐,本来只要火攻,小城当即拿下,但刘虞命令不准焚烧,再三告诫:“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公孙瓒当即征募勇士数百,命顺风势纵火,径直向刘虞军队冲杀。刘虞军本系临时拼凑,哪能抵挡得住?于是阵脚大乱,士兵纷纷溃逃,刘虞逃到居庸(今北京昌平),公孙瓒乘胜追击,攻破居庸,俘虏了刘虞和他的全家老小,然后班师回蓟,尽有幽州。适逢董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训前来宣诏:增置刘虞封邑,督六州事;并任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此时,公孙瓒趾高气扬,哪肯依顺?他正欲独霸幽州,将刘虞置于死地而后快。于是,他诬刘虞曾与袁绍联络,欲称尊号,夺幼主之位,理应处死。在公孙瓒百般威胁利诱下,段训别无他法,只好眼睁睁看着刘虞被斩杀。刘虞死后,公孙瓒马上上表委段训为幽州刺史,自置并、青、冀州官职。由此,公孙瓒与袁绍的矛盾急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