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佐确定自己驻足的地方是祁连山后,便就兴奋得不能自己;本来想唱一首歌,但最后吟诵了王昌龄的边塞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赵元佐对王昌龄的敬重胜过其他唐代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这首《从军行七首·其四》,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赵元佐在后世是农校生,是个不被人看好的文凭,可他对对唐诗的理解和诠释却独到之处。
赵元佐认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一句,是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
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
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
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士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自己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自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生活艰苦的孤寂心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赵元佐吟诵完王昌龄的诗句思索半天禁不住说道:“王公的《从军行七首》不就是在元佐驻足的脚下这块土地上诞生的吗?想当年王公在这里穿梭行进时是不是也遭遇过如此猖獗的狂风?答案一定是!唐朝像王昌龄这么伟大的诗人也戍边从军,怪不得盛唐是那样的强大!”
赵元佐寻思着唐朝诗人王昌龄,联想到自己被一僧一道两个师傅带进七星山进了七星洞,在七星九宫阵中得到三样宝贝——《七星璇玑韬》、《七星璇玑刀》、《七星璇玑弩》。
赵元佐得到三样宝贝后,在七星九宫阵里面历练了一番;身躯也增高增强了许多。
而《七星璇玑韬》是一本兵书,里面汇集了姜太公、孙武、孙膑、诸葛亮、李鼎等历代兵家的大智慧,赵元佐从其中学到九九八十一阵图的排列法;尤其是《百战奇略》的论述,赵元佐几乎能一字不落地朗读出来:
大凡用兵作战的法则,都是把战略谋划放在首位。没有开战之前,先要判明将帅是贤明还是愚钝,敌人力量是强大还是弱小,兵员数量是众多还是寡少,战区地形是险峻还是平坦,粮草供应是困乏还是充足。把敌我双方这些情况都判断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判断敌情实际,研究制胜计划,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将帅指导战争所必须掌握的法则。”
东汉末年,刘备驻兵于新野时,曾三次亲往诸葛亮处,请教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对他说:“从董卓专权乱政以来,豪杰之士纷纷乘机起兵称雄一方,而地跨州郡的割据者多得数不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则是名望低微,兵力弱小,然而曹操终能战胜袁绍,由弱者变为强者,这不只是天时有利,也是人的谋划正确。如今曹操已经拥兵百万,并且挟制皇帝而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可同他直接较量的。孙权占有江东地区,其统治已历三世,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之人都愿意辅佐他,这可以结为盟援,而不可以图谋他。荆州北有汉水、淝水作屏障,南至海边有丰富资源可供利用,东连吴郡、会稽郡,西通巴郡、蜀郡。这里是用兵的战略要地,但其统治者刘表却无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资助给将军的吧,将军可有意于此吗?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广大,是天然富饶之地,汉高祖(刘邦)就是靠这里而成就了帝业。现在,益州牧刘璋昏暗无能,张鲁又在北边与之作对,尽管这里人口众多、资源富庶,但因其不知**民众,致使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英明的君主。将军既是汉室的后代,且又信义显扬四海,广交天下英雄,求贤如饥似渴,倘若占领荆、益二州,控扼险要,西与诸族和睦为邻,南面抚绥夷越人民,对外结盟孙权,对内修明政治;天下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就伺机派遣一员大将率领荆州部队向南阳、洛阳地区进军,而将军则亲率益州之兵北出秦川,所过地区的百姓谁还不担着丰盛酒食来迎接将军呢!
确实能做到这样,那么,统一大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统治就可以复兴了。”刘备听后高兴地说:“讲得太好啦!”后来的实践,果然是按照诸葛亮的谋划进行的。
赵元佐思议着《百战奇略》中的“隆中对”一段精辟论述,兴奋不已地向北而去。
祁连山的北边是久负盛名的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是汉代博望侯张骞历经十三年之苦和他的团队开辟出来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东起汉家的京都长安,西达罗马共和国的首都罗马;上千年来一直是东西方文化和商品的交流通道。
然而盛唐气势殆尽后,五代、北宋,河西走廊这条丝绸之路却不属于中原政权;而被几个番外割据势力牢牢把持着,赵元佐一想到这些心中便很愧疚。
一僧一道两个师傅将赵元佐带进七星山突然消失,赵元佐自己进入七星洞修炼武功;得到三样宝贝后被一场莫名其妙的大风刮到祁连山来,莫非上苍有意要将失去太久的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归还宋朝?
赵元佐脑子里冒出这个议题后浑身便就有了力量。
宋朝的皇上现在是赵元佐的皇伯赵匡胤,赵元佐还是后世的赵五时就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夺了后周孤儿寡母柴宗训的皇权被不少人诟病。
但赵五成为赵元佐后,对皇伯的认识日益加深;皇伯其实是个仁慈之主,完全可以跟汉武帝、唐太宗并驾齐驱。
皇伯时常会给赵元佐讲述燕云十六州的故事,说等到朝廷强盛时一定要夺回燕云十六州;因为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失去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便像被人砍掉一条腿难能直立;如果能将燕云十六州夺回来,中原王朝便是一只雄鹰可以傲视神州。
皇伯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赵元佐:“倘若武力不能夺回燕云十六州,那就用钱去买;300万贯钱足矣!”
皇伯作了皇上后施行艰苦朴素的治国方略,为的就是积攒300万贯钱赎回燕云十六州。
皇伯不禁号召民间百姓艰苦朴素,在皇宫内部也施行节俭的生活;不给皇子、公主零花钱,皇子、公主的上街逛市甚至不胜平民百姓,这才促成赵元佐用三只黄鼠换了三只珍鸟而弄来不少钱。
但赵元佐把自己用三只黄鼠换来的钱大部分用于了奖赏,比如山羊胡、黄璞头、牛大壮。
一想起牛大壮,赵元佐心中便激动;是牛大壮发现相府管家赖三杀死四海客栈管家毛洪而嫁祸给皇家的,赵元佐一怒之下当场斩杀了赖三;斩杀赖三时赵元佐只有八岁。
后来赵元佐请求父王赵光义,让牛大壮留在自己身边;父王同意了,但赵元佐跟一僧一道去了七星山;牛大壮去了哪里赵元佐不得而知……
皇伯对燕云十六州这么重视,那么燕云十六州指的是那些地方哪?为此事他询问过皇伯。
皇伯说燕云十六州就是河北、山西北部边境的十六个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gui)、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
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
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燕云十六州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对宋朝的衰变乃至灭亡有着重大影响。
并入辽朝的燕云十六州,不只是辽朝的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且也是辽朝“汉人”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
燕云汉人在辽、金王朝统治中国北方的历史上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辽、宋、金三个王朝却都采取了既拉拢又排斥的作法。
辽朝用科举、任官和婚姻来使汉人忠于自己,但是又不信任大多数“非我族类”的燕云汉人,而将其置于社会的底层;宋朝出于对“胡化”汉人的歧视,指其为“番”、“虏”;金朝则在重用部分辽朝汉臣的同时,在政治上将幽云汉人列于女真人、渤海人和契丹人等民族之后,排斥于统治阶层之外。
另一方面,辽朝中后期的燕云汉人不仅在民族认同上日显孤立,且在政治态度上也没有固定的倾向,并非传统中认为的那样“心向中原”,而是以利益为中心,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在辽、宋、金之间往来叛附,政治态度非常灵活。
燕云汉人先协助辽朝抵抗北宋,眼见辽朝大厦将倾就意图附宋自保,继而又出于对北宋政权的失望,投奔金朝,并由此导致了金宋间的战争。
燕云汉人对三个王朝各自的发展进程、力量的消长、以及中国北方政治格局的形成,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赵元佐还是赵五时,就对燕云汉人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其实那是对燕云汉人的不够理解。
你想想身处外夷统治下的百姓,最主要的是先考虑自己生存;至于效忠那个政权是要看哪个政权对自己的生存有利。
有人说燕云汉人是背宗忘祖,只是一种浅薄的短见。
再一个就是燕云十六州对国防资源的问题,这也是宋代一个最大的缺憾。
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得要骑兵。
而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
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国手里。与马相关联的尚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
王荆公(安石)行新法,一面想训练保甲,一面又注意到养马。但在中国内地养马不方便,据当时人估计,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这是在农业社会里要准备战争一大缺点。
王荆公不得已,定出保马政策,让民间到政府领马养。把马寄养在私家,一匹一匹分散养,平时民间可以利用领养之马,遇到战争需要,在临时集合。
这种事,民间当然情愿做,领一匹马来,平时作牲口用,却不晓得马在温湿地带饲养不易,很容易生病死亡。
但马死了要赔钱,于是农民把养马看作苦事。政府却要挨派,于是保马变成一秕政。
其实这一方法,纵使推行有效,遇到战事,一群羸弱之马,也未必真有用。在这一制度上,也可告诉我们宋代国防上所遭遇的大难题。所以漠南天然牧场一旦失去,中原地区想养马,就要从人的嘴里夺粮食去给马匹,代价太大,农耕民族只能用丝绸去游牧民族那里换马匹,战力掌握在游牧民族手里。历代古代中原地区因为缺乏大量优秀的战马而无法消灭周围众多的威胁力量。
赵元佐莫名其妙地来到祁连山、河西走廊,这里不是汉朝养马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