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谢一赶紧起来做饭,等上班的时候立刻把大家召集起来把昨晚搜到的信息跟大家通报了一下,要大家讨论一下这个秸秆项目怎么样。这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了,不但关闭了许多重污染企业,也关停了许多小煤窑,甚至连秸秆焚烧都禁止了,每到收获季节不但农民发愁,当地政府也十分发愁,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堆积在路边任其烂掉,既不美观也十分碍事,可谁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如果能像信息说得那样消化掉秸秆还能产生经济效益,那可太好了。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网上的事未必靠得住,要不然这么好的项目别人早就抢去了,还能轮得到咱们?
正说着话,谢一的手机响了,是表姐兼闺蜜唐晓芝打来的。谢一没想到她会打电话给她,十分惊喜,连忙接通了。
快来接我。唐晓芝急迫地说。
怎么了?大老板还用我这个小农民接啊?谢一笑道。
谢书记行啊,有了一亩三分地就摆起谱来了啊?唐晓芝很是愤愤。
什么我的一亩三分地啊?谢一笑道。
王菜园啊。唐晓芝单刀直入,我都到什集街上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什么?你来王菜园了?谢一吃了一惊,太意外了,怎么可能嘛。你哄鬼呢?
唐晓芝没废话,嗖地一声发来了一张图片。谢一一看,我的天,可不是什集的街景咋的?慌得赶紧说,对不起,对不起,马上接驾。接着就把来王菜园的路线详详细细地跟唐晓芝说了一遍,生怕她记不住,又发了一遍微信。做完这一切,谢一赶紧就往村口去了。田明怕谢一一个人太孤单了,也跟着去了。
谢一和田明在李楼村的村口站了一会儿,就见一辆红色的小轿车远远地开了过来。
谢一很是开心,离着老远就冲小轿车摆起手来。
小轿车很快就开到了她们跟前,唐晓芝从车窗里探出头来,谢书记。
谢一笑起来,大大方方地应,哎——
哎个屁,你还真把自己当书记了啊?唐晓芝骂着,头一甩命令道,上车。
谢一拉着田明上了车,然后才把田明介绍给唐晓芝。唐晓芝冲田明点点头,不错,大小官员都来了,挺给我面子的嘛。
那是,唐总大驾光临,谁敢怠慢啊。谢一调笑道。
田明是第一次坐小轿车,很是稀奇,不禁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开心得不得了。
让谢一和田明都没想到的是其他的村干部并没有离开,而是一起等在了村委会,因为其中一间房子就是谢一的办公室兼卧室,在某个角度看来,村委会跟谢一的家差不多一个意思。他们知道谢一最好的姐妹突然来了,也知道谢一没什么准备,打算一起凑钱替谢一为好姐妹接风洗尘。谢一很感动,却坚辞不受。田明劝她还是接受的好,毕竟是大家一份心意。
别争了!我知道你们都不容易,我妹妹也不容易。我和我妹妹好几个月都没好好在一起了,怪想她的,正好出差路过,就顺道过来看看了。我虽然没什么钱,但比起我妹妹和在座的各位还是富裕一点点的,因此,这客就由我来请!唐晓芝豪气地说。
那咋会中?干部们异口同声地反对,来咱们地盘上了还要客人请客,这叫咱们的脸往哪儿搁啊?不中,不中,绝对不中!
就是,俺虽然没多少钱,可请一次客的钱还是有的啊。田明说,午饭就由我管了,大家作陪!
谢谢田主任的好意,真的不用了。唐晓芝真诚地说。
唐总,你可不要以为是在大城市,乡下没啥好饭菜,花不了几个钱的。田明又说。
那行,我就尝尝你们乡下的土菜就好,城里的大鱼大肉早就吃够了。唐晓芝看田明说得恳切一口答应下来,哪天你到城里我请你!当然,在座的不管谁去了,我都一样请!欢迎大家到城里去做客!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大家马上开始讨论什集街上各家菜馆的特色来。事实上,偌大一个高朗根本没有几家饭馆,因而一家家的都能数得过来,无非是福来酒店、高朋满座饭店、聚仙酒楼、太白醉大饭店、家常菜菜馆、一家人酒馆共计六家饭馆,分散在什集街上。最后确定还是一家人酒馆,因为唐晓芝跟谢一是一家人,谢一跟大家是一家人,那么大家就都是一家人,再者那些所谓酒店、饭店、酒楼的严格说来就是一家家的小酒馆,根本名不副实,还是一家人酒馆实在——来吃饭可不要喝两杯嘛,叫酒馆倒也名副其实。唐晓芝最讨厌那些华而不实招摇过市的东西了,一听名字就把它们否决了。饭馆定了,剩下的就是菜品了。
正讨论说,谢一忽然说,我看不如就在我这里做,既实惠也方便,还是地地道道的土菜。
唐晓芝一听,马上说,OK!
田明有些担心,她知道谢一平常都是凑和的多,哪里会准备饭菜啊,何况又是这么多人?就问,谢书记,你啥时候准备恁些人的饭菜了?
谢一一笑,道,这还不简单,到村里种菜的人家买些,再到小卖部买几罐饮料就是了。
大家一听立刻忙开了,李树全赶紧回家杀鸡,顾威悄悄通知老婆把家里腌的咸鸭蛋拿来,柴福山让家人把他藏了几年的酒拿来,赵金海要老婆去菜园割些韭菜、芫荽、菠菜、葱、姜、蒜……田明的小卖部自从当了妇女主任就兑出去了,于是在就近的小卖部里买了两桶果汁,立即一头钻到谢一的小厨房帮忙,准备打打下手,进来才发现当地的菜品谢一根本不拿手,就当仁不让地当起了大厨。村委会附近的人家听说谢一老家来了客人,也纷纷把家里的土菜拿了出来,干梅豆角、干倭瓜、腊肉、腊鱼、腊鸡、地里刚剜的面条菜、灰灰菜、豌豆苗……一窝蜂地塞了过来。
这么一来,到吃饭的时候,菜品远比任何一家饭馆都要丰富得多。唐晓芝数了数,嚯!居然有十几个。田明一一报了出来,咸鸭蛋、油炸花生米、梅豆角炒腊肉、腊鸡炖土豆、凉拌灰灰菜、蛋炒韭菜、凉拌面条菜、小葱拌豆腐、番茄汤、焦鱼、酸辣白菜、酸菜鱼、豌豆苗……尤其是面条菜和灰灰菜,是谢一和唐晓芝在城里听都没听说过的,更是第一次见到,真是大开眼界。
别光看,尝尝,中吃不中吃还不知道呢。田明撺掇说。
其他村干部连声附和。
唐晓芝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忽然一口咽了,连叫,太好了!谢一,你尝尝!
谢一说,行,我尝尝。
唐晓芝听谢一言下之意根本没吃过,立刻责怪起来,看你这书记怎么当的啊,连当地的饭菜都没吃过,不了解民情怎么带领村民致富啊?
一番话说得大家都笑了,催着谢一赶紧尝尝。
唐晓芝意犹不足,又吃了一口,赞口不绝。
田明很高兴,指着其他的菜品让她尝尝,尝尝。
唐晓芝毫不客气立刻一一尝了,又是一番夸赞,等饭菜咽下去就说上了,田主任,你这手艺比那大饭店也不差,我回去就开个大饭店,你来给我当厨师吧,保你一个月工资一万块!
田明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谢一拦住了,吃完饭赶紧走!
大家一愣,都不解地看着谢一。
唐晓芝也没明白,扭头问,怎么了?
谢一说,你呀,纯粹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以为真的来看我的呢,谁知道是来挖我的人的!田主任可是我的得力助手,你想都别想!不过,唐总可是个大吃货,八大菜系,山珍海味都被她吃了个遍,能被她夸赞,田主任不容易哩!说得大家又笑起来。
唐晓芝看了看谢一,摇头道,没看出来,人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呢?人走三日狼心狗肺。合着不是当初求我的时候了,是吧?
谢一笑了,一码归一码。
唐晓芝说,行了。你也别怕了,我也不挖了,咱好好吃饭。大家一起吃,一起吃。
吃着饭,谢一忽然把秸秆利用的事又提了出来,当然是想听听唐晓芝的意见。唐晓芝的生意做得大,全国各地到处跑,偶尔也去去国外,肯定有见识。
唐晓芝叹了一口气,唉,我看你真是快要走火入魔了,三句话不离本行,动不动就想着怎么致富。我一直做的都是艺术品生意,你这秸秆的事我不大懂,可我知道生意咋回事。我就给你个建议,去!考察考察,合适就做,不合适拉倒!想上项目哪有一次就成功的,不跑上十回八回的哪行?
那得费多少钱啊?再说,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李树全担心地说。
搞项目就是这样的啊。要不然,做项目就太简单了,简单的东西往往没有一个是值钱的,除非碰到了狗屎运!唐晓芝不屑地说。
唉,唐总,你是不知道,农民可不像你财大气粗,赚得起也赔得起,大家都没啥钱,不小心谨慎不行啊。谢一赶紧说。
哎,经商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哪。唐晓芝无奈地感叹,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去看看。听不听在你喽。
行,我考虑考虑。谢一说。
吃完饭,说了一会儿话,村干部就各自散了。直到这个时候唐晓芝才又认真地把谢一的小窝打量了一番,自然是和城里谢一的家无法同日而语的,不禁一阵感慨。
入乡随俗,这已经不错了。谢一当初来到田明家的时候一样不习惯,可住久了心里的落差就没那么大了,到现在她差不多已经习惯了。
好吧,你受得了就行。唐晓芝见谢一不以为然也就不说什么了。
我带你随便走走怎么样?谢一提议道。
哎,这是什么?唐晓芝随意地看着谢一屋子里简陋的摆设,突然看到几个柳编的小玩意,顿时来了兴致。
哦,这是一个村民送我的。谢一见唐晓芝有兴趣就解释说。
不错,挺好看。唐晓芝看着忍不住拿在手里细细地把玩着。
对了,这可是她自己编的哦,好看吧?也许天生就适合搞艺术,但凡和艺术沾边的东西谢一都格外的有兴致,尤其那些具有艺术才华的人总会给谢一留下好感。
本人亲自编的?唐晓芝也吃了一惊。
谢一说,是啊,不是说高手在民间嘛,这回我真是见识了,高手确实在民间。
哎哟,看把你能的。唐晓芝撇了撇嘴。
哎,说不定还有更厉害的人呢,我得慢慢发现他们。谢一开心地说。
行了,别说你胖你就喘,给你点阳光就灿烂。唐晓芝说,眼睛却一直看着柳编。
喜欢吗?喜欢就送你了。谢一大方地说。
真的啊?唐晓芝追问道,好像生怕谢一反悔似的。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谢一说。
好,我收了。唐晓芝把柳编拿在手里作势往外走,带我看看你的一亩三分地吧。
行!谢一马上向外走去。
唐晓芝跟出来,却径直往她的小轿车走去。
不用开车的。谢一说。
好。唐晓芝说着话,打开了车门,把柳编放了进去。
谢一这才明白唐晓芝不是要开车,提前把柳编放在车里,以免走的时候忘了,看来挺称她的心的。
那时候已过了清明,天气开始暖和起来,大地早已返青,满眼里都是一派的生机勃勃,间在大片麦田里的油菜开始开花了,青葱里间着金黄,十分美丽,空气中泛着青香的气息,成群的蜜蜂嗡嗡地飞舞着,让人陶醉。
真好啊!穿行在田间,唐晓芝不禁赞叹道。这是她在城里永远也见不到、体会不到的,甚至连想也想不到的,而今却已经身在其中了,这是多么意外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顺着麦田走到尽头,就到了涡河的河堤。河堤并不高,五六米的样子,堤上是高大的桐树,此刻正开满紫色的喇叭一样的花朵,一树一树的连成一片,煞是好看。河堤的另一侧则是一片一片的油菜、桃花,还有一块又一块的麦田,黄的、粉的、绿的,分外妖娆。靠近河岸偶尔会有几棵柳树或者杨树。河堤的中间则是一条石子路,偶尔驶过一辆农用车或者小轿车。
虽然姐妹俩满眼都是田野的风光,可等她们慢慢爬上河堤再放眼向远处眺望的时候发现还是别有一番景致的。就在姐妹俩打算信步往河岸边走去的时候,几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嬉笑着走过来,看到谢一都开心地跟她打着招呼,有两个孩子跑过来把什么东西往谢一手一塞,很快跑开了。
什么啊?唐晓芝警惕地问。
谢一把手在她面前伸开,手心里是两段小小的树皮,绿色的树皮显然很新鲜,应该刚被剥下来不久。
乡下的孩子怎么这样啊?唐晓芝看着远去的孩子的背影,有些不快。
唐总,这你就不知道了。谢一笑眯眯地看着她说,这是孩子们自己做的柳笛,本来是留着自己玩的,看到我就送给我了。
什么柳笛?唐晓芝盯着谢一手里的柳笛,一下摸不着头脑了。
谢一把柳笛放进嘴里使劲一吹,嘀的一声,再吹,又是嘀的一声,一直吹则一直是嘀声,间断的吹则发出嘀嘀嘀的声音。
还真能吹响啊?唐晓芝惊奇起来,她很响试一下,可看着谢一已经吹过了,有些犹豫。
没什么的。谢一把柳笛含在嘴里的那一端在手里擦了擦,递给了唐晓芝。
唐晓芝犹犹豫豫的半天还是接了,放在嘴里一吹,嘀地一声,把自己都逗笑了。
有意思吧。谢一开心地说。
嗨,还真是,没看出来,就这么个玩意儿,怎么就能吹响呢?唐晓芝把柳笛这里那里仔细地端详了一番,还是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这里,把外皮去掉,留下薄薄的内皮,吹的时候,气流会带动内皮颤动,就响了。谢一把柳笛在手里轻轻滚动着,慢慢把原理讲解给唐晓芝。
唐晓芝这才注意到柳笛的一端和另一端的不同,果真如谢一说的那样。唐晓芝很开心,叹道,嘿,真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东西会这么有趣呢。
乡下好吃的好玩的多着呢。谢一不无得意地说,就拿这个柳笛来说吧,粗细、长短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细的声音尖细、响亮,粗的醇厚、宽广,长一些声音就会变得深沉、浑厚一些,短一些就会嘹亮一些。谢一进一步解说道。
真的吗?唐晓芝来了兴致。
那是当然。谢一说。
姐妹俩正说着话,又有几个小学生走过来,同样跟谢一打着招呼,有的给谢一几颗豆子,有的给谢一两个纸片叠出来的小玩意。
谢一问,谁能给我做个大的柳笛呢?
你是想要老哞吗?一个男孩问。
对。谢一说。
立刻有两个男孩向一棵柳树跑了过去。
为什么叫老哞?唐晓芝不解。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谢一说。
那两个男孩很快来到柳树下,嗖地一下攀上一棵柳树,撅下一截粗一些的柳枝,又掏出铅笔刀三下两下的一弄,很快一支柳笛就做好了。
谢一接过来放在嘴里一吹,哞——地一声,把唐晓芝吓了一跳,逗得大家都笑了。
原来是这样啊。唐晓芝端详着粗大的柳笛说。
怎么样?是不是大开眼界?谢一笑着问唐晓芝。
真没想到,怪不得你乐不思蜀呢。唐晓芝笑道。
住几天,你就会明白了,农村除了条件差点,可比城里好玩多了。谢一深有感触地说。
环境也好呢,鸟语花香的,多美啊。唐晓芝有点羡慕起来了。
到晚上,唐晓芝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夜晚,不单是黑沉沉的,还十分安静,偶尔一两声狗叫更让人恬然。生平第一次唐晓芝睡得格外香甜……
唐晓芝在王菜园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走了,并表示以后如果有空还会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2024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