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信件来往(1 / 1)

阶层之门 王子群 7457 字 1个月前

石玉萍是在两个月以后才收到的,是她的同学金丽娜转给她的。虽是学生,邮件还是有的,说不上很多,也说不上很少,给报纸杂志投稿的,给转到别的学校的同学写信的,寄贺卡的,等等等等。通常信件都放在学校大门口传达室里,会按年级、班级分好,只要一个同学来查信件就可以把同班同学的信件捎带回去或通知同年级别班的同学。金丽娜不投稿,也没有转到别的学校的同学,现在不年不节的更不需要寄贺卡,因而就不怎么有信件。可是信件还是找上门来了。金丽娜拿着信件直发愣,再看看语焉不详的来信地址竟是那么的遥远,又那么的陌生,更是愣神了。会是谁呢?等她拆开信件不单是愣神简直有点害怕了——里面装着的居然还有一封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几个字:请转交石玉萍同学,谢谢!

金丽娜一点没敢犹豫,犹如拿着一枚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一样胆战心惊地塞到石玉萍手里,转身走了。石玉萍不知就里,稀里糊涂地拿在了手里,不经意地看了信封上的字,很是惊讶,再看了看,确定无疑是给她的,再看了看,这字迹多么熟悉啊!她的心猛地跳了起来,杨书生!杨书生!杨书生!他真的来信了!真的来信了!来信了!

信,的确是杨书生寄来的。

那晚分别以后,石玉萍心里一直忐忐忑忑地安定不下来,她不知道杨书生去没去打工。虽说杨书生很坚决,可打工对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来说究竟是一件大事,对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更是一件大事,家长不可能不知道的。再说杨书生到底是一个孩子,能做得了主吗?能过得了父母这一关吗?说不定杨书生熬不住就把她供出来了。这样,杨书生的父母肯定会把杨书生转到别的学校去,而三高为把杨书生拉过来是花了很大代价的,绝对不会同意他去别的学校的!如此一来,事情就闹大了,唯一可能的就是让她石玉萍去别的学校,那就会真相大白,她爸爸石有元百分之百会乘机赶她出去打工的!这是石玉萍最不能接受的。如果考不上大学是自己不争气,她认了,如果要她半途辍学打工就是爹娘愧对她,她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们!假若非逼着她出去打工不可,她宁可去死!

石玉萍心里这样想,可终究还是不愿意发生这样的事,和父母闹僵了外人看笑话就算了,那只是一时的,关键是没有学费、生活费,还读啥书啊!

石玉萍一想到这就坐不住了,只是不便搁到脸上。这样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杨书生再没来找她。或许,杨书生并没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去打工吧?要不,咋会这么平静呢?她心里渐渐放松下来。又过了一阵子还是平平静静的,她的心猛然间又提了起来,为了能够上学,跟爸爸把话说得太绝了,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要是杨书生没出去打工她哪来钱上学啊?一想到就要上不成学了,她的心就疼起来,一丝一丝的,不是很重,但是一直持续着,有时候会忽然嗵嗵地跳几下,跳完了以为会缓一下的,可是没有,疼还是照原来的的样子固执地撕扯着……石玉萍有点受不了了,很想大喊一声,喊什么无所谓,只要喊出来就好。然而,她不能喊,无缘无故的大喊大叫算怎么回事啊?后来她就很想到杨家寨去一趟,看看杨书生还在不在。不管杨书生在不在都好,一直这样揪着心太熬人了啊!

石玉萍推推延延地等了几天,到底还是去了杨家寨。

杨家寨在石老家东北方向大约十里地的样子,而石家在整个东北方向都没有亲戚,所以石玉萍从来没去过。这不要紧,鼻子下面就是路,只要肯问就一定能找到的。找到杨家寨石玉萍还是为难了,她不能直接打听杨书生,那等于暴露了自己,但她若不知道杨书生的家,不找人打听,又怎么能见到杨书生呢?到这个时候她才发觉自己太冒失了。要是就这样回去岂不是白来一趟?她就很渴望能意外地碰上杨书生,可是等到傍晚也没见到杨书生的影子,反倒惹得几个流里流气的年轻人直愣愣地看她。石玉萍吓了一跳,赶紧骑上车子回去了。

再等了几天,学校来通知要学生到校上课了。石玉萍到了学校,看到杨书生的座位空空的,还是犹疑不定,难道杨书生真的打工去了吗?这时,有人告诉她,牛老师找她。

杨书生呢?石玉萍刚一走进办公室,牛老师劈头就问。

石玉萍惊道,我不知道啊!

你不知道?牛老师直直地瞪着她,问。

石玉萍很委屈地说,我哪会知道啊?

真不知道?牛老师几乎吼起来。

石玉萍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起转转来。从牛老师的反应来看,杨书生确实打工去了,而且是悄无声息的。她有点担心,万一学校把杨书生的不辞而别归罪于她,那可怎么好?说不定会找个什么借口把她开除的,那就完了!

你们没联系过吗?牛老师追问道。

石玉萍说,没有。

怎么会呢?牛老师打量着她。

石玉萍咬着嘴唇小声说,真的。

真的?牛老师狠狠地盯着她,仿佛不把她盯出血来决不罢休一般。

石玉萍点点头,大大的泪珠随之啪嗒啪嗒地掉下来,落在地板上,溅起几朵小小的水花。

这让我怎么跟校长交代呢?牛老师好像很失望,自言自语地说。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皱了皱眉,停了半天才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石玉萍没有直接回教室,而是去了厕所,冷静了一会儿才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教室里。

过了几天,石玉萍又被牛老师带着去了校长办公窒。校长挥了挥手,牛老师就退了出去。校长到底是校长,比牛老师有修养多了,先是让她坐,还给了她一杯水,这才慢声细语地问了她的学习情况,又问了家庭情况,再问了生活情况,慢慢问到了她的私人生活。石玉萍有点不耐烦,这些情况还用问吗?牛老师肯定会一五一十送青拿黄地跟他汇报的,再让她说一遍无非就是抓个铁证。她本不想说的,可到底有点怕,还是老老实实地说了。没想到当校长知道她和杨书生恋爱的时候微微一笑,说,现在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个人,所以学校虽不提倡,也不会阻止的,自己注意点,摆正感情和学习的位置就好。这让快要透不过气来的石玉萍心里的石头轻轻地落了地。

校长隔了一会儿漫不经心地问,听牛老师说杨书生同学没来上学,家里说打工去了,你知道他是为什么吗?

石玉萍这才踏实了,杨书生真的打工去了!不过,对着校长她还是摇了摇头。

校长突然说,不对吧?这么大的事,他会不跟你说?

石玉萍红了脸,但还是说,我真不知道。

校长看看她,半天说,莫名其妙嘛,这么好的苗子考清华都很有希望,怎么就打工去了呢?又盯了她的脸问,你真不知道吗?

石玉萍还是说不知道。

校长摇摇头,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啊,真搞不懂。末了说,我就想从你这里了解点杨书生的情况。好了,没事了,你回去吧。

过了不久,杨书生的座位就坐上了别的同学,在外人看来好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一样。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大概猜到或者看出她和杨书生有点不同寻常的瓜葛,有意无意地在她面前提起杨书生,她只当没听见。那些同学说了几次见她没什么反应也就不再说了。

正当学校里慢慢没有了和杨书生有关的任何信息,同学们渐渐淡忘了此事的时候,杨书生来信了!

杨书生,杨书生,杨书生。石玉萍喃喃地念叨着,鼻子就一阵发酸,发疼……

玉萍:

开始上课了吧?你还好吗?

原谅我两个月了才给你写信。其实,在我心里已经给你写了N多封信了,只是没办法寄给你——你肯定会回信的,可我的地址是不固定的,你的信我就无法收到——只好罢了。

我先是在我爸爸的工地,不久去了一家小饭馆,再后来就到了南方这个城市。现在在一家超市上班,已经快一个月了。超市不是很大,员工只有十几个,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是共同的命运让大家走到了一起。我每个月有八百块钱,除去房租二百,吃饭二百,水电还有别的开支,大概还能剩下三百块钱,足够你上学用的了。哦,对了,我们每个月十五号发上个月的工资,到下个月我就可以给你寄钱了。你最好办个银行卡,我直接把钱打在上面,又快又方便的。

能给我一张你的照片吗?

落款处只写了一个英文字母S。这样的信,别人看了可能莫名其妙,石玉萍却是清清楚楚知道这的确是杨书生写来的。石玉萍看着信,心里一阵阵地悸动,滚烫的泪珠从眼角慢慢地滑下来,一颗,一颗,又一颗……终于呜咽了,杨书生,杨书生,杨书生啊!

这封信来得太及时太必要了,如果没有这封信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继续上学吗?且不说上大学的费用,单是眼前就够叫人着急的,学杂费、生活费怎么办?这都是硬实实的,没有商量佘地的!牛老师开始催要补课费和学杂费了,她也已经推了两次,再不交就说不过去了,可是,钱从哪儿来呢?唯一的办法还是跟家里要,可她已经把话说绝了,就算是当气话说也还是无法挽回的,她爸爸石有元这一关就过不去!现在好了,杨书生来信了,真的要给她钱供她上学啊!有了钱,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哎,钱可真是个好东西啊!只是她不明白落款为什么不是杨书生,或者是亲昵的一个字,生,而是S。难道有什么忌讳吗?说到底这是他们之间第一封正经八百的信啊!

石玉萍很快就给他写了回信——

书生:

你好!你在那里还好吗?让你为我受苦了,我永远都会记住的!唉,都怪我拖累你了。我家的条件实在太差了……不过,现在好了,我不再担心上学的费用了,有了你,我还怕什么呢?你就是我可以依靠的参天大树,你就是我遮风挡雨的小屋,你就是我远航时停靠的港湾!书生,你太好了!对我也太好了!谢谢你!

书生,那么久都没有你的音信,不知道你怎么样了,让我担心死了,还偷偷到你村里找过你呢……只想见到你,看看你,哪怕只看一眼呢……

书生,你知道吗?虽然只有两个月,却发生了好多的事啊!

你不来上学了,学校里牛老师和校长都找我谈话了。我什么也没说,因为我也不能确定你在哪里,在干什么……后来真的确定你打工去了,才算安稳下来。现在,班里跟平时一样,只是学习时间更紧张了,熄灯时间改到了10点,早上的时间改到了5点,每个人都像打仗一样忙忙碌碌的,觉都睡不好。不过,谁也没有怨言,因为谁都知道,就像老师说的,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决定一生命运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学习都忙不过来,哪还有空埋怨呢?

我也一样忙碌,只在躺到**的时候才会想起你,不过实在太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亲爱的,没有你还真的不习惯呢,好多参考书都要我自己挑选了不说,想探讨问题也没有你在对面了……不过,你放心,我会努力的,也会慢慢适应的。

现在,你总算有了着落了,我就放心了。我没出过门,但听我爸爸说,在外不容易的,凡事自己小心点,别太累了,照顾好自己。

你的萍

不久,杨书生的回信又来了:

亲爱的萍:

终于收到你的信和你的照片了!真好啊!你的信虽然只有五百二十九个字,却是我永远都读不完、看不够、品不尽的,像夏天的一缕清风吹拂在我的心田,像美丽的星空在我的梦里闪烁,像甘醇的美酒醉了我的心窝……

亲爱的,你知道吗?一拿起你的照片我就看啊看啊,没完没了,不知不觉就亲了你,就像真的亲你一样!亲爱的,你的嘴唇好热、好软、好香啊!亲爱的,你知道吗?我每天上班前都要亲你一下,下班后回到宿舍第一件事也是亲你,每次都让我想起过去亲你的情景、亲你的滋味……哦,明天我得把超市里的相框买一个回来,要不会把你亲坏的。要是你生气了,不理我了,那我就惨了。嘿嘿嘿。

我领到工资了,八百,给你打了六百,我知道你交了学杂费和补课费就所剩无几了,生活费还是会紧张的,先跟别人借点吧,我也跟别人借点(我的工友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来来去去地变换得很快,我来了两个月,二十多个工友已经换了好几个了,有的是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辞职了,有的是被老板辞退了——这就是南方人说的炒鱿鱼。见得多了就没什么了。不过,因为变动很大,所以大家一般是不会借钱给别人的,怕借了就还不回来了。)。我可以跟我们组长借,现在,在我们食品组,只有我跟组长是元老了,我们两个相处得很好,是可以借到的。别担心。

从下个月起,我就得开始攒钱了,要不,你下学期又该发愁了。呵呵呵。但是,请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你什么困难都不会遇到的!宝贝!

好想你!亲爱的,我爱你!

永远爱你的生

对了,你一定奇怪我上次那封信为什么搞得那么神神秘秘的。嘿嘿,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我怕学校发现才那样的,反正你会明白的,对不对?我们这就叫心有灵犀!

又及

他们就这样你来我往一封又一封地写着信,述说着各自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互道着彼此的思念,称呼也越来亲昵了,亲爱的,傻瓜,宝贝,笨猪,臭丫头。有一次,石玉萍看到老婆两个字,心嗵嗵地跳起来,脸热辣辣地发烫,赶紧放下了,奇怪的是心里越发的想看,就又接着往下看了。这个人,怎么这样啊?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叫人家老婆,还让人家叫他老公,脸皮怎么这么厚啊?不过,老婆那两个字还是挺有意思的,老婆,好美的两个字啊!呀哟,怪羞人的!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能是人家的老婆呢?又一想,可不是嘛,嫁给人家可不就是人家的老婆嘛!那就不嫁给他!可是,他还是会有老婆的,不是自己就是另外一个女人……可是,他原本应该是自己的呀!怎么就成了别的女人的了呢?呀,不行!绝对不行!他就是我的,是我的!可是,那就得做人家的老婆呢。老婆,嘿嘿嘿……这有什么?自己做了他的老婆,他就得做自己的老公!不做都不行!我是老婆,他就是老公,扯平了!不过,后来想想还是觉得奇怪,不过就是两个字,他既不在自己面前,身边也没有别的人,为什么会感到脸红心跳呢?

这还是好的,后来的他更是不像话了,简直有点给鼻子上脸拿着鸡毛当令箭给点阳光就灿烂!

后来的信他就啰唆起来了,什么有没有想他啦,什么时候想他啦,怎么想的啦,梦见他没有啦,什么都要人家想到他,真自私!当然,信里面也不会忘了要她注意休息啦,注意营养啦,劳逸结合啦,还说吃饭不要每天都一样,应该换一下,就算不能一星期都不重复,最起码也得两三天的饭都不重样。学校食堂里就那几样饭,再吃还是那几样,咋换?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学校旁边最近新开了几个小饭馆,包子、油条、锅盔、菜馍、菜角、鸡蛋煎饼、锅贴、烧饼、烧麦、米饭、捞面条、水面条、炒面条、蒸面条、拉面、烩面……真的能一星期顿顿都不重样,可有一样,贵呀!偶尔吃一次两次可以,天天吃哪里可能呢?他就不愿意了,什么不爱惜自己啦、病倒了后悔都来不及啦、影响学习效率啦……絮絮叨叨地跟个娘们儿差不多。要是爸爸这样告诫她,她会觉得很快乐、很幸福的,当然,他这样关心她也让她感到很温馨,但是太多了就不好了,这哪还像个恋人啊,明明就是个碎嘴子嘛。于是,她不耐烦了,说,你要是我老爸就好了!明显是在挖苦他,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说,那你把我当成你老爸好了。接着就大言不惭地自称起老爸来,还说当了老爸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她,不让她受哪怕一点点委屈!这人,在家还好好的呢,怎么一到外面就变得油嘴滑舌油头滑脑的,简直就不像原来的杨书生了!心里一下子觉得不习惯,仔细想想似乎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好一阵子才转过弯来,这人,才几岁啊,老公还没当踏实呢,就想当老爸了,得寸进尺得陇望蜀野心勃勃啊!但要是就此拒绝他好像怪狠心的,也怪对不住他的,就打了个折扣,就叫他老爹吧!他还是很兴奋,喜笑颜开地叫她,乖女。这人……嘿嘿嘿,乖女,蛮有意思的。

他们就这样一封一封地写着信,慢慢地花样越发多起来。先是信纸的颜色一封是绿的,再一封是粉的,又一封则变成了玫瑰色的,接着信纸的气味也变了,一封是淡淡的玉兰香,一封就成了苹果香,再一封信又成了茉莉香。信纸折叠得也越来越繁复,有时候怎么都拆不开,又怕拆坏了,小心翼翼还要再小心翼翼,常常为拆一封信折腾出一头汗来。除了信纸,信封里也会夹些别的东西,照片啦,彩带啦,红丝绳啦,千纸鹤啦、纸折的心啦,还有大头贴啦以及贴了大头贴的钥匙扣……

更让石玉萍高兴的是她爸爸石有元不再那么反对她上学了。

她爸爸石有元开始还不以为意,觉得闺女不过是嘴硬,过些时候就会求他的,没想到闺女竟然真的不跟家里要一分钱,还能规规矩矩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上学,不但再也不说什么了,反而感到荣光,人前人后地夸奖,特别是教训妹妹和弟弟的时候就会把她抬出来,看看你姐姐!人家上学不要钱还倒找钱!心里高兴有时候也会给她一些零花钱。石有元的一条腿废了,外出打工肯定是不行了,就在街上摆了个鞋摊。说是鞋摊,其实是个大杂烩摊,修鞋、修拉链、配钥匙、换锅底……一个瘸子两只手能干的他全来,见天也能挣个十几二十几元的,最多的一天挣过五十多块钱呢,唯一不好的是得天天赶集,有时候遇上雨雪很是狼狈。不过,时间久了还是习惯了。

这样,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过完了,寒假很快就到了,年也快到了。望着天空中纷纷扬扬的大雪,石玉萍问杨书生什么时候能回来,她要好好报答报答他对她的好。杨书生告诉她今年不回来了,现在他当了鞋帽部的组长,工资由八百涨到了一千,但更忙了,等明年她考大学的时候再回来给她打气。石玉萍说你还是回来吧,大过年的要是少了你大娘大爷会难过的。杨书生说,没事,我会给他们打电话的。

其实,杨书生不回来过年是有他的考虑的。先是他爸爸杨文良到现在都转不过弯来,每次一接电话都会把他骂个狗血喷头,并说要么回来上学要么一辈子别回这个家!这样的境况他怎么回来呢?那只会让爸爸妈妈更难过!另外一个就是回来会耽误挣钱,不上班就没有工资,加上来来回回坐车的钱,里外一算最少少挣一千块!别小看这一千块钱,那可是石玉萍小半个学期的花费呢!再说,这样一个人很清静,也可以学点东西,将来也考个大学文凭——最起码不能低于石玉萍,他要让石玉萍看看不在学校上学一样可以拿到大学毕业证!当然,要是在此基础上,他再能攒点钱,将来能开办属于自己的营生那就更好了——石玉萍再不必为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发愁,他也有了帮手,两个人夫唱妇随一定能把营生做大做强的!到时候既有美好的爰情,也有辉煌的事业、幸福的家庭,这一生就真的完美无缺了!与此比起来,眼前的这点小小的困难能算个什么呢?俗话不是说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嘛!俗话不俗,这些俗话都是总结了若干年无数人的人生经历得出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这样的念头让杨书生每天**昂扬,心情舒畅。

杨书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把他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告诉石玉萍。他觉得,这样,就跟她在他身边一样,这有多么好啊!

不过,有一件事杨书生从来也没跟石玉萍提起过,不敢提,没必要提,也无从提起。

这事开始他不知道,慢慢就发现有女孩子喜欢上他了,当然是超市里的女孩子。麻烦的是喜欢他的女孩子不是一个,而是三个!一个是鞋帽部的肖秀红,一个是生活部的冯丽丽,一个是食品部的桂水妹。她们时不时地要他请客看电影或者逛街或者吃小吃,见他装聋作哑就反了过来,主动请他看电影或者逛街或者吃小吃。杨书生不想理会她们,又怕把关系闹僵了对工作不好,只好嘻嘻哈哈地打马虎眼。可是她们并不死心,商量好了似的一个去了一个接着来,直到后来,她们借故去了杨书生的宿舍看到石玉萍的照片才算作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