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生是放假的时候出去打工的。本来初二、高二学年结束都是不放假的,一个面临中考、一个面临高考,学习时间都是很紧的,恨不得一天能有二十五个小时,哪里顾得上放假呢?
不放假,对学校来说能提高升学率,提高升学率就能提高知名度,提高知名度就能吸引更多学生就读,吸引更多学生就读就能赚到更多学杂费,另外不放假还能冠冕堂皇地收取补课费——这费那费名目繁多,落到底可就是哗哗响的票子啊!有了票子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了,至少想干点什么会容易很多啊!人是有很多很多欲望的,没有钱就无法满足,有了钱虽不能完全满足,但可以弥补许多许多啊!
不放假,对家长来说就意味着把孩子送进了好学校,好学校的标准就是认认真真地教学,认认真真的教学的标准就是多给学生上课,多给学生上课就能让学生多学到知识,让学生多学到知识考学就多一些把握,学生考学的把握多了升学的机会才会多,升了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就能有好的收人,有好的收人才会有好的生活!当然,补课费交点儿也应该,说到底占用老师的假期了嘛。于是,不放假皆大欢喜。
可天实在太热了,单靠教室里那几台有气无力的吊扇根本不行。当然可以装空调,然而装空调很不现实,一个是太贵,一个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是容易闹矛盾,这个班装了,那个班能不装吗?这样下来花费多大啊。唯一的办法就是暂时放假,等最热的时候一过去立即接着上课,得到什么时候复课就不好说了,等学校通知就是了。
杨书生一回到家就跟他妈妈说放假要一个半月,他想出去打一个月工,主要是为了长长见识。他妈妈杜桂芝说,你要真想去就给你爸打个电话征求一下他的意见。杨书生当真给他爸爸杨文良打了电话。杨文良很高兴,说你要是真想长长见识就出来吧,但不能去别的地方,只能去我所在的工地。杨书生答应了。
要走的头天晚上,杨书生去了石老家。
天热,石玉萍的妈妈白小满把电视机搬到了院子里,在地上铺了蒲席,一边看电视一边乘凉。她爸爸石有元、妹妹石玉兰、弟弟石玉龙一个个都看得津津有味。这时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石玉萍想找个人玩都没有,看书又太热,就跟家人一起坐在蒲席上看电视。正看着就听见院子面有人咳嗽,幵始没当回事,听了两次突然起了疑心,这声音怎么有点耳熟啊?想了想,一下明白了,杨书生!这家伙怎么冒冒失失地来了?胆儿真够大的!于是站起来往外就走。
白小满见了问,黑灯瞎火地去哪儿啊?
石玉萍说,找素红玩一会儿。村里这时候很少有青壮年的,差不多都出去打工去了,素红是例外的一个,她在街上做生意,白天一大早去赶集,下午集散了就回来。
白小满就说,早点回来,别太晚,太晚了素红明儿就起不来了,耽误她做生意。
石玉萍说,知道了。出了院子一看,果然是杨书生,向他打了个手势往前就走。杨书生会意,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围着电风扇乘凉,胡同里就不怎么有人,出了村子就更没什么人了,但为保险起见,石玉萍还是去了村后的一片小树林里。
你咋摸来了?石玉萍等杨书生走近,迫不及待地问。
杨书生笑了,想你了呗。
你还真胆大,万一找不到我家呢?万一我不在家呢?万一被我爸我妈发现了呢?石玉萍心有余悸地说。
杨书生说,哪有那么多的万一啊?
我说的不是吗?石玉萍说。
杨书生说,你说的是,可对我来说没事。
为啥?你是神仙啊?石玉萍撅起了嘴。
杨书生点了一下她的鼻尖,说,你说呢?我还不是顺顺当当地就找到你家找到你了吗?
是啊,你是怎么找到的?对这个问题,石玉萍倒是很好奇。
杨书生吞儿地笑了,还不是你告诉我的?
我告诉你的?什么时候啊?我怎么不知道啊?石玉萍大惑不解地问。
杨书生说,我原来不是问过你嘛,你都跟我说了啊,我就记住了啊。
你还真有心,你要是不说,我都忘了。石玉萍明白过来。
杨书生说,我要出去打工了,明天就走,所以特意来看看你,跟你说说话。
你还真去啊?虽然原来两人这样说过,毕竟没兑现,现在石玉萍看他这样,还是吃了一惊。
杨书生说,当然真去了,男子汉大丈夫说到做到!说着,还下意识地拍了拍胸脯。
别去了吧?石玉萍蓦然有点不忍了。
杨书生一怔,咋了?不是说好了的吗?
你要是去打工……石玉萍想说的是你要是去打工了那你这辈子就完了,可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太苦了啊。
杨书生笑了,没事的。打工也没什么。我不是说过嘛,现在人出头的门路多了,不一定非考学才有出息啊!再说了,现在的大学也多,进修也方便,只要想学,随时都可以的。我觉得需要了再去学比学完了还不知道要干什么要好得多!现在不是许多大学生毕业了都找不到工作吗。
话是这么说,可还是不一样。最起码大学生的工作比农民工的清闲些,待遇也更好些吧。石玉萍认真地说,你看,我们见到的老是农民工讨薪讨不到的报道,什么时候听说过有大学生讨薪讨不到的新闻?
这倒是确确实实的。杨书生无可否认,停了一下说,这都是暂时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民工会和大学生一样的,不,说不定比大学生还吃香!
为啥?石玉萍问。
杨书生似乎胸有成竹,脱口而出道,大学生太多了,学的东西又没地方用,难怪找不到工作呢。相反的,不是老是传出用工荒的新闻吗?这说明什么?农民工越来越吃香了嘛。要是农民工人人都有一技之长的话,保准比大学生抢手,不,现在已经很抢手了,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会比大学生更受人尊重的!
我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很快也会改变的。石玉萍沉吟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说。
杨书生说,嗯,那你就好好做你的大学生,我去做我的农民工,咱们比比看!
你真要去当农民工啊?石玉萍还是有点难以置信。
杨书生说,当然了。
你会受苦的!石玉萍叹了口气,半天幽幽地说。
杨书生盯着她的脸说,不会的。不过,就算真的受苦,为了你,我也心甘情愿!
你……石玉萍一下说不出话来。
杨书生说,我要不出去打工,你咋继续上学啊?就算你能上完高中、考上大学,要是没钱交学费还不是上不了?那,你的大学梦就圆不了了啊!
现在轮到石玉萍无可辩驳了,那就不辩驳了吧。
过了一会儿,石玉萍问,你真的要供我上大学啊?
你说呢?杨书生不置可否地问。
石玉萍想了一下,说,你就不怕我上了大学飞了?
嘁!杨书生笑了,等你大学毕业的时候说不定我已小有成就了。
石玉萍笑了,那么自信啊?
当然。我发现一个规律,大多数有钱人学问都很低,不,不对,应该是学历都很低。为什么呢?这倒不全是他们钻了什么空子的缘故,而是因为他们很早就踏入了社会,所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故而做起事来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结果自然是心想事成勤劳致富了。看起来杨书生对此倒是颇有一番研究,一说起来就头头是道的。
石玉萍不禁愕然了。
怎么样?大学生,我说得没错吧?杨书生有点得意地说。
就算是吧。石玉萍说,不过,让你为我吃苦受罪,我心里还是有点不忍别说这个了,我刚才都说了,心甘情愿啊。杨书生说着,蓦地有些伤感了,只是这一别,就要到年底才能见到你了啊!
石玉萍受到感染,也伤感起来,咬着嘴唇说,我会想你的!
杨书生猛地抱住了她,那种好闻的香味儿又丝丝缕缕地飘散过来,让他一阵阵眩晕。石玉萍没动,就那么任他紧紧地抱着。夏天里穿的衣服很是单薄,杨书生能感受到她的柔软、她的挺拔、她的娇小,顿时觉得怀里的她可怜兮兮的,让他凭空生出许多男性的伟岸来。她也一样,在他怀里觉得他是那么的结实、有力,让她觉得很温暖,很踏实,闻着他身上男人特有的汗味儿,这种感觉就更加真实了。她不禁快活地叹息了一声。
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痴痴地看着,看着……
杨书生慢慢地把头低下来,低下来……
石玉萍要矮半个头,看他的时候不免要昂起头,这使她的脑门很高傲地凸显出来,杨书生的脑门慢慢地抵近了。两个人的脑门抵在一起,眼睛却还在看着对方。这样看了一会儿,杨书生慢慢伸出手来捧住了她的脸。他的手很有力量,使她原本不大的脸庞变得更加窄小了,嘴巴也撅了起来。这当儿,石玉萍身上那股好闻的香味儿幽幽地飘散出来,直往他的鼻孔里钴。他不由自主地吻住了她的唇。她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感受着他的温情。丝丝的兰香通彻五脏六腑,而那柔软更让他的四肢百骸跟着发颤,有点疼,有点暖,有点飘,有点麻……
哦,爱情,多美好的爱情啊!
不知过了多久,杨书生终于说,我该回去了。
其实,石玉萍刚才就有点担心了,出来太久不回去她爸爸会骂的,可又不好催他,人家明天就要走了,还是为了能让她好好上学,这一走就要好久见不到,她怎么忍心催他,怎么好意思催他?现在,他总算意识到了。石玉萍就说,记得给我写信啊!
杨书生依旧抱着她的腰不肯松手,当然,我会经常给你写信的,你也要经常给我写信啊!
石玉萍一只手轻轻地摩挲着他的脸说,放心吧,每信必复!
哎!杨书生应了一声,依依不舍地松了手,走了两步忽然转过身来,你送给我个礼物吧,好让我有个念想,看到它就像看到了你一样!
石玉萍不禁歉然,她的口袋她再清楚不过了,不要说什么礼物,就算—毛钱都不会有的,不过她还是摸了摸口袋,希望能有什么,可是什么都没有。于是,说,你来得太突然了,我都没有准备,以后吧,等你写信来了,我寄一张照片给你。
嗯!杨书生说着,突然再次抱住了她,给了她一个长长的吻,使她差点透不过气来。末了,杨书生说,我走了。
石玉萍说,路上小心点。
杨书生看了看她,慢慢向树林外走去。
哎——石玉萍看着他的背影刹那间有点不舍,她跑过去猛地一下紧紧抱住了杨书生。
杨书生紧紧抓住她的手任她抱了一会儿,轻轻地说,好了,我该走了,你也回去吧,不早了。
石玉萍没说话,使劲往他怀里钻,挺拔的乳胸火一样地在他的胸膛上,杨书生燃烧起来,每一根血管都哔哔啵啵的,蒸腾的气浪一排排地扑打着他的胸口,那么有力,那么猛烈,那么汹涌,让他喘不过气来。杨书生猛地把她搂得紧紧的,他以为这样会好受些的,岂料那火犹如借了风势一般刹那间就烈焰腾腾浓烟滚滚起来。石玉萍似乎并不比他好受,两手死死地抱着他的脖子,好像一松手就会瘫软下去似的。杨书生的两手抱着她,很用力,很用力,许是太用力了就觉得很累,非缓—缓不可,可等他缓了手再抱的时候,石玉萍好像就滑下来了,那手再抱的就不是原来的地方了。这样,杨书生的手在石玉萍的身上就十分忙乱,甚至于碰了从来没有碰到过的地方。石玉萍哦地叫了一声,身子更加柔软起来了……
就在两人都倒在地上的时候,远处传来白小满的呼喊声,自然是在催石玉萍回家。杨书生瞵间清醒过来,连忙站起来。
石玉萍似怨似艾地望着他。
杨书生望着石玉萍,依依不舍地说,我该走了。
石玉萍难舍难分又难留,期期艾艾地应,哎……
杨书生走出小树林,来到一片大豆地里,从茂密的大豆丛中扶起刚才藏在里面的自行车骑上去,趁着月色回家去了。
杨书生第二天当真去了他爸爸杨文良的工地。干了一阵子,在逛街的时候看到一个饭馆的招工广告,马上就去应聘,没想到居然成功了。工地的活儿又脏又累,伙食也不大好,可杨文良没办法,工地毕竟不是他的,心疼儿子也只能时不时地买点好吃的算是补一下,但那毕竟有限,再说吃了自己的就省了工头的,吃工头的是不用花钱的,吃自己的就得掏腰包了,他有点心疼,听说儿子应聘了饭馆他还是蛮高兴的,挣钱不挣钱的没什么,主要的是伙食不会差,儿子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只要嘴上不亏就好。
杨书生应聘的时候还怕父亲不肯,见父亲点了头不禁喜出望外。第二天就到饭馆去了。饭馆虽然小,可天热,很多人都懒得做饭,生意就很好。本来想招两个工人的,可一时之间难以招到,所以杨书生一个人就当了两份差,什么都得干,跟着老板娘买菜、择菜、洗菜、切菜、配菜、跑堂、刷盘子、洗碗、抹桌子、扫地……每天睡眼惺忪一睁开眼,腿脚就开始忙活了,一直到半夜才能腰酸背痛地躺下来睡觉,根本感觉不到床铺的逼仄和闷热,恰恰相反,能躺下来已经觉得是很幸福的事了。不过,到底是饭馆,再怎么伙食还是不差的。其间,杨文良来看了一次杨书生,见儿子很高兴他也就跟着高兴了。杨书生知道在这里是干不了太久的,学校一开学,爸爸立刻就会让他辞职回家上学的。
就在杨书生盘算着怎么留下来的时候,他妈妈杜桂芝的电话打了过来,说是学校开学了。他爸爸杨文良放下电话就到小饭馆来了。饭馆本来就缺人手,突然间又要走人,老板的脸就不好看了,说最起码得干满一个月,不然不结账。杨文良说不结账就不结账。老板一看来硬的不行,就软下来,说是加工资。杨文良说,你把饭馆给我也不行,什么都不能耽误孩子上学!老板无奈只好放行。
杨文良立刻就把杨书生送到了车站,上了车,等车开动了才算放心了。
杨书生下一站就下了车,买了去南方的车票。小饭馆的经历让他知晓打工不一定像村里人那样呼朋唤友都在一起,街上到处都有招工的。
本来,杨书生从家里一出来就可以远远地躲开父亲的,可他毕竟没出来过,人生地不熟,心里没底。再一个,他也不愿直接从妈妈身边走,他知道父亲把他看得很重,要是从妈妈身边走了,父亲就会怪罪妈妈没看好他,现在从爸爸身边走了,父亲就无话可说了。当然,这期间,杨书生一直都想跟父亲说明实情,可他知道父亲的脾气,也知道父亲的期望,说破大天来,也绝对动摇不了父亲让他考大学的决心的!要是知道他是为了一个女孩才出来打工并且要放弃自己的学业,肯定要气死了!
杨书生一下车就找到了工作,在一家名叫万家乐的超市上班,超市的人还帮他租了一间房子,一个月二百块。这么顺利就找到了工作,当然让杨书生很高兴,但更让他感慨。在家,很多人想找个活儿干都找不到,外面却有那么多的活儿等着人来干!难怪家乡那么穷,沿海那么富呢!
杨书生安顿下来,赶紧给父亲和母亲都打了电话,以便让他们放心。母亲杜桂芝不用说也会骂他一顿的,因为按时间算,他两天前就该到家了,她还以为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呢。父亲杨文良跳起脚来破口大骂,让他赶紧回去上学,不然一辈子别回来!杨书生不好让父亲太生气,只好口头答应下来。这样一拖再拖,拖得杨文良不停地骂,却是无可奈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本小说网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