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型
  •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学的形成

    本书从王阳明的生活史与思想史结合,重新考察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与在往后历史发展上所起的作用,既发掘了新的历史资料,又对王阳明的事功与人格进行了重新解读,让人眼前一亮,是当下明朝历史研究中的创新之作。

     杨正显
    14万字1天前
  •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上、下)

    本书从历史与文化的视野,研究近代中国社会中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与外来的基督宗教、进化论、科学思潮、社会主义等近代主要西方文化和新生的三民主义等近代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相遇、冲突,到交流、对话,最后到融合与共存,探寻近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

     何建明
    35万字1天前
  •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本书作者长期关注中国区域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近代四川的区域认同、学术源流与文化想象进行了深入的勾勒,关注了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近代四川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

     王东杰
    12万字1天前
  • 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革命分子领导者相结合。从最早的制宪会议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广大民众积极参加的制宪会议三级会议就开始对公职王权和限制贵族教士的权力起了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推动了各个党派尤其是雅各宾派...

     乔治·鲁德
    11万字1天前
  • 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

    《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群众革命心理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对待群众运动的历史作用观点相比,作者勒庞更强调了群众运动对个体意识的负面作用,比如个体在参与群众运动时会变得盲目、顺从,缺少理性,否定了集体意识。尤其是令人吸引的...

  • 法国大革命史

    本书首先探索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深刻原因,抓住各时期社会矛盾发展这一主线,揭示了旧制度的各种危机,对法国大革命中社会成份、职业、要求、斗争目标和策略以及与革命政府的关系作了系统研究和深刻分析,发展了自下而上的法国革命社会史研究,史料丰富,论证充分,已经...

     阿尔贝·索布尔
    23万字1天前
  • 德意志人

    瓦尔特·本雅明收集了从1783年至1883年之间的25封书信,集中展示了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迁和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德国市民阶层的巨大思想变化。作为文本实验,本雅明的选材与点评,密切注视人性之物的所有暗示与论述,所呈现出来的,是一张概念和释义的图谱,就像一部人性的词...

  • 德国悲苦剧的起源

    本书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作者在本书上所耗费的心力,所寄托的希望,所装载的哲思,从谋篇至行文都有十足的体现。原本在文学史上不被人看重的巴洛克时代德意志悲苦剧,在他笔下却勾连起了西方自古典经中世纪而至他所处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化史、美学史、宗教史。笔墨既...

     曹卫东
    9万字1天前
  •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

    近代史上的中、西、新、旧,各自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不过相互依存的一面似更显著。中西和新旧之间的关系,尤更密切而纠结。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中国在对外竞争中的屡屡失利,“中西”的认同已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承载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才逐渐“新旧”所取代。从清末到民...

     罗志田
    12万字1天前
  • 变中前行: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掠影

    本书所收主要是作者近年文字中与20世纪中国思想与学术相关者,均依其发表时原状,非谓已完善,盖存之以志修业问学之轨迹也。全书分为两编,上编从广角撷取思想与学术的世纪片断,下编则注目于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作者潜心学术,对于国内外学术思潮密切关注,很有见道之...

     罗志田
    9万字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