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型
  • 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修订版)

    该书研究了中国古代知识主体——士人阶层的人格结构、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探讨了这个知识阶层人格冲突与心理焦虑,揭示出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与士人阶层人格结构、文化心态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历史形成与基本旨趣进行了深入分析,勾勒...

     李春青
    15万字1个月前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国学研究与西学、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大学史学课程设置与学风转变等等,系统地阐述了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不仅可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亦...

     桑兵
    13万字1个月前
  • 完整的天下经验:宋辽夏金元之间的互动

    本书从观念和实证两方面论述华夏天下世界的多元一体,农耕游牧两个世界,既跌宕互动,又共生共融。阴、阳永远不可能消灭其中一方,中国也是这种夷夏之间对立、互动、互融的势的产物。夷、夏二维,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中国。理解中国的关键就是要从这种双向、动态的...

     韦兵
    7万字1个月前
  • 数字麦克卢汉

    本书是一本三合一的书。既是麦克卢汉评传,又是一部专著,而且是让网民“扫盲”和提高的指南。

  • 世事苍茫

    本书收入赵园先生近年的文化随笔,作者认为,散文更是一种状态,生活的以及情感的状态,号召恢复文学感受的能力,文学表达的能力。其中既有关于故乡开封城市的变迁,也有在江南的踏访与感受,还有对城市病的深度观察,角度极为新颖,颇有可读性。

     赵园
    8万字1个月前
  • 诗与意识形态:从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生成

    该书从历史和思想史演变的角度考察了从西周之初到两汉时期诗歌功能的演变轨迹以及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生成的过程,揭示了在这一时期诗歌功能、诗学观念与政治史、思想史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周人立国之后的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阐释了诗歌在...

     李春青
    15万字1个月前
  •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是建立在作者阿尔弗雷德·许茨持续多年的、对马克斯·韦伯的理论著述的强烈关注基础之上的。作者认为,虽然韦伯的探讨是正确的,而且,他也以一锤定音的方式确定了社会科学的哲学的恰当的出发点,但是,他所进行的各种分析却不够深刻,因而未能奠...

     阿尔弗雷德·许茨
    16万字1个月前
  • 舍勒文集:资本主义的未来

    在现代社会理论中,资本主义论是一个经典课题。舍勒着眼于资本主义精神气质的品质及其体验结构,审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以及对现代价值观的影响。在把握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时,舍勒提出了自己的视角:资本主义世界的现代性不能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来把握,还必...

     (德)马克思·舍勒
    5万字1个月前
  • 舍勒文集:哲学与现象学

    马克思·舍勒(1874―1928),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价值伦理学、哲学人类学与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人,被视为现代德语学界传奇人物。在哲学、社会理论、伦理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海德格尔视其为“全部现代哲学最重要的力量”。早年执教耶拿大...

     (德)马克思·舍勒
    8万字1个月前
  • 舍勒文集:哲学人类学

    舍勒思想以其哲学人类学最富盛名,但舍勒为何要提出哲学人类学构想,其问题意识究竟是什么,并未得到恰当的把握。舍勒的整个思想建构是从现代性问题出发的,其哲学人类学构想亦如此。对人的观念嬗变的关注,是舍勒的现代性思想的重要基点。凭着展开一种文化批判和道德批...

     (德)马克思·舍勒
    8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