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2.com
本书为万俊人近年来在《读书》、《文景》、《伦理学研究》等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的书序及其他学术论文集。行文流畅,兼具诗意和学术性,重申当代境遇下的伦理学、美学与政治学的意义。书中既有对西方伦理学、中西学术比较、公共性的政治伦理的理解,又有对乡愁、家国的体认...
舍勒思想的确立是受胡塞尔现象学激发而作的《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此书是与胡塞尔《逻辑研究》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鼎足而立的现象学三大经典之一,实际构成了从《逻辑研究》到《存在与时间》的思想轨迹。针对康德之形式先天论,舍勒试图论证“...
舍勒思想以其哲学人类学最富盛名,但舍勒为何要提出哲学人类学构想,其问题意识究竟是什么,并未得到恰当的把握。舍勒的整个思想建构是从现代性问题出发的,其哲学人类学构想亦如此。对人的观念嬗变的关注,是舍勒的现代性思想的重要基点。凭着展开一种文化批判和道德批...
《圣经》中译及其在华传播的语言文化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书从追求“言文一致”的圣经白话翻译实践、“欧化白话”的形成及结构特点、用罗马字母“拼写汉字”的各种尝试与努力,以及西南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等多个方面,展开对上述主题的探讨,其内容丰富、全面而...
在纽约。有一所学校,纽约天才少年学院。有一条校长,紫色波浪纹美瞳,黑色求道玉挂件。有一名特招老师,闪着洁白的牙齿,差点一jio踢死紫薯精。有一只学生,金色耀眼的马尾,额头菱形印记。身后站着一大波‘奇装异服’,各个不屑地望着天外来客。“从现在开始,让你们感受到痛楚!”“有老师的地方,火就会燃烧!”“艺术…就是爆炸!”...
《迎候马克思》作者罗骞,全书共计17万字左右。全书收集了作者在重要报纸、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过的短篇学术论文和学术演讲40余篇。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集理论性和可读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本特征。本书既有对经典思...
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历史从来都不会突出“自我”,我们谈的都是国家、社会、族群,我们强调的是集体,是“牺牲小我”的美德。时至21世纪,应该是走出这传统的条条框框、寻找自我的时候了。若不立己,焉能立人?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如何能发挥个人*大程度的作用?无论在日常的...
本书的主题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辑录了第四届“北京教育论坛”的成果。本书主要深入探讨了对教育外部环境变化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的本质、内容与形式,教学方式、教研方式、学校内部管理方式、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技术变革对学习方式产生的影响;从高校、教科院、区...
本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教材,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教给学生找到幸福的能力。全书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需求,针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环境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恋爱与性情绪、挫折承受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
本书为京师青年教师出版资助基金项目。在当代中国传媒的结构图景中,女性媒介的崛起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女性媒介的历史根基可追溯到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通过媒介对女性的启蒙,以及此后不同历史阶段中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对女性媒介的重视。当代女性媒介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