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殿,三皇子周泓与父皇有说有笑,他生的和父亲十分相像,高额阔面,贵妃在一旁布菜,一家三口,和乐融融。
席间,贵妃状若不经意地说起,“今日遴选女官,最挑尖的那个,淑妃一眼就看上了,我说不行,好姑娘得送到东宫去,免得总有人说我怠慢了东宫。”
见陛下没有反应,又说,“家世也是这批里最出挑的,是晏侍郎的女儿。”
周元载问,“晏老将军的孙女,从小就带到嘉兰关养的那个。”
“是的吧。”贵妃轻笑,“瞧着文文静静的,要是不说,看不出是在边关长大的。”
周元载笑着说,“老将军疼爱孙女,年前的请老折子上就写孙女到他身边时尚不足膝高,如今已亭亭玉立,孙女孝顺,不愿意舍下他们先回京,但是他实在不忍心把孙女许在边关,这个京城一定得回来。”
“自从十年前起,他就每年上告老折子,所以朕一眼就能看出他是随便说说还是真的想回来。”周元载笑过后若有所思,“前前后后,他在嘉兰关待了有三十年,也是辛苦他了。”
“那是陛下信任他。”
“父皇曾经说过,怀疑谁的忠心都不用怀疑晏安邦,这么多年来,有他在边关守着,朕委实不用多操心,只可惜人总会老啊。”
“晏老将军是先帝一手提拔,现在陈将军也是陛下一手提拔,忠心也不用怀疑。”
太子静坐,室内不许有人。
等退出静室,晏子归就笑盈盈叫住张成,“张公公,你看我初来乍到,也不知道东宫是个什么规矩。”
“今日我上任第一天,想请东宫的宫女内侍们吃点心甜甜嘴,不知道合不合适。”
“合适,怎么不合适呀。”张成笑道,“这白得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那就好。”晏子归笑道,“我还怕别人觉得我嚣张扎眼,实在是才来心里没底,想着礼多人不怪。”
“那就劳烦张公公替我张罗。”晏子归问。
张成讶然。
晏子归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东宫有多少人,也不知道该找谁去忙活这件事,我昨天才进宫,我回京城都还没一个月呢。”
张成笑,“行,这事我替你张罗。”
晏子归往他手里塞一个荷包。
张成掂量一下,“请大伙吃点心用不到这么多。”
“那也不能让张公公给我白费力气啊。”晏子归笑。
张成哈哈笑,“晏大人天生就是当官的料。”
张成自然不会自己去办这件事,叫手下的小太监去办这件事。这时外面跑来一个小太监,“给张爷爷问安。”
“这节点你怎么来了?”张成打开晏子归给的荷包,银瓜子,他抓了几粒扔给小太监,“你小子来的巧了,见者有份。”
“张爷爷,爷爷让我来知会一声,今日贵妃在官家面前提起了新到东宫的女官晏大人,这两日最好让她跟在殿下身后,以防官家过问。”
“这往常也有高门的女儿进宫当女官,没见过像她一样的。”张成疑惑,一个侍郎的女儿就值得贵妃这么巴巴的在官家面前邀功吗?
再说,要真的好,贵妃也不会那么轻易就给东宫。这么多年早看透了,贵妃只会拿些样子货糊弄东宫,真正的好东西好人她都给三皇子留着呢。
“官家允了晏老将军告老,等老将军回京,官家肯定还要恩赏。”
张成点头,说自己知道了。
回头找人拿块银子送到膳房去,“今日东宫所有人都加一碗肉,就说是晏大人请的。”
钱明想给晏子归个下马威,没成功,初次见面时就有点皮笑肉不笑,晏子归只当不知,客客气气的。
嘴上也说的谦虚,让她多教教。
“晏大人一来就收买人心,如鱼得水,我怕是没什么能教的。”钱明冷笑。既然连梳头都难不倒她,怕是不能让她在殿下近前伺候。
钱明想好,就让她去管些库房花鸟之类的。
但是第二天上午,官家下朝,太子要去陪官家用早膳,张成说让晏大人随侍。
钱明一愣,跟着太子去见官家是露脸的事,这一直都是她。“可是晏大人才来。”
“晏大人第一天来就能给殿下梳头,第二天自然可以去见官家。”张成提醒,“晏大人的品级可是和你一样的,你安排不了她。”
钱明沉着脸。
晏子归就让崔云和她一起去,这样有什么她不会的地方,崔云可以提醒她。
崔云虽然跟在她身后,面上却算不上很开心,“其实你可以叫上她一起去的。”平常都是钱明去,其余她爱叫谁叫谁,崔云面圣的机会就不如张莺儿多。
“我看她那表情,以为她不想去呢。”晏子归故意的,钱明印堂狭窄,人中短小,小人之相,昨日有心和她讲和,还要阴阳怪气,不知所谓。
这种阴沉着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对你使绊子的人,要敬而远之。
人应该主动远离小人,而不是寄希望于小人会自己醒悟,变成君子。
陛下卯时醒来,殿下作为人子,自然不能晚起。
陛下要上朝。
殿下不用上朝,早起就是通读经典。
novel九一。com
晏子归站在帷帐后总算有机会光明正大看清太子的长相,微微一怔,太子远比她想的更俊美,配上他白璧无瑕的皮肤,比她见过的任何一个男人都要不同,不由小声感叹,“殿下天人之姿也。”
崔云听了睁大眼睛,扯晏子归的袖子,用气声提醒他,“从先帝起,官家就不纳女官为妃,你莫要糊涂。”
晏子归先是不解,随后失笑,“我只是抒发一下爱美之心,不是对殿下有贪图。”
“反正你别想有的没得。”
等到陛下快要下朝的时候,太子就要起身去往紫宸殿,陪同陛下用早膳。
东宫离紫宸殿并不远,但是太子还是要坐辇的。
晏子归跟在辇边走路,心想这么点路都不愿意走,难怪养的大家闺秀似的,弱不禁风。
紫宸殿的威压比东宫更甚,晏子归低头不敢造次。
天家父子吃顿早饭也是没声的,直到陛下叫茶,静谧的空气才又流动起来,送茶送热毛巾,撤餐食的都动作起来。
周元载看一眼晏子归,“你就是晏家大姑娘?”
晏子归低头出列,“微臣晏子归请陛下圣安。”
“抬起头朕看看。”
晏子归微微抬头,和周元载对视一眼,又把头低下。
“你才回京城,怎么不想着和你父母兄弟多多相处,共享天伦,怎么想着进宫来了?”周元载问道,“还是京城晏家住着没有嘉兰关舒服?”
晏子归心里立即盘算陛下问这个话的意思,知道她在家闹的事了?不,要真知道她做的事,就不会让她这个祸头子进宫。
为什么要比较京城和嘉兰关?她去嘉兰关是没办法的事,祖父在嘉兰关是对国家尽忠,陛下是想知道晏家对她好不好?祖父在嘉兰关镇守二十年不得回京晏家有没有怨言?
转瞬之间,思量万千,晏子归感觉到后背都起汗,突然想到什么,她立即回道,“是月前在郊外踏青,长公主殿下笑说微臣可以进宫当女官,微臣就想试试,天恩浩荡,真让微臣这个才识短浅之辈侥幸过关。”
“微臣和微臣家人事前都不敢想有这个福气。”
“你父亲当年考进士名列前茅,你是他女儿,怎会才识短浅。”周元载道,“既然进来了,就在东宫好好侍奉,等你祖父回来,再一家团聚。”
“谢陛下。”
从紫宸殿出去,崔云问晏子归,“官家的意思是等你祖父回来,你就可以回去了?”
“谁知道呢。”晏子归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长公主的长子兰司钰是太子伴读,比太子大一岁,从前是住在东宫里,每日陪太子读书,去年长公主对陛下说,钰儿将要说亲,身上是白板不好看,让皇帝舅舅给个官位面上好看。
话是这么说,但是官真给小了,长公主又不愿意。
最后周元载给外甥一个谏议大夫的职位,监察百官,闻风起谏,他这样的身份许多不好参的人都可以让他来参,所以谏议院欣然接纳这个关系户。
如今兰司钰上午在官衙,下午在东宫,陪太子读书。
“代王可以上朝议政,等三皇子成亲,也可以上朝议政,只你,每天就是读书读书,读到今日已经十余年,要读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兰司钰不明白,为什么其他皇子都可以上朝议政,偏偏太子不可以。
“圣贤书上写着怎么当一个好皇帝吗?”
“我这身子,说不定也等不到那天。”周洄好脾气道。
“呸呸呸,童言无忌。”兰司钰拍拍他的肩膀后往外挥,“你没听说过吗,像你这种病恹恹的,其实才是最长寿的。”
“谁都活不过你。”
晏子归站在廊下,看似平静,其实魂已经走了一会。
从紫宸殿回来,钱明就说晏子归能者多劳,那之后晏子归就没休息过。
兰司钰注意到她,“贵妃往你宫里塞人了?”
“这个应该不是,”周洄轻笑,贵妃往东宫塞过好几次人,最后都犯错出去,也许她就另辟蹊径,既然留不住,那干脆送个能捣乱的人进来。
第一次到东宫,就敢给他梳头,是胆大之人,胆大就容易生是非。
“这是姑母相中的人才。”
“她还管这个闲事。”兰司钰不太想提他母亲。
“指不定是姑母给你相看的媳妇?”周洄笑道,“成熟的兰大人,莫要在人生大事上和母亲置气了。”
“她既然决定改嫁不管我,现在又何必管我。”兰司钰生气。
他父亲是长公主的原配,可惜婚后三年就病逝,虽然有他,但是长公主在他八岁那年还是改嫁,后又生了一儿一女。
自那后兰司钰住进皇宫,就是出宫也不去长公主府,只回兰府。
见面只称殿下,再没喊过母亲。
“你这话说的好没道理。”周洄轻笑,“你能住进皇宫,做太子伴读,年纪轻轻就是谏议大夫,不就是因为你是长公主的儿子?”
“你已经因为她的身份得到了一切,却要说她不管你,不配当你的母亲?”
“生老病死,谁都控制不了,姑母失去你父亲十分痛苦。其实在姑母孝满,皇祖母就想过要她改嫁,只是那时候她不愿意,后来愿意是因为她太寂寞了。”周洄叹气,“那时候你还是个孩子不懂,难道现在还不懂吗?难道你的母亲只能守着你过一辈子,不配再次得到幸福?”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