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孩子们基本上都爱玩,没有定性,吃东西倒是积极,听收音机也高兴得很,但是对于认字这种事很少有耐心去坚持下来,所以最后对读书认字表现出极大热情的元君和元樱就十分得两位老人的喜欢了。
尤其是元君,这孩子脑瓜子聪明,学东西很快,还几乎过目不忘(都是精神力强大的?劳);元樱、元冬也乖,?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两位寂寞的老人可别提多喜欢这三个孩子了。
元君之所以选择靠近五爷爷和五奶奶,倒不是为了蹭吃蹭喝,她不缺吃喝,只完全是为了展露自己的学习天赋,因为她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去上学。
元秋可以去上学是因为罗禄生领工资,他又知道有文化的重要性,所以罗禄生铁了心要自己掏钱送孩子上学,连罗老二和夌婶子也不能说什么。
超美能去上学则是因为罗老二和夌婶子疼女儿,再加上大家都想着超美跟罗宝珠好,以后能沾光找个好对象,所以都没提出异议,但是看家里的情况,超美能读完初中就是万幸了,想像罗宝珠一样接着读高中,那不可能。
与这两位比,元君能读小学就不错了。
大房一共有四个孩子,小学也就罢了,要是个个都去读初中、高中,压力太大,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因为上学是要花钱的,小学一学期要一块钱,初中一学期两块,高中则要五块钱。除了学费外,还要噷书本费,笔墨纸张也要花钱置办。
初高中得住校,住宿费和伙食费又是一笔支出。林林总总,加起来就是一大笔钱,都能娶个媳妇回来了,所以一般人家是不舍得出的。
此外,很多家庭都还没有分家,那么送哪房的孩子去上学又是一个问题,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家庭大战,所以除非自己房里出钱,否则为了避免矛盾,干脆都不用去上学。
再一个,虽然知道国家要扫盲,鼓励识字念书,但是农村人特别是这种山沟里的人对读书没啥概念,因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有地种就行,读书有啥用?难不成读书就不用种地了吗?既然读完了书同样要种地,那还读什么书?
实在是他们这片地方就没有一个靠读书出人头地的真实例子,导致你跟他们说什么读书考上中专、大学就能分配工作,他们也只会觉得太遥远,不切实际,要是花了钱没考上呢?还不如老老实实种地。
你说现在做大队干部要识字?
那好办,这不是有扫盲班吗?大不了大家花点时间去扫盲班坐坐好了。
因此,上个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孩子比比皆是。
而且即便舍得出钱送孩子上学,也因为男丁比女孩重要,所以谁能上学、谁不能上学,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
去大队的小学看看,能上学的孩子显见的阳盛阴衰,时下的人多是重男轻女,女娃将来都是要嫁人的,送她们去上学,这不是往外赔钱吗?
所以想都不要想送女孩去上学,就连支书家放话说愿意让罗宝珠上到高中,也是因为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否则再受宠也是小子只要能读得进去书,就一直上学,而女娃顶天了读了小学,就得留在家里干活。
novel九一。com
在这种情况下,原君就得自己想办法让家里支持自己读书,最起码读个初中,好歹将来能考大学;即便事情真的到最糟糕的地步,至少自己天赋异禀的名声传了出去,那以后考上大学,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吧!
而五爷爷和五奶奶就是原君所能想到最合适的见证人,他们可是文化人——能把戏唱得出彩的人大多都是识文断字之人,如此才能感受和传达戏中之意,他们都说自己在学习上有天赋,那可就很有说服力了。
所以原君那是不遗余力的表现啊,果然,五爷爷和五奶奶对她是赞不绝口,很快村子里就传遍了原君“神童”的绰号。
大家可以质疑大队长和支书,但是不会质疑五爷爷和五奶奶,所以这事儿肯定是真的。
但是这时候大家对于女娃都不太重视,所以即便五爷爷和五奶奶极力夸赞原君,也没人觉得这孩子以后能有多大出息。
罗老二和李婶子也不当回事,更没提让原君上学的事。
也难怪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因为这时候大批知青下乡,罗家村也来了五六个知青,这些小年轻看着就是读书人的样子,结果还不是要到他们这山沟沟来当农民种地?
知青的到来,让原君有了第二个去处。
这些知青都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还未被乡下的农活磋磨到生无可恋,也还不曾因为长久无法回城而郁结于心,依旧热情洋溢,经常在干完活之后开联谊会,个个都是吹拉弹唱说的好手,什么讲相声、拉二胡、吹笛子、弹手风琴......总之十分热闹,原君觉得靠近这些活泼的城里人有助于原樱和原冬多开阔开阔眼界。
而且这些知青真是精力旺盛,还跟大队请示开了扫盲班,每周抽出四个晚上给大队的队员扫盲。
他们扫盲不单是枯燥地教人写字,而是会穿插一些笑话或者奇闻轶事,帮助大家记住所学的字,所以扫盲班总是充满快活的气氛。
知青中有一位叫白采薇的女孩,她家里大概有点能力,所以她并不需要下地挣工分,而是在大队卫生所帮忙。
她也不是没有一点本事,相反,她很懂打针、开药的流程,还会炮制药材。
村里人不敢进深山,但是山脚或附近几座小山头,村里人还是敢涉足的。这些地方常生长著蒲公英、车前草、金银花等比较常见的药材,村里人采摘之后通常卖给药材公司。
卫生所也会要一点,原君就见过白采薇买了药材来晾晒。
她就找机会上前跟白采薇搭过话。
白采薇长得其貌不扬,但是性格不错,对于原君挺和气的,有问有答,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