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悠然年代十六(1 / 1)

林桃这会儿哪有心思理会继女?不说她了,便是她妈也没有精力去关注一个外八路的外孙女。

林桃妈在看完女儿回去之后,就到处奔忙,想给女儿找个治病的偏方。

可没等她找到方子去救女儿,她自己又出事了。

先是耳朵不太好使,总感觉耳鸣似的,听人说话都有重音;接着眼睛花了,原本是老花眼,看远处的东西格外清晰,但是现在却得眯着眼睛看,还看不太清楚;然后是舌头出问题了,吃什么东西都带着苦味,声带也仿佛被伤到了,嗓音沙哑,说话十分难听,且渐渐发声困难.......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林桃妈也得了怪病,一种让人只能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怪病。

元君:你把我当作不存在,那你干脆就做一个实质意义上“不存在”的人吧!

林桃妈跟她女儿一样也生了怪病,这个消息让罗家村和上林村的人都觉得心里毛毛的。

这年头虽然说要打倒牛鬼蛇神,破除封建迷信,但是大家对于未知的东西还是存有一丝敬畏的,所以难免就想,这母女俩不会是干了什么坏事,所以被老天爷惩罚了吧?

这种带着神秘色彩的说法甚嚣尘上,很多人深信不疑。

但是在大家眼里,林桃和林桃妈做人还不错,应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才对,怎么会遭报应了呢?

“该不会是虐待前头留下的孩子了吧?”在河边捶洗衣服的妇女们低声讨论著这件蹊跷的事。

“那不可能,福生家的对小君可好了,那孩子虽然是个病秧子,但是白白嫩嫩的,养得挺好的,哪里像是被虐待的样子?”

“诶,我不是说林桃嫂子,我是说她妈......”

“嘶,......也是后娘?”

“我也是听我婆婆说的,你们也知道,我婆婆就是从上林村那边嫁过来的。她说丁大娘,也就是林桃她妈,早年是在县里最大的戏楼里端茶倒水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跟林砍柴,也就是林桃她爹好上了,还把原配和原配生的儿子逼走了,那年头兵荒马乱,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也不知道咋活下来.......”也许已经死了,“之后两人成了亲,然后就在上林村住下了,一共生了三子一女,林桃就是最小的那个。”

“呸,不过是个破砍柴的,也搞陈世美那一套,不要脸!”一个年轻的媳妇狠狠地往下甩了一下捶衣棍,发出沉闷的“砰砰”声。

“就是,戏楼那地方出来的,能干净到哪里去?”

“别这么说,你忘了五大爷和五大娘?”

“我不是那个意思,哎呀,你别拿他们跟那种人比......”

“吵什么?你们也别气,这种事还少吗?十几年前那会儿,不也多的是?再说了,人在做,天在看,这不,遭报应了。”

大家瞬间都笑了起来。

——

元君还真不知道丁大娘的底细,但是没关系,反正也是一个结果。

novel九一。com

收拾完这两人,她只觉得神清气爽。

就是有点对不住元樱了。

自打她亲娘、亲姥姥出事,她作为一个女孩子,还是个大家眼中的拖油瓶,很是受了不少非议。

家里人还好,除了金曼妮,基本上没人对元樱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但是外面的人就不一样了,好事者总是很多,他们倒不是真的讨厌元樱,不过就是跟金曼妮一样,嘴贱,非得撩拨小孩几句,至于对小孩会不会造成什么心理创伤,呵呵,他们可不会考虑这么多。

便是孩子真的心理出问题了,他们也只会觉得自己不就是说了几句话嘛,又没打没骂,至于这么矫情?

反正跟这些人说不通。

大人的态度又往往影响孩子们的态度。原本还很喜欢跟漂亮乖?的元樱一起玩的孩子们,也开始笑话和戏弄起元樱来,还给她起外号,?“小臭婆子”。

元樱当然不臭,但谁让她是林桃这个“臭婆子”的女儿。

在看到元樱被弄哭了好几次,都开始变得有点怯懦了之后,元君看在这丫头从小就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姐姐的份上,干脆带着她找别的乐子,不跟村里那些小屁孩玩了。

当然,还有一只小小“拖油瓶”——罗元冬。

这孩子还有一个名字,李芳草给取的,?够儿,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除了这两只,家里的男孩她可不耐烦带着。之前那是不耐烦也得带,但是元君为了躲避这事,就故意没带好,李婶子怕自己再把她的宝贝孙子摔了,骂了自己一顿,就不再说让自己带那几个宝贝蛋了。

去哪玩呢?

第一个地方是五奶奶和五爷爷家。

五爷爷和五奶奶在村里地位特殊。

他们是唱戏出身,不同于丁大娘只是在戏楼端茶倒水,这两位是真正的角,虽然只是在县里扬名,但是也算是一方名角,而且还是很有骨气的名角——死也不给倭国人唱戏。

后来战争打到了这边,戏班子的人不想给倭国人和汉奸们唱戏,但是又怕被害了性命,就干脆解散各自奔命去了。

五爷爷和五奶奶就带着一儿一女回了老家罗家村,之后两人的独子就投奔了g党,上了战场,只是挺过了抗战和解放战争,却在抗m援c战争中牺牲了,只给两位老人留下了一个烈士的称号和一个还半大的孙子,而这孙子被老人抚养长大后,前年又进部队继承父志去了。

至于女儿之前也奔赴了战场前线做了战地护士,后来战争胜利之后读了军医大学,被分配到某军区的军医院,还嫁给了一位军官,目前在隔壁省城军区随军。

因为是烈士家属,女儿、女婿和孙子也都在部队任职,所以不仅是大队,便是公社和县城都对这两位十分关照,所以两位老人生活十分宽裕。

他们又因膝下空虚,格外喜欢孩子,所以只要孩子们来家里,总会给孩子们塞好吃的,还教孩子们认字、读诗歌,给孩子们听收音机。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