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合并没有头脑一热,如黄忠所想的对未来的主公刘备迷之崇拜。张合的心情真是复杂得很,有好奇,有不甘,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明天充满担忧,内心实在是万分的忐忑不安。
黄忠似乎看出了张合内心的不安,安慰着说:“张将军,从你敢领兵断后,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担当,责任感极强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舍身取义的人。既然连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又还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呢?你以为呢?”
黄忠的话,有如暮鼓晨钟般将胡思乱想的张合惊醒,张合虎目一睁,闪过两道精光,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为之一变。如果说之前的张合患得患失,暮气沉沉,那么这时的张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谢谢黄将军提点!”张合满怀感激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是啊,生死都不怕,又何惧之有?张合反而有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人,总是这么矛盾又纠结。
黄忠也没问张合到底会怎么做,只是欣然地点点头,目光有些虚无飘渺地开口道:“你肯定不会后悔今天的决定,你也肯定会追寻到今生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和目标。”
至此,黄忠和张合再没有交流什么,黄忠认为该说的都说了,剩下就让张合自己去看去体会。而张合总是需要时间来吸收和调整心态。
……
且说率百名出卢奴城接应黄忠的徐晃,才出城不久,就遇上了在一支千余兵马保护下疾驰而来的郭嘉。
“郭军师!”
“徐将军!”
徐晃和郭嘉一见面都有点激动。这俩个家伙私交不错,又这么久没见,彼此叫唤了一声,还相互打量起来。
“奉孝,你终于来了,卢奴城差点不保,中山郡差点丢了。”徐晃拍了下头盔说:“还好汉升兄率部及时赶到,对啦,汉升兄已率兵追击袁军去了,奉孝你先进城,我且去接应汉升兄。”
“公明大哥辛苦了!”郭嘉轻笑一声说:“卢奴城不会丢,中山郡不会丢,我已布下天罗地网,袁军这次插翅难飞。哼,袁大盟主取图我中山郡,就要有损兵折将的觉悟。”
郭嘉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十分受徐晃的敬重和信任。郭嘉早就在战场证明过自己,可以说与郭嘉相处越久,就越会被其才智所倾倒折服,这也是关羽和徐晃等人对年轻的郭嘉重视和信用的根本原因。
“这就好!奉孝快进城去休息,我去去就回。”徐晃终于松了一口气,觉得浑身轻松,连连日苦战带来的疼痛和疲累也不翼而飞,再次让郭嘉先进城休息,自己去接应黄忠。
“行,我进城,不过分五百将士随你一起去吧!”郭嘉点了点头说:“这些都是汉升大哥的本部亲卫,保护我已经是极大的浪费,现在进城了,有五百将士就足够了。”
郭嘉本想就留下几个,其余的都随徐晃去,考虑到怕黄忠事后责怪,又恐徐晃不答应,才折中地说。
果然,徐晃双眼一瞪:“什么叫浪费?奉孝你身体不好,主公也再三交待,你奉孝若少了一根汗毛,就拿主将是问。记住了,以后可千万别做什么以身犯险之举,不然主公可不会轻饶我们。”
“好吧,好吧!我知道啦!”郭嘉双手合什,不无求饶地说:“公明大哥速去速回,我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才行。”
“嗯!”徐晃也没有再啰嗦,分了五百兵马,沿着黄忠留下的痕迹追赶而去,只留下阵阵灰尘。郭嘉目送徐晃远去,才率队进入了卢奴城。
徐晃没追多远,就迎面碰上了黄忠和张合所率的大部。徐晃看见黄忠身边的张合,有点二丈夫摸不着头脑,同时也知道自己应该错过了什么好戏。
“公明,说来话长,我们回卢奴城再说。”黄忠见徐晃欲言又止,知道徐晃想说什么,给了徐晃一个安心的眼神说:“张将军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从此就是我们的同僚。”
“张将军好!欢迎你的加入,张将军的到来无疑如虎添翼也。”徐晃在吃惊之余,也十分友好地行了个礼,问候了一声张合。
“徐将军好,还请日后多多关照。”张合满脸羞色,微低着头向徐晃回了一礼,声音有点小地说:“败军之将,安敢当徐将军之赞誉。”
“咦,奉孝来了?”黄忠招呼过徐晃,才看见徐晃所率的兵马都是自家亲卫本部,随即反应郭嘉到了。
“是呀,我一出卢奴城就遇上了奉孝,他已经进城。”徐晃点着说:“我们也快点回城,奉孝说要合计合计。”
徐晃本想问黄忠为何不追击了?念及张合已经归顺,已经猜到黄忠不追击可能是因为张合之故,也就没有开口问。
“将军!”这时黄忠的亲卫长才上前见过自家将军。黄忠的亲卫长是叫黄山,约三十五六,是从长沙跟过来的老人,武艺也是黄忠亲授,是黄忠的亲卫长兼黄府管家。
“郭军师无碍吧?”黄忠有点严肃地问。黄忠可是有交待,就算这一千本部亲卫死光了,也务必保证郭嘉不少一根汗毛。
“郭军师很好,很好!”黄山点头又摇头,左右瞧了瞧,才又说:“将军,我们可以归队了么?”
“回城!”黄忠展颜一笑,对亲卫长黄山的问话没置可否,而是下令三军回城。
黄山抓了抓脸颊,屁颠屁颠地跟在黄忠身后,黄忠的一众亲卫也哗啦啦排着整齐的队形尾随,惹得徐晃哈哈大笑。
“唉!”徐晃笑过之后,蓦然想起自己的亲卫死伤惨重,从千余到只剩下百名,不由叹了口气。
“公明,怎么啦?”黄忠耳聪目明,听到徐晃叹息,不由关心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你独守孤城,能打成这样已经是胜利了。”
“你的这支本部亲卫不错!”徐晃感叹地说:“可是从楼桑村就跟随我的千余兄弟,卢奴城一战就只剩下百人。”
“……”黄忠明白徐晃的感受,也清楚一个将领与本部亲卫的感情,是以张了张口,才发现不知该说什么。
“徐将军,对不起!”一边的张邰也明白徐晃的感伤,也想起徐晃的本部亲卫悍勇善战英勇无比,诚心地对徐晃道谦。
“这不怪张将军,之前我们是各为其主,没有对错。”徐晃一摆手说:“他们死得其所,我会记得他们,中山郡民众会记得他们。”
“公明,战后你亲自送他们回楼桑村,进英灵殿。”黄忠有点肃然地说:“中山一战,多了无数冤魂,死了许多无辜的人,这世道何日才会太平呀!?主公所描绘的盛世早点现实才好。”
“嗯,我们一同努力!”
……
当黄忠等人率部入城时,卢奴城已然井然有序,樊刚把城内的事务都处理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城内民众安置妥当,伤残得到救治,敌我双方阵亡的将士也收拢了。
徐晃强加了兵力,布置好城防,就按郭嘉的提议召来了众人议事。如樊刚,黄忠等是不可或缺,连刚入伙的张合也没落下,一起参加了议事。
坐镇中山郡的是徐晃,自然会议由徐晃主持,徐晃待众人到齐后,为张合介绍了一下众人,才接着说:“在讨论军情之前,大家欢迎下张合将军的到来。张将军是大将之才,统兵作战都十分优秀。”
“徐将军过奖,我只是败军之将丧家之犬罢了,那里称得上大将之才。”张合站起身,对众人施了一礼,谦虚之余也简单的自我介绍了一下。
“张将军不必谦虚,侯爷早就十分仰慕将军,如今张将军的到来,侯爷定会喜出望外。”郭嘉及时开口道:“再说张将军之遭遇,实在是非战之罪,张将军又做到了仁至义尽,他人无可非议。张将军,侯爷有改天换地之志,还望张将军助一臂之力。”
“多谢郭军师,我必会用命。”张合十分认真而恭敬地应道,并没有因为郭嘉年轻而有所轻视或傲慢。
张合不傻,郭嘉年纪轻轻就能被刘备委以冀州四郡这么大一个战场的军师,绝对有过人之处。其中黄忠和徐晃,以及关羽和张飞等人如何,张合心中有数,能让这些牛人认可,郭嘉不可能简单。
还有一点就是,张合身为降将,本以为类似重要的军情议会,肯定会避开自己,不料徐晃等人并没有这么做。张合还感受到了众人的真诚和热情,完全没有防备,戒心,以及试探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对的,你对我好,我以更好还之。你待我诚,我必还以真。张合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弯弯绕绕的人,也没有多少花花肠子,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好!”郭嘉是个明心见性之高手,焉有不知张合在还没接触刘备的情况就已经逐渐归心,当下心情大好地说:“我们接着议议中山郡的战况和局势。”
在几人交换意见后,得出了中山郡战局的大致情形。袁军在中山郡内约有十三万兵力。主力是沮授,高览,蒋奇部约八万之众,出卢奴,向定县,安乐方向逃窜。荀谌部约二万余众据守定县。其中麴义部约三万之众不知所踪。
刘备军在中山郡内有兵力约二十几万,其中大部分是守城的郡兵,真正能作战的机动兵力只有约六万,就是黄忠和华雄,以及关羽三部。
双方对比下来,袁军兵力占优,而战场形势却不利,十分被动。刘备军兵力少,但战场形势一片大好,占据着主动。当然,战场瞬息万变,一不小心就可能翻盘。不到最后,谁也不敢轻言胜利。
“大体情形就是这样,中山之战到现在,双方都损失惨重,目前我们稍占优势。”徐晃最后总结陈词着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扩大优势,将袁军主力歼灭于中山郡内。不知郭军师可有什么建议和计划?”
郭嘉点点头,沉吟了片刻才说:“在进卢奴城之前,我遇上了华将军部,华将军也按我的吩咐埋伏于两处要道,会将沮授部逼向定县,新乐。最后在新乐,定县之间进行最后决战。”
“有关将军驻守新乐城,袁军不可能通过新乐。我军有骑兵优势,决战的胜算很大。只是有一点我没有把握。”郭嘉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似乎在考虑如何措词。
“郭军师是顾虑不知所踪的麴义部吧?”有着长足长进,已具备良好的大局观的徐晃插口道:“麴义善战,其麾下的先登营也不可小觑,确实足以影响战局的因素。”
“没错,麴义统兵打仗是把好手,对战机的把握十分精准,其先登营能守善攻,得小心防备才好。”这里最为熟悉麴义的张合,在徐晃说完后也开口道:“若有麴义部接应,难以歼灭袁军主力。”
“你们所说,正是我所虑。”郭嘉眉头紧锁地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吃暗亏就不值当了。可惜一时之间又无法确定麴义部到底在那里,想防备都无从防起。”
这个年代人类的活动范围有限,到处是有参天大树的山林,三万人向山林一躲,根本无法寻找。再说中山之战打成这样,凭郭嘉之才智也无法确定可能的藏身方位。
“郭军师,既然无法确定麴义部在那里,那么我们预留一部分兵力以应对可否?”黄忠也知道郭嘉肯定考虑到了这点,不过还是开口建议着。
“黄将军的建议不错,就是有点被动。”郭嘉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