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七十年代小混混4(1 / 1)

临近春节,田里庄稼都已经收割完了,也不用去上工,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吃食。

老张家也不例外,老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屋里几个女人正在灶屋一起帮忙准备明儿过年的吃食,张老婆子在灶台揉着面,“兰儿,明天就过年了,不知道今年洲一那孩子回得来不,都一年没有回来了,清清都一个月了,都没有见过她爸”

“妈,大过年的,你说这话做啥”琼英剁着肉馅,菜板也跟着发出砰砰砰的响声

“再说,小妹今年和我们一起过年,三个孩子一块,多热闹啊”,

张兰兰做着灶火前,深深的看着灶中跳动的火苗,沉默的片刻“妈,青青要吃奶了,我去看看”

对比张家这边的热闹场面,徐州一凭著脑中的记忆,回到了家,屋子冷清清的,没有一丝烟火气,屋子的摆设也和记忆中一致,没有太大变动,但是可以看出屋子主人对物品的爱惜,看不到任何的尘土。

徐州一这房子还是之前老房子被征收后,在村里人帮助下起的土坯房,四周墙体是黄泥筑成的,墙中夹杂着竹篾,房子不大,一间主屋做卧室,角落是一张桌子铺上了一块粉白格子的桌布,上面还放著玻璃瓶插著一只乾花和一把木梳和针线盒,一间堂屋放了一张木桌,两张竹椅,剩下一间是厨房,屋子不大,也没有多余的家具,看着十分简陋又处处充满了温情整洁。

放下手中的东西,徐州一掩好门窗,拎着在供销?买的猪肉和烟酒,到了张大山家。

“旺旺旺”,听到自家狗叫,本在院子里玩耍的海英海洋两人开门一看,见一穿黑色毛料大衣、脖子上随意搭条绿色围?、双手提着大网兜的罐头猪肉的高个男人,忘记了反应。

“谁呀”,刚从灶屋出来的张兰兰听到动静,走到院子,只一眼,她就呆呆的站在了原地。

徐州一认真看着院中的女人,身穿蓝色对襟棉袄,初春独有的暖阳照在白净柔美的脸上,仿佛带着柔光特效,乌墨色的秀发被一块碎花手绢绾著,带着几分娴静知性,一点儿也不像是村里长期劳作的人。

“兰兰,我回来了”徐州一微笑的看着她,张兰兰听见这话,没有反应,

“兰兰,我回来了”,徐州一再笑着喊了一声。张兰兰才回过神,眼眶瞬间就红了,快步向前奔去,一把抱住徐州一,眼睛一直盯着徐州一看着,生怕这一刻是她的幻想,她等了一年,盼了一年,他们都说她男人不要她们母女了,她一直坚信他会回来,一直等啊一直等,这一刻,所有的委屈和不甘,全都化作滴滴眼泪,落在了徐州一的衣襟上,也落在了徐州一的心间。

海英两人一看就明白了,是姑父回来了,忙冲进屋内“是姑父,姑父回来了”,其他几人一听,看着抱着一起的两人,都默契的没有上前打扰。

徐州一牵着兰兰走到张家人前面“爸妈,哥哥嫂子,我回来了,这一年兰兰多谢你们照顾了”,

进了堂屋,徐州一拿出给张大山买的大港香烟,给张家2位女人购买的雪花膏,给大哥的是一瓶绵竹白酒,说到这个绵竹白酒,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剑南春可谓是家喻户晓,绵竹大曲在这个时代很受欢迎,卖货郎走家串户,卖酒声音不绝于耳,可以说是“处处皆酒,酒香醉人”,走亲戚送礼几乎是人手一瓶。

连张家两个孩子也各自收到一套水彩画笔。

“洲一,今晚我们两兄弟可得好好喝上一杯,你小子一年了说走就走,兰兰生孩子你都不在身边,当时...”张国庆心疼著小妹,小妹这一年受的苦,他这个做大哥的看着也心疼。

“老大,人回来就好,你小妹以后日子好过了”,张婆子坐在桌角旁边擦着眼泪。“对了,舟娃子,你还没有看过青青吧,你去抱抱你女儿,她出生的时候你不在,可不知道其中的凶险,你回来了就看看她,长得和你一个模子”

简单说了这一年的经历后,大嫂几人去准备吃食,徐州一牵着兰兰到房间好好述说这一年的相思之情,听着张兰兰轻描淡写兰兰早产深夜抱着孩子去看病,说到还刚出月子要去抢收,说到村里人对自家媳妇的打量和不怀好意,徐州一只有满满的心疼,紧紧的抱着兰兰,还好是回来了。

看着摇篮里熟睡的女儿和自己一样的眉目,他枯寂的心里传来一阵阵的暖流。

轻轻的摸著女儿的小脸,香香软软的,这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要不要抱抱看”,张兰兰好笑的看着他,弯腰抱起女儿,递到徐州一怀中,好小,好软,徐州一僵著身子,生怕力气大一点,就会伤到小宝贝。

两人靠在一起,享受这难得的温情。

晚上在张家吃了晚饭,张家大哥拿出那瓶好酒,几人好好的喝了一场,徐州一给一桌人讲著这一年来的惊险经历,和火车上救了局长家小公子智斗人贩子的故事,听得两个小家伙入了迷,

“姑丈姑丈,我长大了也要做警察,把这些可恶的人贩子全部抓起来”海洋这话逗得几人都是一笑,“好,我们都支持你这伟大的理想”,几人却没有想到,后来,张海洋真的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捕获了多起贩毒窝点,后面缉毒中牺牲在了边境。

吃过晚饭,几人都有些喝醉了,徐州一和妻子商量,今晚还是回家,毕竟两口子分开了一年了,还是有好多私房话要说,再说,徐家和张家也隔得不远,二十分钟的路程,约定好大年到张家来一起过年,徐州一抱着女儿和张兰兰一起回到了自家。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