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七十年代小混混3(1 / 1)

“小王,你来看看,是不是陈局家前几天走失的小公子?”李队长对旁边的一名年轻警察说道,“确实像”

“队长,我联系局长过来看看”,小王向前走进几步看了看李队长怀中的婴孩,“行,快去通知。”

“这孩子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怎么会是偷来的,你不要血口喷人”,女人用一只手指到徐州一,

徐州一倒是缓缓开口,“省医院既没有擅长儿童病症的郑专家,你再看看,和你一伙的那个男人像不像前段时间报纸上通缉的拐卖犯。”黑衣男人一听,准备从人群中溜走,却被早有准备的警察抓住。

等把车上旅客都疏散完了,徐州一几人来到了大厅外面,这时,小王带着两人走了过来,似是一对夫妻,看到李队长,快步走了过来,一脸焦急愁苦的问“孩子呢,我看看孩子?”

李队长递过手中的孩子,“是熙熙,是我的儿子”,陈国安一把抱起孩子仔细的打量起刚刚被大动静吵醒的陈峻熙说道,“老婆,是我们儿子,你看看,是我们儿子”,王琳看着丈夫怀中的孩子,本就不稳定的情绪瞬间瓦解,小小的一只,才短短几天,小脸就瘦了很多,看着孩子无精打采的在丈夫怀中,她的心,疼得一抽一抽的,她可怜的孩子。

夫妻两情绪缓和后,李茂才给陈国安讲述孩子找回的过程,幸好徐州一给随乘的列车员告知,列车员再给我们警局联系,才找到小公子,这次行动中,徐州一?不可没。

“小伙子,谢谢你啊,我和内人一直没有孩子,这个孩子是我们求了好多名医才得来的,他丢了后,我和内人一直再找他,一直没有信息,你真的是我们家的大恩人”,陈国安颤抖的拉着徐州一的手。感谢一番后,王琳着急带着孩子去医院,陈国安带着徐州一一行人到了国营大饭店,点了一桌菜。红烧肉,红烧蹄髈,清蒸鱼,白面馒头,再炒了两道素菜,这菜在我们这个时代看着一般,在七十年代,确是一桌子硬菜,吃得几人是满嘴流油。

吃饭中,陈国安也搞清楚了徐州一几人是黔省人,和李虎几人是表亲,有一门远亲在哈市,来信说家里走失的孩子还不容易找回了,让家里的亲戚都过去认认亲庆贺一番,因着这次救人一事,陈国安也有了感同身受。

因着救了局长公子和协助抓捕了拐卖人口的重大要犯,徐州一和李虎三人顺顺利利的到达了哈市,避免了原来被查获蹲局子的结局。

今年天气格外的寒冷,这一批货到了哈市正是赶上了好时机,卖得了好价钱,李虎也对徐州一的能力更加看重,思考着明年带着徐州一多走私几趟,当然,这是后话。

等回到灵安时,已经是一月份了。离过年还有三四天,三人分了钱后就各自分开了。

徐州一已经通过小七知道张兰兰母女现在暂时住在张大山家,张家人看张兰兰一个人带孩子忙不过来,也是到年底,徐州一一直未回才接张兰兰一起过年。

“小七,你说我女儿喜欢什么?”

novel九一。com

“宿主,小女生应该都喜欢粉色的事物吧,我可是专门问过隔壁的养娃系统呢,”语气中带着丝丝骄傲的小七在脑海中说到,“小裙子,娃娃就不错哦”

徐州一脸色抽抽,这大冬天穿什么裙子?不过007有经验,就听它的吧。

来到供销?,这个年代,可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东西了,买啥都要票,也是这一年跑东跑西,存到一叠布票粮票烟票。在外的时候又担忧尚未谋面的妻子小女,等真回来了,又心存胆怯,徐州一又担心张兰兰和张家人的失望。

可能是要过年的原因,街上明显比平时多了不少人,远远看去像是一团一团的蓝蚂蚁绿蚂蚁,人人一件列宁装,绿大衣,手中都提上了不少的东西,房屋部分屋檐上挂上了灯笼,贴上了对联年画娃娃。特别是前面的供销?,已经排上了一条长龙。

只见有的人一手拿钱一手拿票,一边和旁边的人闲聊一边抬头张望供销?有没有开门。还有的妇女穿得整整齐齐,牵着?样穿得整整齐齐的孩子的手,母子两人脸上都呈现著喜悦的笑容。

大约一个时辰,到了徐州一,供销?不大,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所有的商品和陈列,一排擦得透亮的玻璃柜,里面是一排排、一列列全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货品。左上角墙上挂著几件粉色棉袄,款式算不得多新颖,右边是立式柜台,摆上了白糖,水果糖,酱油这些日常的,甚至还有一罐麦乳精,前面的玻璃柜里就是各种罐头,糕点,猪肉等等。

因著过年原因,糖果,猪肉这些热销品已经快告罄了。想到张兰兰才生产,徐州一问这柜台的营业员要上了一罐红糖,再拿了一条烟,3盒雪花膏,一瓶白酒,称上了一斤大白兔奶糖,一包麻花再装上2罐罐头,将最后一点猪头要上,好家伙,三十四块七毛,相当于钢铁厂一个正式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出去的一年赚得也不算少。

徐周一本想走开,又看到柜子角落还是一袋水果糖,看着颜色不太好,糖纸有一点点被融化的糖泽弄湿,不过,这个年代,糖对人们来说确是一个精贵不可多得的东西,比大白兔可便宜太多了,5毛钱一斤,可以称上2斤。

看着手中的大包小包,徐州一来到旁边,将手中的货品全部装到脚下的蛇皮编织袋中,满满的两大袋子,有点发愁怎么走回去,红旗?离灵安大概一小时的路程,“这不是徐家二娃嘛?”,架著牛车,车上还坐了几人,个个抱着一坨东西,还放著不少背篓装得满满的。

“张叔?”徐州一回头一看,

张叔开口说著,“村里人都说你背着媳妇儿跑了,一年了你去做啥了?”,和张叔寒暄了几句,这年头,出去走私可不允许,张家人也就没有和村里人说过徐州一出门的原因,只说有事,村里大部分人是不知道了,因此谣言也就出来了。

看着从小长大的孩子,几人还是熟知徐家娃娃的本性,徐家大人还在时,村里不少人都受过徐家人恩惠,看着徐州一不便赶路,几人都热情的拉着徐州一上了牛车,挤了挤给徐州一挪出了一块地儿来。

一段本就不长的路,徐州一一路和几位大婶聊著聊著,也了解这一年村里的大事小事,红旗?也就到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