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董家(1 / 1)

看着董太师离去的背影,祁芸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那身影渐行渐远,可她心中却明白,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日子,绝不会平静如水。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我这儿,却有四个男人。”祁芸轻声呢喃,嘴角泛起一抹苦笑。

她缓缓转身,目光落在屋内那张梨花木桌上,桌上平铺着一张宣纸,宣纸之上,笔墨未干,三个名字苍劲有力地落在纸面。

她踱步到桌前,手指轻轻划过那三个名字,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若在这三人之中选出一位帝后,无疑会让其他几人心中生出间隙,进而联合起来对抗,如此一来,局面反而更加难以掌控。

思忖良久,她轻轻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倒不如三人?尊,如此一来,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或许还能保得一时的安稳。至于董家的人,论起来根基稍浅,位份便低一些吧,也免得太过张扬,惹来祸端。

另一边,董太师离开宫廷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董府。府邸之内,家人们早已翘首以盼,尤其是他的儿子董铭,一见到父亲的身影,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

“父亲,皇上答应了没?”董铭满脸期待,眼神中闪烁著渴望的光芒。

董太师一生英明神武,在朝堂之上翻云覆雨,威名赫赫。可偏偏自己这个儿子,丝毫没有遗传到他的聪慧与谋略,行事莽撞又毫无心机。

到如今,还是董太师费尽心思,给他谋得了一个光禄少卿的职位。虽说这官职在旁人看来也算体面,可董铭却总觉得远远不够,心中满是不甘。

董太师坐在书房之中,书房内摆放著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墙上挂著名家的墨宝,然而此刻他却无心欣赏这些。

他眉头紧锁,目光直直地盯着眼前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董铭,心中那股烦闷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翻涌。

他在心中暗自叹息,若不是自己仅有这一个儿子,又何至于如此操心费力,每日为他的前程、为他的所作所为殚精竭虑。

“你还好意思说,”董太师语气中带着几分恼怒,他原本端坐在椅子上,此刻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紧握拳,宽大的衣袖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他那威严的脸上满是怒色,眼神中透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无奈。“若非你这般没用,事事都要为父替你操心,又怎么会让你的儿子进宫为董家筹谋呢?我又何苦这般担惊受怕!”他的声音在书房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董太师想到自己为了董家的荣耀和地位,在这朝堂之上摸爬滚打多年,好不容易才坐到了太师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为了维持家族的兴盛,他不得不做出让孙子进宫的决定,这其中的风险和压力只有他自己清楚。

每一次在朝堂上面对那些心怀叵测的对手,他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满盘皆输,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董铭听了父亲的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怨气。他原本耷拉着脑袋,听到父亲这番指责后,猛地抬起头来,眼中满是不服气。“父亲,若您全力扶持儿子,儿子又怎会是如今这副模样?”

novel九一。com

他向前迈了两步,双手摊开,语气中充满了委屈。“在那光禄少卿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几年,丝毫不见晋升的机会,旁人都在背后嘲笑我呢!”

他越说越激动,脸上满是愤懑之色,脸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在他看来,自己的父亲身为当朝太师,手握重权,朝堂上下无不敬畏。只要父亲愿意,随便动动手指就能让自己平步青云。可父亲却不肯拉自己一把,实在是太过狠心。

他想起平日里在官场中那些同僚们的冷嘲热讽,想起自己在那小小的官职上碌碌无为,心中的怨恨就如同火山一般即将喷发。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颗被遗忘的棋子,被父亲无情地抛弃在角落里,无人问津。

“父亲,您看看那些与我同期为官之人,哪个不是在父亲的扶持下步步高升?而我呢,每日兢兢业业,却始终得不到重用。难道我就不是您的亲生儿子吗?”

董铭声泪俱下,他觉得自己的委屈已经到了极点,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不满。他希望父亲能够理解他的苦衷,能够伸出援手,让他在官场中也能有一番作为。

董太师一听这话,更是火冒三丈。“你还有脸抱怨!若不是你自己太过愚蠢,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给你权势又有何用?难不成要看着你助纣为虐,为非作歹吗?”他怒目圆睁,手指著董铭,气得浑身发抖。

董太师为人正直,心中自有一杆秤,他深知自己这个儿子被母亲宠坏了,性子又蠢又毒。

若是给他高位重权,只怕他不仅不能为家族争光,反而会惹出大祸,到时候不仅害了自己,还会连累整个董家。如今让他手中无权,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也能保他平安度日。

董太师骂了一通后,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些。他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孙儿董若青,眼神瞬间变得柔和起来。

这个孙儿,虽说不是嫡出,自幼便丧了母亲,可从小就养在他的身边,乖巧懂事,聪慧过人。董若青眉眼间透著一股灵气,又继承了董家的几分坚毅,董太师对他疼爱有加。

若不是自己时日无多,又怎舍得让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孩子踏入那深不见底的宫廷呢?只是如今董家局势危急,需要一个新的靠山,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委屈他了。

“若青啊,”董太师声音有些沙哑,满是愧疚地望着孙儿,“是祖父对不起你,让你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起家族的重担。”

董若青赶忙上前,双手扶住祖父,眼中泪光闪烁。“祖父,无妨的。孙儿愿意进宫,为董家出一份力。您日后一定要保重身体,孙儿不在您身边,您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可眼神中却透著坚定。

“好,好啊。”董太师连连点头,欣慰地看着孙儿。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对了,白氏,从今天起,若青就记在你的名下。

从今以后,若青就是我董家的嫡子,享尽嫡子的待遇,任何人都不许亏待他!”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听到这话,董若青眼光一闪,双手握紧,一旁的白氏听着董若青这个庶子要占著自己儿子嫡长子的名头,不愿意了。

novel九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