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莫大的阻力!
周平安从县城返回村里的时候,心情又变得不一样了,来的时候是激动雀跃的,回的时候虽然同样兴奋,但却是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得到了沈志勇书记的支持,这就完全改变了一切的格局,这也是让他明白了一点,原来他并不是孤身一人在奋斗,其实还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在与他一同并肩战斗。
对于沈志勇书记,他自然是十分钦佩的,沈志勇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这天山河谷,这样的精神,正是周平安所追求期望的,他也想和沈志勇一样,一直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要半途而废。
同时,沈志勇坚持了这么多年,他的经验和想法,无疑都是非常丰富的,说不定周平安可以从沈志勇那里学习,取取经,两人间已经是留了电话,沈志勇说申请有眉目的时候,就会给周平安打电话,这相当于是两人已经是有了紧密的联系方式,周平安可以在沈志勇下班或者休息的时间,打电话请教一番,相信通过与沈志勇的谈话,一定是可以让他受益匪浅。
不久之后,周平安回到了阿依苏鲁村。
他径直是来到了村委会,此时村委会里面已经是颇为闹腾的场面了。
早在回程之前,周平安就跟吐尔森大叔通过电话,商讨了一会儿后,吐尔森大叔就说召集村民,开一个村民大会,周平安也是同意了。
在周平安看来,不能光是依靠上面的资金扶持,自己也应该出点力,人不能坐享其成,所以他希望阿依苏鲁村的村民们能够多少拿出一点钱,这就能够证明村民们的诚意,也好让上面的领导瞧瞧,他们虽然是贫困村,可是仍旧是志向远大的。
在简陋的房屋里,此刻已经是人满为患了,约莫有大几十号人,男女老少都有,十分的热闹。
其中有熟悉的面孔,吐尔森大叔,阿娜尔汗,老马,阿扎提等,还有许多陌生的面孔,也是头一回见到。
关于阿依苏鲁村,周平安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全村一共是五十七户人家,总人口大概是三百多人,规模不大,但是情况却是有些复杂,因为是多民族混居村,村里居住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还有汉族,可以说基本上是新疆的缩小版了。
村子一开始形成的时候,确实是伴随着吵闹和争斗的,因为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造成了不小的差异,那么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纷争,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村民们之间也是渐渐的融洽起来,尊重了对方的文化,使得村里人都能够和睦共处。
“小周书记来了。”看见周平安走进来,说话声顿时是变小了,不少人都是好奇的打量着,对于周平安这位从上海来的大学生村官,人们还是非常好奇的。
“小周书记,人已经聚齐了,还是你来说吧。”吐尔森大叔对周平安笑了笑,说道。
周平安点点头,知道这是自己职责所在,当然是只能由他来开口,他先是清了清嗓子,望着一众村民,声音洪亮:
“叔叔阿姨们,大哥大姐们,我是上海来的小周,今天是第一次召开村民大会,有劳大家前来了。”周平安深深的鞠了一躬,态度放的很低,将自己摆在了晚辈的位置上,不过他也没有说错,他确实是太年轻了,在座诸位也都可以算作是他的长辈。
最重要的是,态度谦卑些,容易引起人们的好感,果不其然,许多村民的目光都是变得柔和起来,对周平安的第一印象很好。
“咱们阿依苏鲁村虽然是贫困村,不过我相信大家都不会甘心于贫穷,也都想过上好日子,可是阻碍咱们村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路不好,坑坑洼洼的不说,一到下雨下雪就走不成,所以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因为这个,我相信大家也都能明白,咱们村要想发展,就是要先修路。”
周平安语速缓慢,一字一句,苦口婆心的说道:“我先给大家说个好消息,我前面去见了县委的沈书记,沈书记表态要帮助咱们村,给咱们村申请专项扶持资金,这可以极大的解决资金缺少困难。”
他和吐尔森大叔商量好了,先跟村民们说明修路的缘由,等到路修好后,再谈真正的发展。
周平安的话,让不少村民的脸上,都是露出了一抹喜色。
诚如周平安所言,绝大多数村民的心里,当然也都是渴望摆脱贫穷的,谁都不想过苦日子,也都想过上丰衣足食的好生活,周平安的话简直是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在听到有希望申请到资金扶持的时候,众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郁了。
对于修路,其实大多数人的心中也都是想过这件事,毕竟道路对于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做什么都不方便,可是因为缺乏资金,这件事始终都不能实现,他们倒是没有想到,这位来自于上海的大学生,竟然能促成修路事宜,真是了不起。
“小周书记,不光是好消息,还有坏消息吧?”一位村民站起来问道,他并没有急于高兴,而是听出来周平安话语里的弦外音。
周平安说道:“不能算是坏消息,大家也都知道一个道理,人不能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所以在修路上,大家也都应该出点力,每家每户捐出一点钱,也不用太多,量力而为就好。”
这句话一出,顿时是炸锅了,引起了轩然大波。
“捐钱?我们都已经这么穷了,哪有钱捐出来?”
“是啊,我们还要养家糊口呢,本来就缺钱,还要我们捐钱?”
“我们已经生活的这么困难了,不给我们补助就算了,还捐钱,真是不拿我们当人啊。”
村民们的心里,立即是涌现出了无边的怒火,万万没有想到还要他们出钱,他们自然是不愿意。
贫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算是有钱,也都想存着,不愿意拿出来的。
村民们的抗拒,在吐尔森大叔的意料之中。
之前与周平安商量此事的时候,吐尔森就不认同这么做,因为他了解村民,也知道村民们是不可能支持的,这件事肯定是会失败的,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也是不想打击周平安的积极性,他也希望周平安能够自己认识到这个挫折,明白事情的棘手。
“大家听我说,我知道大家的困难,可是修路是为了造福我们,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大家如果能够奉献一点,那么修路一定可以成功的进行。”在吵吵嚷嚷的环境里,周平安尽可能的大声说道:“如果路修好了,不仅可以方便咱们的出行,还能够给后代提供便利,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还请大家支持一下。”
虽然周平安说的挺好,可是恼火的人们,是听不进去的,几乎没有人同意周平安的观点。
村民们在愤怒之余,甚至开始敌视周平安,认为周平安是来敛财的,来剥.削他们的。
也就是因为周平安姿态摆的很低,村民们这才是没有冲上来揍人,不然的话,周平安现在应该已经是鼻青脸肿了。
毫无疑问,事情进入到了僵局。
周平安也没有想到,他的提议竟然没有获得一个人的支持。
他的目光,缓缓的望向了吐尔森大叔,可是吐尔森大叔只是摇摇头,无奈的苦笑一声。
他又看向了老马,老马更是转过头,不与他对视,仿佛压根没有看见他一样。
周平安心里十分的苦涩,居然连吐尔森大叔和老马都不支持他,这确实说明他太天真了,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说服村民们,没想到事情竟然变成了这样,村民们不仅没有支持,反而还因此对他怒目而视,这对于周平安的打击,着实是不小。
阿娜尔汗就坐在父亲的身后,她那白净的脸蛋上,不禁是浮现出一抹焦急之色,眼见周平安快要成了众矢之的,她也是替周平安着急,她很想帮助周平安,于是她伸出手指,暗暗的戳了戳吐尔森的后背,脸上还露出祈求的神色,希望父亲能够出手相助。
可是吐尔森回头看了看女儿,却是摇头不语,并没有回应女儿的求援。他知道女儿的想法,可是他现在却是不能说话,因为他是村里的人,如果他开口了,那么显然就是站在了村民们的对立面,不知道会引起多少人的仇视,所以吐尔森也是非常的无奈,爱莫能助。
眼看着父亲的冷淡态度,阿娜尔汗的心里,是又急又气,气的是父亲不帮助周平安,急的是情况愈发的难堪,在这样下去周平安真的要被众人唾弃了。
“我同意小周书记的说法,修路是好事,我们确实应该出点力。”
就在此时,拄着拐杖的阿扎提,却是慢慢的站了起来,大声的表达了支持。
显而易见,周平安拯救了他的孩子,他当然是不会袖手旁观,哪怕是被村里人鄙视,他也要支持,他必须要知恩图报。
“你儿子是小周救回来的,你当然支持了。”村民们心里门清,皆是阴阳怪气的说道:“阿扎提,你本来就是贫困户,靠着补助生活的,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拿出几个钱?”
“贫困户就老老实实坐着,谁还能逼你拿钱吗?”
阿扎提的脸庞顿时是有点涨红了,他非常的生气,很想反驳一番,但是他却没法反驳,因为他确实是贫困户,每年都是依靠补助才能生存下去,村民们的嘲讽,就像是一根刺一般,狠狠的扎在了他的心上,让他十分的痛苦,他当然也不想贫穷,可是因为腿部的残疾,他实在是有心无力。
“阿扎提大哥也是好心,你们怎么能这么说?”阿娜尔汗听不下去了,忍不住站起来说道:“修路是为了我们大家好,小周书记这么做,也是为了我们考虑,如果我们不出点力,这路永远也修不成。”
“阿娜尔汗,你还没有成家,你当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就是,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哪里能知道我们的困难。”
“我们其实也想出力,可是没钱啊。”
村民们冷嘲热讽,对于阿娜尔汗的话语不屑一顾。
阿娜尔汗毕竟是太年轻了,自然是没有什么威望,村民们当然不会被折服,如果是吐尔森开口,说不定村民们还能听进去。
“小周书记,不管你说什么,我们家都没钱,实在是拿不出来。”一位村民说完,起身离开。
其余村民也是纷纷效仿,撂下一句话后,便纷纷离开了。
偌大的房屋内,很快就是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了寥寥几人。
周平安皱着眉头,唉声叹气,心中也是发愁,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了。
“小周书记,实在是对不起,我不能帮你,如果我帮你,那些村民会恨我的。”吐尔森大叔愧疚的开口。
周平安摆摆手,倒也没有怪罪,他也明白吐尔森大叔的难言之隐。
“不管怎样,还是谢谢阿扎提大哥,还有阿娜尔汗,谢谢你们支持我。”周平安说着,弯腰鞠躬。
至少还有人支持他,那么就证明他不是孤家寡人,这多少能带给他一些慰藉。
阿娜尔汗和阿扎提都表示,没能帮到周平安,实在是无颜接受周平安的感谢。
周平安愁眉苦脸,感觉遇到了莫大的阻力,他苦思冥想之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村民们,看这剑拔弩张的情况,他几乎是无法改变村民们的想法,他甚至不知道,该不该进行下去了,如果没有村里募集资金,那么就只能是依靠专项资金扶持了。
不过。
就在周平安一筹莫展的时候,吐尔森大叔却是开口了,给了周平安一丝曙光:
“小周书记,其实这件事你办错了,你应该先跟村民沟通,然后再召开村民大会,那么就能成功了。”
“如果要想挽回,你需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