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激的人大多数都是非常固执的,固执的人也大多偏激。偏执的人总是会以片面的、绝对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固执己见、以偏概全,钻牛角尖,对别人好心的劝说和商讨一概拒之不理。三国时期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我们想想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然而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在他受到刘备的重托留守荆州的时候,孙权派人来为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当时怒火中烧,不计后果,恶语中伤,以自己个人的好恶对待事关全局的大事,结果导致吴蜀联盟的破灭。最终落得个败走麦城,背负身亡的悲惨结局。假如关羽少说一点偏激的话,不要这么意气用事,那么,吴蜀联盟也就不至于破裂了,荆州的归属可能也就会是另一番情况了。
关羽不仅仅是鄙视对手,甚至也不把同僚当回事,有名的大将马超前来投降,刘备封他为平西将军,结果远在荆州的关羽却对此大为不满,立刻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
而当老将黄忠后来被封为后将军之后,关羽又当着众人的面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他的盛气凌人,并且器量狭小、目空一切,我们可想,其他的人他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很多遭到他诬蔑凌辱的将士当时对他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以至众叛亲离。在他陷入绝境的时候,最终无人救援,身败名裂。偏执的人经常会按照自身的好恶与一时的心血**去论人论事,缺少理性的态度与客观的标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就经常会有一些偏执的人,他们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更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
他们的感觉非常敏感,对于侮辱和伤害更是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忌妒,当看到别人做出一些成绩,有了名气之后,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甚至是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等。
而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时候,又常常会冷嘲热讽,灭别人士气,长自己威风。处处都要别人尊重自己,唯我独尊。
偏执的人在面对重大问题时,常常喜欢意气用事,主观武断、我行我素。这种人在家,家庭不可能和睦,在外面,又不能够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这样的人最后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
偏执的状态是一种走极端的不理性的状态,出现这种状态也恰好反映出人的理性不成熟,甚至是理性的衰败。所以,偏执是理性贫乏,甚至是理性扭曲的结果。而偏执型的人根本无法保持内心宁静和幸福,他们自然也无法获得精神活力,他们是自我的独裁者、压迫者和限制者。
如果一个偏执型的人不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那么偏执一定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为复杂的不良后果。
这个世界其实是复杂而多彩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了解这个世界,仅仅是从这一点来看,任何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片面的,我们所关注的事物,可能仅仅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而已。所以,交流和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需要通过了解他人的观点,从而进行修正,改变自己的偏差。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也许并不是一个面,只是一条线,甚至仅仅就是一个点。他们的世界也不是复杂的,而是非常单纯的。
正是因为单纯,他们就会把我们放在许多事情上的热情,放在一件事上,所以,他们显得比我们更加地虔诚,或者说是狂热得多。这种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偏执的人。曾经有一位牧师对上帝非常虔诚,周围的人都很尊敬他,因为他是圣人的典范。结果有一天,突然天降大雨,倾盆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了十几天,水位上涨,牧师不得不爬上了教堂的屋顶。而正当他在那里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有个人划着船过来,对他说:“神父,到船上来,我带你逃离这里。”
牧师看了他一眼,说道:“我一直就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是上帝的仆人,所以我真诚地相信上帝,你还是赶紧离开吧,我要留在这里,上帝会来救我的。”
就这样,那个人划着船走了。过了两天,水位升得更高,牧师死死地抱着教堂的塔顶,在他的周围,水涡在旋转着。
这时候,有一架直升飞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大喊:“快点,神父,我放下吊架,你把吊带在身上系牢,我们会将你带到安全地带。”而牧师却说道:“不,不。”他再一次讲述了他毕生的工作与他对上帝的信仰。这样,直升飞机也飞走了,几个小时之后,牧师就被大水冲走,淹死了。
因为牧师是一个大好人,所以死后直接升入天堂,他对自己最后的遭遇有些生气,到了天堂的时候,情绪非常不好。他怒气冲冲地在天堂中走着,突然遇见了上帝,上帝对他说:“麦克唐纳神父,欢迎您。”而老牧师凝视着上帝说:“几十年来,我一直都遵照您的旨意做事,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当我在最需要您帮助的时候,您却让我淹死了。”
上帝听完之后,微笑着说:“哦,请原谅,神父,我确信我派了一只船和一架直升飞机去救您,而是您的偏执害了您。”偏执的人总是喜欢坚持己见,不会变通,所以常常是忠奸不分,正邪不分。没有判断力,就不能够观其人,察其行,听其言,这样自然也就不能知己知彼、客观公正地判断一切人和事,这般势必会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