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陈独秀夫妇偕周弗陵、高语罕看桃花,俯瞰大江**上下,流连不忍去。后陈独秀病逝即葬于此处。
4月1日
国民参政会一届五次会议在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大礼堂开幕。张恨水发表文章为陈独秀、高语罕鸣不平。
夏天
敌机轰炸频频。高语罕夫妇主婚,请陈独秀、周弗陵两位先生证婚,备了两桌酒席,在清穆庄为金龙灵和王立人完婚。
△邱家二小姐在婿家万家山庄子里的一个碉堡楼上,让了两间屋子给高语罕,在那里又住了两个月。作诗数首:“短衣赤足踏芒鞋,不管阴晴自去来。走遍万家山下路,浮烟突破有楼台。”“枕上推敲夜未央,月光诗思两茫茫。侵晨曙色突窗入,卧听农家打谷忙。”“匆匆一日又斜阳,秋草塞林几断肠。饭罢相将石壩去,欣看新谷已登场。”“沙锅鱼头鲜道地,烧卖包饺更非凡。日暮乡关杯酒里,可怜风味似江南。”
秋天
认为社会上一切事变,皆是历史法则之必然的现象,还忍受得住。但总觉得军事方面的失败,十九皆应该归咎于政治的情形太坏。所谓“人谋之不臧”,这时方读放翁全集,遂集放翁句成三绝如下:“天寒来此听讲声,夜半潮平意未平。莫恨皇天无老眼,膏粱那可共功名!(江声)”“肠断楼头画角声,丈夫有志苦难成。古来拨乱非无策,如此江山坐付人。(东望)”“天下苍生夫苏息,臣忧顾不在边陲。故人已作山头土,心事悠悠欲语谁?(怀亡友刘希平先生)”
△此时生活非常有规律:早饭前,出门散步;早饭后,伏案读书;午饭后,稍息,译书。
9月25日
陈独秀致台静农信,提到高语罕居所:“敌人不入川,则到处可居,倘入川则大难矣,弟尤大难。如果真有此一日,不知邓六先生有可靠之亲友在乡间能容我避居否(总须离场稍远)?语罕所居万家山不知情形如何?敌人入川,土匪必蜂起,黑石山必不能安居也,兄此时住处尤不妥。前闻合江曾被炸,想尊翁平安也。”
秋天
因为侄女高曼云要出嫁,高语罕、王丽立又匆匆赶回江津。高曼云和黄维宁的婚姻完全是自由选择的,二太太因母女关系不肯分散,遂跟着女婿过活。她们也体谅高语罕自顾不暇,并不要他接济,但高语罕内心实在有愧,对不起他那在生前友爱备至的亡弟。
10月
邓蝉秋七十大寿。陈独秀、高语罕赴宴祝贺。
冬天
王丽立仍旧开门应诊。由于金龙灵是欧阳竞无儿子欧阳九渊的学生,高语罕结识了中国佛学界唯识学大家欧阳竞无先生。欧阳竞无在江津创办内学院,新院亦在东门外,与清穆庄可谓横宇相望。欧阳讲唯识学时高语罕也去听。有一次,欧阳竞无害胃病,王丽立替他医好了,他特书条幅致谢,由是过从很密。
△欧阳竞无说的佛教唯识哲学是唯心论,高语罕信仰唯物论不赞成它。不过高语罕喜欢佛学或唯识论中许多宝贵的理论,尤其是辩证的理论,最爱下面一段话:“现在色亦无住时……以是故现在色无有住,住中亦有生灭。”“是身一切时中皆有死,不待老。”“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高语罕认为,此种名理至精,且深合乎现代科学,而庄子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与“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实可互相发明。
12月23日
国民政府公布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