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八年(1939)五十三岁(1 / 1)

高语罕年谱 王军 522 字 4个月前

春天

接重庆行营公文,高语罕的行营参议留职停薪。

△王立人男友金龙灵自德国回来,也住在高语罕家里。

△某日,王丽立忽患急性疟疾,发烧高至42度,昏死过去。高语罕一连给她打了五针Omnadin,才慢慢醒过来。这时家里全部动产只有两百元。

△不得已写信给在政府机关服务的一位老朋友,托他替找一个“挂名”的差事,没有收到回信。没办法,只好暂将丽立的一点首饰拿去换了,渡过难关。最伤脑筋的是,差不多每天夜里都有警报,王丽立病得很厉害,又不能逃出城去,高语罕颇以为苦,决定在城外找房子。

△在江津城东门外遗爱祠旁,租到几间房子。房东家孙女的病是王丽立给治好的。有这层关系,所以邱家都欢迎语罕他们去住。邱家房子是大五开间的楼房,前后两进,院子很大,门临遗爱祠的大塘,塘之四周有小小的马路,路旁垂柳婆娑,风景甚佳。春水泛涨之后,满塘绿萍,青翠可爱。柳荫下垂钓者日常数十人。

是年

写了几首描写清穆庄新居的诗:“清穆庄前五亩塘,塘边垂柳扶天光。居民浑忘兵戈苦,趺坐无言垂钓忙。”“逃死空山又一年,寒林独步意姗然。层阴四塞风吹急,落叶萧萧欲暮天。”“悲风凛冽昼昏昏,遍地干戈独闭门。清早提篮入市本,相逢微笑却无言。”“也曾慷慨誓从戎,六载归来只固穷。借得津郊一角地,满楼山雨半江风。”

△给人题画:“满地干戈是与非,村居暂着水云衣。山边茅屋拥群树,曳杖褰裳一老归。”“无限江山无限愁,临流夹岸雨悠悠。怜君心事凭谁诉,眼底沧波一钓舟。”“茅檐乃尔忧天堕,一片江山万里愁。带水盈盈波好渡,哪堪胡越竟同舟?”“听罢风声又雨声,层阴四塞夜沉沉。萧斋冷落孤灯暗,一点残红万里心。”

5月

陈独秀搬到鹤山坪石墙院杨氏山庄。张恨水常通过与高语罕通信,打听陈独秀的最新消息。

7月

张国焘建议蒋介石派国民党中的知名人士公开到江津访问陈独秀,然后将陈独秀的有关言论公开编印成册发行。蒋介石让胡宗南和戴笠办理此事。

康生在中共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发表了陈独秀是“托匪”汉奸的文章后,国民党《大公报》就刊登了王星拱、傅汝霖、段锡朋、梁寒操、高一涵、张西曼、林庚白等九人为陈独秀辩护人的一封信。

△胡宗南、戴笠溯江而上前往江津拜访陈独秀,高语罕、王丽立在场。

陈独秀不久就从白沙镇搬到了离江津县城约30里的鹤山坪,又过起了隐居式的生活。

11月20日

向陈立夫赠《烽火归来》,在扉页题字:“立夫先生教正,著者敬赠,民国三十八年十一月中浣于江津”。